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7节
王文龙猜的没错,绕弯子说话让黄凤翔觉得很浪费时间,他总觉得有这时间不如回去多看两本书多写几篇文章。
正是王文龙这种直来直去的话语才让他觉得轻松,说了两句之后,他甚至不管别人主动和王文龙交谈。
“你所写的那什么《葡萄牙国史》真有那么好看?”
如果是别人问王文龙肯定要说自己书的缺点,但面对黄凤翔他已经摸到和对方说话门道。
王文龙直接自夸道:“市面上再无第二本这样好看的历史作品,所写内容也是大明人士前所未见的,别说在大明,就是出了外洋,普天之下的人士看这书肯定也觉得好看。”
黄凤翔闻言非常高兴,他回乡六年,已经把手边稍微好看的书都看完了,因为闹书荒闲的无聊,黄凤翔今年甚至开始主持编撰《泉州府志》给自己上工作强度,听说又有一本好书出世,当下就有些迫不及待。
“我回去就找这书来看。”
王文龙连忙道:“在下家中还有一套样本,不如送给黄公。”
“这……我叫家人自己去买也没什么。”黄凤翔有点不好意思收王文龙的礼物。
王文龙说道:“市面上全本已经不好找寻。”
黄凤翔闻言眼神一变,紧接着便点点头:“这样也好,那你送来吧。”
客气了但不多。
“建阳你也来了!”
王文龙转头就见李国助和李国仙笑着向他走来。
李国仙今天穿着一身正常的女装,还带了几个丫鬟。
这年代寺庙是难得男女都可以一起出现的场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戏曲话本之中的男女爱情故事都是从寺庙求香开始的,换个别的地方,青年男女还真没机会遇到。
“建阳,伱的《葡萄牙国史》我看完了,真是精彩,没想到你今天也来到这法华庵,我家有几位叔伯辈读了《葡萄牙国史》之后惊为天人,早想与你见面,不知现在你可有时间……”
王文龙这才发觉自己的《葡萄牙国史》已经出名到这个程度,似乎成为了这群海商的必读书目,欣然点头同意。
他跟黄凤翔告个罪便同李国助一起离开,因为人多眼杂,哪怕李国仙很想上来和王文龙说话但是也不方便,于是只能远远看着。
王文龙跟着李国助一起,又见了几个海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一阵后,法事终于开始。
很快宾客就感到奇怪,因为这一场在法华庵中的法会非常寒酸。
这年代的法会是非常热闹的,喷火飞铙,有说有唱,特别像这种请来整个泉州豪绅的场面,整的跟杂技表演也差不多。
但是今天的道场却是钟、磐等大乐器都没上,就只有便宜的笛、箫伴奏,什么参玉皇的大场面也没有,几个小道士出来就趴在那里伏章申表,念念叨叨的朝三清、叩玉帝就是所有表演。
李国助皱眉不满说道:“来了这么多人,如何只有这样的场面?”他的文化素养不高,那些文绉绉的法事科仪根本看不懂。
一旁的王文龙笑着说道:“这道场是为了祭拜救荒仙人,灾荒起来,民间百姓求活都难,哪里有那么多钱财去做科仪,自然要一切从简。这也是徐藩台的意思。”
一听王文龙说这是徐学聚的意思,他旁边的一群士绅连忙起声附和,“藩台大人果然体恤爱民。”
这场道场的持续时间也非常短,不到半个时辰就完事,李鼎请来的一群道友收工下班后李鼎终于走上法坛。
“李仙公来了!”
“噤声,听仙公讲话。”
大部分前来的宾客都是冲着李仙公的面子,李鼎上场之后瞬间台下就安静了。
与此同时,几个道童在李鼎身后展开一张画像,正是飞空洒瓜果的救荒仙人,只不过这张画像是李鼎亲笔所画,比王文龙的劣质油印版要漂亮的多。
“列位居士,多谢大家今日拨冗前来小观参加道场。”
李鼎接着脸色一变,悲痛说道:“今年八闽苦旱,漳泉两地尤甚,秋收之后所收稻米不足往年的八成,百姓有饥馑之虞。是以我特意做这一场救荒道场,想要焚天求告。”
李鼎的影响力真不是作假,一番话还没说完,台下便响起一片叫好之声。
“仙公果然仁义!”
