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62节
第266章 前往澳门
名气果然重要,这《葡萄牙国史》刚刚在欧洲有点名声,居然能使得王文龙直接被推入国子监。
王文龙点头说道:“叶司业以及诸位大人青眼有加,在下感激不尽,敢不效劳?”
左光斗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说:“先生之才华人品正当其位,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的。”
左光斗一离开王文龙就铺纸磨墨,给叶向高以及一众国子监保举他的官员写感谢信,写信之外,当然还要送礼,他直接派仆人带着书信礼物北上。
一切顺利,半个月后王文龙国子助教之位就稳了。而且国子监也不催他赶快去当官,王文龙大可以慢慢的北上。
《旬报》总编室,王文龙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长舒一口气。
耗费大半年时间,他终于是将《尚书古文疏证》给写完了,原本王文龙只打算完全抄写《尚书古文疏证》原文,但是有了李贽死前托付,王文龙对此书就更加重视起来,他记忆之中的《尚书古文疏证》因为流传的过程中散佚而缺了几十条的内容,一些论证方法也不够严谨,甚至因为原作者阎若璩的记忆错误,书中附录的《朱子古文书疑》还有不少抄错了的地方。
对于这些内容,王文龙都一一考据加以整改,务求使得这本书成为证伪《古文尚书》的权威。
在后世,《古文尚书》许多内容已被证伪,最重要的根据就是清大08年收藏到的两千五百枚战国竹简“清华简”。
这一批海外回流竹简根据碳十四测定为战国中晚期的文物,当时还没有焚书坑儒,故而留下大量秦代以前的古籍原貌。
“清华简”中就发现了几篇《古文尚书》的内容,如《尚书》的《傅说之命》《囧命》《尹诰》《咸有一德》等篇章——和梅赜所传《古文尚书》中《傅说之命》《囧命》等篇内容全然不同。
“清华简”确切无疑的证实了传世本《古文尚书》是伪作,后人研究梅赜献书中的相关篇章更像是魏晋时期的人看着《古文尚书》的题目自己写的。
《古文尚书》没被证伪之前许多问题都容易被人忽略,而一旦被证伪,它的许多矛盾点一下就被大家看出,拿着真本对假本,梅赜版《古文尚书》到处都是错漏,王文龙手中能够质疑其的资料自然比阎若璩要多得多。
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原文有一百二十八条,流传到后世的只有九十九条,而王文龙把自己脑海中的《古文尚书》疑惑补充进去,直接把自己所写版本扩充到了一百五十条,几乎半本书都是他重新写的。
将书稿写完之后,删删改改的稿子,王文龙已经堆了一大筐,他没心思再去校稿,于是把一筐书稿抱到潘秀面前,吩咐说道:“伯风若有时间,赶快将这书稿先为我誊写出来,其中或有一二错字,也请伯风帮忙改正。”
潘秀看到一大筐书稿就头疼,但是却不敢说不,生怕事情没办好,王文龙就不带他去苏州。
他点头接过稿件,一边整理一边好像无心般说起:“我看报上说先生在英国出版史记,负责出版的却还是英国一个贵族呢。”
王文龙说道:“沃尔特·雷利,此君也是个传奇人物,可以说是学院派的智略军人了,在英国人中是顶尖的,许久没听闻他名字,如今看来他的眼光果然不错。”
潘秀心中一凛,不动声色的询问:“先生难道对这英国贵族颇为熟悉?”
王文龙脸上闪过一丝自己失言了的表情,笑着打马虎眼说道:“哈哈,海外的事情早已过去,伯风你就不要再多打听了,先帮我写好书稿是正经。”
潘秀也没敢继续追问,只是低下头暗暗心想王文龙果然和这英国贵族有过交往。
他最近才去报告了自己要北上的消息,然后就看到了韦麻郎命令李锦给他送来的沃尔特·雷利的资料。
看见资料潘秀就吃了一惊。
根据资料显示,沃尔特是英国军队中曾经一位出挑人物,一度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近臣,地位远在韦麻郎之上。
潘秀实在想不通王文龙是什么时候和沃尔特有过交集的?
