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78节

  其时正是正月里,虽然地处福建,但是气温也只十度不到,在海边风尤其大,吹的众人身体都发冷,哪怕是坐在马车里的李国仙和沈宜修都有些冻的受不了。

  王文龙便让车队歇一歇,自己也下马进去。

第292章 争抢土地

  茶博士站在一个土灶旁边灶上放着几个铜壶滚滚的烧着水,灶旁的小桌上摆着各样的茶饮原料。

  王文龙问陈第道:“一斋先生要喝什么茶?”

  陈第看了一眼木桌上的原料,转头对茶博士说道:“磨一碗擂茶,多放花生,多放姜。”

  那茶博士点头,看向王文龙,王文龙为自己和两个老婆点茶道:“一盏苏梅茶,一盏葡萄干桂花酥茶,一碗花生汤,都多加些洋糖。”

  王文龙又看看屋里问:“里头有火没有?”

  那茶博士见几人打扮体面,知道来了大主顾,想着能多讨几个赏,便一脸殷勤道:“里头有个火坑。”便吩咐小二去把笼在火坑上的灰给扒开,生了炉火,再掇几条凳子放在火坑边,让王文龙等人暖暖身子。

  王文龙接了女眷进屋,几人围坐在火坑旁边,那店小二拿条火钳子在芦荟上拨了两下,露出里头的炭来,一下子便烘的屋中温暖。

  不一会儿茶水也上来了,王文龙又叫了几盘云片糕之类的点心,大家正吃茶的时候,又听见外头又有个人用莆田话要茶,接着王文龙回头就看一个四十几岁的书生走进屋来。

  那书生似乎也是想取暖,但看看王文龙这边一群人说说笑笑,他又不认得,不好过来。

  王文龙见他局促,主动邀请说道:“这位先生若不嫌弃便一同来向火罢。”

  那书生这才过来,沈宜修和李国仙都往一旁闪了闪,不好和男子挨着坐。

  书生走到火坑边先对着众人中年纪最长的陈第行个礼,又对王文龙抱手,自我介绍说道:“学生姚旅姚园客,兴化府涵江人士。”

  “在下王文龙,字建阳。”王文龙刚报名字姚旅就脸露惊讶:“莫不是福州的王建阳,今年新任了国子助教的?”

  姚旅态度一下转为殷切,握着王文龙的手便道:“建阳先生,我早想与你相见了。”

  王文龙点头笑道:“幸会幸会,园客先生。”

  姚旅这名字王文龙也是听过的,姚旅出生莆田大家,少负才名,可惜屡试不第,后来游学于四方,潜心著述,写出了一部《露书》。

  《露书》的体例很特别,专门写莆田仙游两地的各种资料,但又不是地方志,而是从姚旅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出发,却又与散漫的传记体或者是日记体文学不同,兼具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大体上和后来的《陶庵梦忆》这类作品有些像,是本地人写当地事类型书目的鼻祖,而且其中许多详细记载在后世经常被当做研究民俗的史料使用。

  姚旅又和沈宜修与李国仙见过,众人坐在一起烤火,姚旅是有些烟瘾的,但是女眷在场他却不好抽烟,只能一口一口的喝热茶。

  烟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烟草伤肺,“烧久即肺枯焦,损寿元”,甚至不是亲近朋友之间都不好让对方吸到二手烟,等到烟草逐渐流行开来,对于烟草的评价也会渐渐从“久而枯焦”变成了“可以疗百疾”。

  到了前世的清代,最严重的时候福建地方连五岁小孩都抽烟了。

  陈第问姚旅道:“园客也是去厦门参加宴会的?”

  姚旅点头说:“《商报》给我发来请帖,我也想去厦门城看看移民情况,这群海主如今的日子可是不好过了,四处着急求告呢。”

  王文龙好奇:“姚园客也投钱参与移民了?”

  姚旅笑着摇头:“我从不以为此事可行,也没甚投钱的意思。我虽是莆田人,但却明白,靠这些莆田的海主难得做成事情。大员岛是东藩之地,古书有云:其民好剽掠,故商贾不行。这样一块地方交由这些海主经营,迟早会要出事,不如不做。”

  原本历史中姚旅在写《露书》之时也专门写过台湾岛情况,对于台湾的评价并不算好,专门记载了岛上原住民屠杀移民的习惯:“中国十人以下至其地,则彼杀之,五十人以上,则彼闭户而避。”而对于侵略台湾岛,他的想法则似乎倾向于派几百官兵在岛上屯住保护航道,却不是非常同意对岛上移民。

  这在此时的福建也算是常见想法。

  王文龙闻言却毫不客气说道:“我倒不认同园客对于移民大员岛的想法,这观点太过偏颇。”

  面对王文龙的指责姚旅却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他说道:“大员岛上的确有土地,但是想要开垦十分困难,且代价极大,朝廷连陆地上的盗匪都难以剿灭,更何谈出海远征,沈将军出海为岛上汉奸所坑害便是一桩证据。坦白说来,天下百姓都是一般未有不受教,而天然能成良民者,官府对于大员岛的管控能力实在太弱,岛上移民无论是做走私还是单倭寇,所得利益都远胜于老老实实开垦土地,何况垦荒辛苦而剽掠容易,故而,开垦大员岛非是开垦一粮仓,而是养一贼窝也。”

  王文龙问道:“是则园容以为该如何经营大员岛?”