当然不少豪绅虽然手上鼓掌,但是心中都已经开始打鼓,他们知道这一次到场,除了是李鼎所办,背后还有徐学聚的影子,难道说他们俩是要借这道场的机会来勒捐?有些人心中已经后悔前来。
这时李鼎继续说道:“今日道场中所祭祀的救荒瓜菜仙人并不是一位正神,而是潮州土神。”
“此公原是十余年前一位海外归客,十多年前潮州大旱,秋季粮食大大减产,眼看百姓将遭受灾荒,这位海外归客怜悯百姓受饥,于是在潮州推行瓜菜代之法,又推广各种海外引进的新作物,在秋收之后紧接着种植,果然于青黄不接时节补上粮食亏空,让潮州躲过一场大灾,潮州百姓因此建庙祭拜。”
“今年漳泉也苦受旱灾,唯有此种办法可以免除百姓灾荒,是以法华庵受徐藩台所请祭拜救荒瓜菜仙人,徐藩台还运来大量当时在潮州拯救万民的作物种子以供百姓,想要用瓜菜代之法度过此次灾荒。”
“方法都以写成传单,由道童分发,还请各位居士翻阅传看。”
李鼎说完几个道童便拿着厚厚的传单开始在信众之间分发。
一群信众都觉得新奇,这年代的道场法会有发经书的,但需要花钱购买或是开道场的人印了多少份只发给自己请来的人家。
因为经书字纸实在太贵了,寺庙里头抄经的人都是按字收钱的,看着李鼎手下道童以及徐学聚带来帮忙的衙役捕快手中拿着的厚厚传单,在场之人都有些惊讶于这场法会的奢华。
许多人心想怪不得之前的祭祀简略了,光是这些有字带画的传单印刷成本就比那些祭祀的大场面贵得多。
道观之内的士绅还能体面一些,只是好奇等着道童把传单发到他们手上,但今天来看道场的人群中除了士绅之外也有许多百姓挤在法华庵门口,他们可很难得接触字纸,道童一把传单向他们之中散播,很快就引得百姓争抢。
第62章 种菜拜神
道观外百姓之中有种地的庄户,他们本来就知道今年的收成情况,哪怕普通城中百姓,因为没什么钱也是最担心粮荒的。
听说今天法会祭拜的的是能够拯救粮荒的仙人许多百姓早都想来沾沾仙气。
此时知道还有东西可以往回拿,哪有不抢破头的道理?
朝廷跟他们说瓜菜代他们不信,但是现在这消息出自李仙公之口,又有潮州的一众神仙背书,对于这些传单上面的内容百姓们却是普遍愿意相信。
拿到传单后发现这些传单印刷极其精美,有字有画,还不止一页,百姓们更是开心。
这下许多人都不听讲了,低头就开始翻看。
种地的人家想着看看这上面的瓜菜代之法,不种地的人家也想把上面的神仙图画拿回去贴在家中朝夕祭拜。
法华庵外挤着的百姓大多数不认字,此时认字的人一下就值钱起来。
几个失意文人故意小声念出传单上的字句,很快就引得身旁一众白丁羡慕的眼光,于是认字的人在他们吹捧之下更起劲拿着传单念起来。
其他百姓哪怕不认字手中也有传单可以对照,他们一边听着文人解释一边看向传单上的图画,很快就理解了瓜菜代种种作物的种植方法。
这年代种地也是一门技术活,不是谁都能侍弄的好的。
大多数农民并不是不想种新作物,只是不会种不敢种而已。只要有前人总结的新作物种植方法,有心的庄户学会之后也是敢于尝试的。
一些庄户人家听了两耳朵就惊讶于这传单上面居然真记载了种菜的法门,这下真是喜出望外。
不少人开始往会认字的人身边凑,希望能多听他们解释一些传单上的内容。
而与此同时,法华安内李鼎已经快要结束发言,对众人说道:“接下来便请信徒向仙公供上祭品。供奉者:金学曾、徐学聚、沈有容……”
听李鼎讲完话,原本场内众人已经有些分神,但他念出今日供奉的信徒名字时场内诸人就再次都抬起头来。
原本他们以为只是徐学聚背后推动了一场祭祀,却没想到从福建巡抚右布政使以下居然全部出面向救荒仙人供奉祭品!