按照资料所载沃尔特参与过环球航行,但是他似乎只到过美洲,而且那已是几十年前的事情,难道说王文龙在几十年前也去过南美?
可那时王文龙才不满十岁而已,一个不满十岁的华人小孩就算随船一起去了南美洲,可又怎么有机会和英国的爵士交往?
还是说王文龙是通过别人认识的沃尔特·雷利?
这就更令人惊讶,因为沃尔特早发起的美洲探险队完全就是浪费钱的远征投资,基本是贵族旅行团,比如说他第一次去美洲的团队中一起去的爵士就有三个,除沃尔特之外另外两人也都是著名航海家,其中甚至有都铎王朝的建国元老之后以及英国国教之内的天主教贵族。
伴随着王文龙在欧洲爆火,韦麻郎对于王文龙的身份猜测太多,特别是此事,还牵扯到沃尔特,从沃尔特的人身关系开始查,韦麻郎不由越看越是瞎想。
查事情最怕这样,韦麻郎关心则乱,把王文龙身边人的一系列情报收集到一起,又没有一个主线,终于导致拔出萝卜带出泥,现在他已经把王文龙的身份往英国王室之中攀扯了,想要再查到欧洲大陆上去也只是时间问题。
正在两人说话之时,突然见外头急急忙忙走进一个徐学聚手下的吏员,王文龙一见他就连忙放下和潘秀打字谜的事情,连忙起身道:“可是大人那儿有什么事情?”
那小吏点头,取出囊中一封书信说道:“大人在镇海楼听闻建阳如今扬名欧洲,想请先生为福建海防走一趟香山澳。”
王文龙接过书信打开一看这才知道徐学聚想法,徐学聚接管了福建的边防卫所后,打算配合沈有容对福建洋面上的倭寇进行一趟大清剿,现在正缺火器呢,这趟专门派人从漳州来福州就是想让王文龙去一趟澳门,看能不能为福建的卫所弄来一些欧洲人所造的枪炮。
王文龙放下书信,便笑着说道:“这不是巧了吗,前两日我才接到香山澳葡萄牙人的邀请,原本还不打算去,如今大人也要用着葡萄牙人,我却正好走这一趟。”
现在王文龙手头的事情都已经完成,去一趟澳门回来后正好到国子监去报到。
王文龙带上几个仆人和潘秀,牵着马就出发,先到漳州见了徐学聚,徐学聚现在总领福建边防,手下有兵有钱,直接给王文龙派了一队兵士,还有几个军官,一路上的官牌打点更是做到十足。
有了这些安排王文龙从福州去往澳门的陆路自然畅通无阻,走泉州、漳州、潮州、惠州,虽然听起来挺远,但其实都是沿海平地,不要爬多少山路,这可实在,省了太多力气,虽然路程更远,但是行路所用时间甚至比从福建到浙江还要少,不到十天以后王文龙就已经到达惠州。
王文龙到达惠州之后马上派人去通知澳门的葡萄牙人,第一个来接待他的是从韶关赶来的龙华民。
此人见到王文龙之时就说道:“王建阳对于欧洲人的了解,我是多有听闻的,我还听说了您所提倡的‘利玛窦规矩’,此事已经在澳门耶稣会之中引起极大讨论。”
龙华民为了在大明传教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号为菁华。
王文龙问:“精华以为这办法如何?”