  “遣卫所兵看守即可,主要用以保护航道,稽查走私,打击倭寇。”

  王文龙好笑道:“倭寇来到福建沿海都打不过,派一二百卫所兵在岛上孤零零看守,正面海上有倭寇,背面还有许多土人,孤军深入如何可能维持?”

  姚旅还是不肯妥协,他说:“那就算了,投入如此,多资金去开垦大员岛,也不太可能有所收获,只是将大好钱财扔进水里。”

  王文龙看了看姚旅手中的烟袋,突然指着笑道:“我听闻大员岛上的移民,因为资金紧缺,现在已经大批的改种烟草,过不多时园容多半可以尝一尝大员岛所种红花烟的滋味了。”

  姚旅闻言却不是怪他们浪费土地,而是惊讶说道:“他们还真能在岛上种出作物?”

  王文龙对一旁的陈第说道:“一斋先生刚走了一趟大员岛,可能说说所见事物?”

  陈第点头,他对姚旅解释道:“虽然大员岛上的确民风彪悍,百姓之间也常有危险,但是那地方的确是肥沃富饶,在海主的帮助之下,此地已经开垦出许多良田,若是再有一二年持续投入,想来便可看见产出,我观察那地方的百姓若是感到种田能够获益也是能温顺种地的。”

  王文龙也在一旁说:“先生既然看过我的《葡萄牙国史书》,想来也听说过欧洲人的殖民方式。”

  “大员岛这样的地方,沃野千里,与大陆路程又近,实在是绝佳开垦土地的地点,若是我福建人不先去占据,只怕就有其他人要来殖民。”

  “如今海上土地竞争颇为激烈,莫说偌大一个大员岛,便是大员岛以北的岛国琉球,如今虽向大明朝贡,但日本藩阀依旧日日,想着侵占琉球,先生只看几年前日本入侵朝鲜之事,便知道为了争抢土地海上可发生怎样的事情。”

  姚旅闻言细细思索,假如真如王文龙所说,那么如今在福建外海上的势力争夺已经到了很激烈程度,他所以为的为了避免浪费资源而不要过于投入的开发大员岛就是很幼稚的想法了。

  一想到如他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少,姚旅甚至颇为紧张。

  王文龙又道:“先生若不相信我所说的,可以多去走访一些海主,问问他们如今琉球王国是什么局势?大员岛上是否常有倭寇窥视?”

  姚旅思索一阵,点点头说道:“我会仔细去询问情况。”

赶路途中,下午发

  路上实在没条件码字,等到老家就弄,今天可能有点晚。

  路上发现有些地方道路湿滑,滑坡封路的也不少,这几天也要往家赶的朋友路上注意安全。无论在家在外,祝大家新年全都发大财,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第293章 殖民的利益

  众人都已经歇好身子,又烤了一会儿火,觉得身上暖洋洋的,准备继续上路。

  这一次前往厦门,王文龙没有把潘秀带在身边,但是潘秀给他整理的《民族国家论》的书稿王文龙却带上好几份,反正潘秀抄的不敢说累,王文龙也就装做不知道。

  到马车上取出行囊,王文龙从中拿出一套稿子递给姚旅说道:“园客先生,这是我正在写的《民族国家论》的书稿,所讲的就是这文明与民族之事,先生若是感兴趣,可以看看。”

  “多谢,”姚旅接过书稿,笑着说道:“我一向喜欢读建阳先生的文章,这回却可以先饱眼福了。”

  众人全都上车上马,继续朝着厦门城前进。

  姚旅坐在马上,将《民族国家论》的书稿抵在马鞍上,细细翻看,书稿的内容让他有些惊讶,居然是分析民族主义思想的源头。

  不过书中的分析写得十分有道理,解开了姚旅心中许多疑惑,那些社会学观点和他自己对于人性的感受非常符合,有一种过去口说不出的想法都被王文龙描绘出来的感觉。

  读读着姚旅不禁想道:“这本《民族国家论》的确是又一篇名著了,应该拿给那些还在书斋之中做呆头学问的文人们看看。”