这场祭祀的背后阵容太大了!
众人的眼睛一下看向场上,想要看看这些大官能捐出多少钱。
紧接着就见王文龙和另外几个官僚手下幕僚,各自端着披红挂彩的马铃薯、甘蔗、白萝卜、冬瓜等物走向祭台。
众人看的发愣,合着一分钱都没出,就送了点农产品。
见大家注意力都转了过来,李鼎也达到目的,笑着对众人说道:“接下来请徐藩台讲话。”
徐学聚今天没有穿官服,挺着大肚子笑容可掬的走上法台。
他上台之后就用江浙口音大声道:“祭祀救荒瓜菜仙人不用文章纸钱、三牲酒礼,只用他所传的这些瓜菜代瓜果。”
“此法甚好,一来可以教育百姓多种菜蔬渡荒,二来也不会耗费民力。”
“我已派人亲自试验,这瓜菜代之法效果极佳,在漳泉试种蔬果都已成功发芽,这甘蔗、马铃薯虽是蔬果,但试种之后也可饱人,列位待会儿都来品尝。”
徐学聚说话言简意赅,说完就撤。
而小道童们则很快端来各种蔬果满场发放。
这一次瓜菜代主推的作物是甘蔗和马铃薯,徐学聚搞到的种子资源全都已经组织起来准备种植,好在这两种作物都是自体繁殖,只要留下芽眼就可以种成,切去芽眼的部分加工出一些今天法会上给大家试尝的样品还是足够的。
甘蔗在场众人全都吃过,没什么兴趣,但是对马铃薯大家却是好奇,纷纷用筷子夹起小道童盘中的马铃薯品尝。
站在徐学聚身旁的黄凤翔颇为好奇的从盘子中拈起一块马铃薯放入嘴里,他嚼了一嚼就对徐学聚点头说道:“好粮食。”
马铃薯入口就能尝出淀粉含量很高,一吃就知道是可以饱腹的蔬菜。
此时王文龙身边的李国助也夹了一块马铃薯来吃,王文龙知道这就是水煮马铃薯拌了一些盐巴和香油而已,说不上多好吃,但是对于从没有吃过马铃薯的人来说还是挺新奇的,等过几个月,福建的马铃薯大量上市,这些人就不会有此表现了。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李国助嚼了两下马铃薯便是津津有味,接连去夹。
他问王文龙道:“这就是建阳兄推广的马铃薯?味道颇好,福建也可以种植吗?建阳兄不吃吗?”
王文龙摇头:“我早尝过了,这东西不好消化,你也少吃些。”
“挺好吃,你也尝尝。”
王文龙微笑拒绝。
这些马铃薯就是他去选的,留种到冬天的马铃薯都发芽了,能削出这么几块还能吃的部分不容易,提前泡了半天,煮熟之后还找了胆大的人吃完试毒,确定没事这才敢在道场上端上来。
徐学聚等人不知道马铃薯毒素的厉害,觉得这样处理就足够了,哪怕王文龙已经在传单之中在三科普发芽马铃薯有毒他们也不以为意。
但王文龙是真不敢吃,那马铃薯都快长叶了,跟盆栽似的,他知道这年代龙葵碱中毒就只能拿身体硬扛,没必要拼这老命。
……
义春村,陈宝义看完道场回到家里,老伴赶忙迎出来问: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