  和王文龙商谈知道了如今海面上的殖民主义如此激烈又看了《民族国家论》之后,姚旅的思想已经改变很多,他也感觉到了民族主义和对外扩张领土的紧迫性,再想到此时各个埋首书斋做些经义学问的大明读书人,同样觉得他们昏聩不堪。

  时隔一年多时间,再次来到厦门城,只见去年显得还有些草草而就的土城如今已经修得十分坚固,土地平整,关厢两边也出现了正规的商户,再不是原来流民聚集的模样。

  只不过如今厦门城外的情况看起来却不好,许多商户都下板歇业,码头也有三成以上空着,可见因为缺少了移民大员岛的生意之后,厦门城正在迅速凋敝下来。

  王文龙看到一家牙行只开着半扇门,门上赫然挂块牌子写着:只招女子,男工已满,船期不定,满员即行。

  一些穷苦打扮的女子在那店外害怕的张望,被牙人抓着介绍,想要离开,却又想着进去,也不知是不是这些个衙行专门用来骗女子的勾当,但这样的条件居然还能吸引到人,的确能说明此时移民大员岛的情况不太乐观。

  王文龙众人进入馆驿,刚刚安顿好便有一群士绅前来拜会。

  当前的便是杨天生,他见到王文龙便先行礼说道:“建阳先生,半年未见,多谢先生前来厦门城相聚。”

  “杨海主好,”王文龙冲着众人拱拱手,又介绍自己的家眷说道:“这是我家夫人沈氏,这是我家妾室李二姐。”

  闻言杨天生颇为惊讶,说道:“莫不是李二小姐?”

  李国仙落落大方的点点头,在场的海主们全都冲着李国仙拱了拱手,站在靠前位置的人还颇为热络的说道:“我等也是和李大哥相熟的。”

  等到李国仙一一见过之后,众人才又去和沈宜修见过,又和陈第、姚旅行礼。

  沈宜修和李国仙等女眷回房之后,王文龙才问道:“杨大哥,可否说说此时移民情况?”

  “唉,不好办呀,”杨天生作为众人代表刚开始说话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自从今年沈将军出征大员岛失利以后,福建对于移民大员岛之势就开始有些推脱,原本说好要帮助联系的保甲一个个都不做准了,最开始我等商人还凑钱一起继续接纳移民,可后来手中钱财渐渐不凑手,只能开始典卖家产,如今已近财损粮绝。”

  “竟到如此程度?”陈第惊讶问道。

  “最怕的还是移民过程中的风险。”

  一个海主颇为不满的说道:“我等典卖家产,继续往大员岛移民,可是福建官场上却有许多人说些闲话,连乡野之间许多百姓也以为移民海外之后就要去当汉奸,再不像当初说起移民之时,众人都是兴高采烈的模样了。”

  王文龙道:“徐大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再次出征大员岛,这一次多半能够凯旋的,届时将岛上倭寇肃清干净,自也就免了百姓的疑心,移民事业想必可以回转平顺。”

  “但愿如此吧,”三一教的卢文辉说:“最重要还是后续的钱财和支持不能断,若是再拖上个把月,别说列位海主便是我们教门之中的银台也要紧缺了。”

  王文龙问道:“我听说大员岛上各家移民点之间的斗争十分厉害?”

  闻言几位海主对视一眼,杨天生点点头说:“别的地方我也说不清,但是就我们的移民点那一代也还算安分,移民们只是组织起来保卫村子,偶尔和土人之间展开对抗,毕竟都是去种田地的,若不是互相之间有什么血仇,谁也不愿意动刀动枪。”

  王文龙问道:“没有主动抢掠之事?”

  卢文辉主动说道:“我等都是中等以上移民点,只要能够稳定经营下去,时间久了定然可以有回报的,局势稳定,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但建阳公若是说的那等小海主,十几人做一村移民,开荒也开不动,倒会出些抢掠之事。”

  王文龙一番询问了解到如今大员岛虽然开垦面积至少已经到达前世郑芝龙的早期水平,岛上有了三四万的汉人,但是殖民点之间都还在屯垦阶段,各个殖民点间的贸易还未兴盛,小规模的城镇也还在筹备当中,岛上此时还只是一片蛮荒样子。

  王文龙又问:“你们对于大明官军到海上开办驻防可有意见?”

  众人都说:“不敢有意见。”

  王文龙思索觉得这些人说话语气还算诚恳,猜测大概对于这些大势力来说,经过这一番折腾,他们也知道了想要大规模的开垦大员岛没有福建方面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多半已经下决心愿意以一部分岛上的权利来换取福建方面对他们开垦行动的支持。

  王文龙和陈第对视一眼,陈第显然也是如此看法,主动说道:“我就在沈将军幕中,或许可以帮列位联系一下沈士弘。”

  “陈老爷愿意帮我等说话?”闻言杨天生甚至是卢文辉都有些激动。

首节 上一节 178/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