龙华民摇头说:“此是屈教旨而奉中国贵人也。”
王文龙不意外。
龙华民在前世历史中与利玛窦死后接任他的位置成为耶稣会中国教区会长,此君最大的作为就是废除了“利玛窦规矩”,并且规定所谓“教宗禁约”。
内容包括不允许中国的天主教徒使用“天主”或“上帝”称呼耶稣(因为这些都是中国对于古代神仙的称法),不允许教徒参加祭孔祭祖,不允许教徒进入祠堂,不得为祖先扫墓,跪拜祭奠,教徒家中不允许设立祖先牌位等等。
同时龙华民反对利玛窦是传教士将主要精力用在传播科学文化上。
龙华民头铁的结果就是几年之后发生了“南京教案”,南京礼部尚书沈?弹劾天主教传教士不遵礼仪,勾连白莲教。
于是利玛窦传教十年建立的大量天主教堂被捣毁,耶稣会士被押解回澳门,
简而言之,不作死就不会死。
王文龙摇头说道:“龙精华若是想用这办法传教,且不说走不走得通,先得防备着被人诬告敲诈。”
龙华民自豪说道:“我在韶关已经有许多信众,他们十分团结,足可以抵抗险恶之人的陷害。”
王文龙撇撇嘴,龙华民以后就会知道苦头。
对于龙华民王文龙其实不怎么讨厌。
历史上龙华民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教区成为领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真的走底层路线。
第267章 头铁的传教士
龙华民这人是有点理想主义在脑子里的,他认为应该在平民之中传教,他的传教对象不分贫富,对于官员和农民都是一体看待,他还愿意向女子传教,教女子读书写字,有些穷苦的教徒家里受到灾害,他也自己带着其他信徒一起去给人修房子。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龙华民的言论:“我要你们明白这一点,那就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们所制造的人与人的差别,确实不是他们生存的巩固基础。”
王文龙知道龙华民的问题是他看到了儒家思想中压迫的一面,却以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都是压迫,所以一度对所有中国传统都采取敌视态度。
龙华民看来“利玛窦规矩”就是为了讨好大明的上层人士所做的妥协,要直到南京教案之后他才会慢慢明白其中差别。
王文龙觉得龙华民固然比较死板,但是人品确实还行。
南京教案之后他就会知道利害,把自己原本立下的规矩一一改变,比如准许祭孔祭祖,但是又强调“只是礼节性的”,不允许“祈祷与请愿”。
当初龙华民觉得不应该和大明朝廷交往甚密,但是经过两次教案,到天启年间他就老实了,听到皇帝招呼就老实带着阳玛诺去兵部报道帮着大明练兵,还把汤若望叫到京城帮着修历法、造大炮,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惠州接了龙华民后一行人便一起向着澳门赶去。
王文龙懒得再和龙华民讨论传教之事,两人便把话题往其他的事物扯去。
龙华民在大明传教这么久,虽然长期接触底层百姓,但是也不得不同意和王文龙这样熟悉欧洲事务的人谈论起来更能尽兴。
他太久没有和能听懂自己的话的人交谈了,迫不及待的分享自己的观点:“我最近看了一个英国人的书,他说地球应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两极与地理的两极相重合,上帝的设计多么美妙呀。”
王文龙知道龙华民所说的就是英国人吉尔伯特去年提出的地球磁场理论,不过这理论显然有问题,他笑着问道:“精华难道不知道磁偏角的存在?”
龙华民一愣,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当然知道磁偏角的存在,可是这样一来,似乎上帝的设计就不那么简洁了。
王文龙笑说:“如果承认日心说再来看宇宙模型,地球的磁偏角以及自转公转都会简单的多。”
龙华民连忙说道:“日心说只是错误的妖言而已。”
王文龙问:“难道地心说是上帝确定的学问吗?”
龙华民摇头:“圣经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是了,支持地心说,只是因为罗马教廷想要如此而已,教廷的人是人,支持日心说的学者也是人,为什么只有教廷的话能够是真理。”王文龙摇头,“精华说自己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似乎觉得罗马教廷的那些教士老爷们比其他人更平等呀。”
龙华明顿时面红耳赤,半天不知该怎么回答。
王文龙不禁想笑,龙华民的确是个老实人,虽然是意大利人,但是他对上龙华民确实有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感觉。
而龙华民被王文龙说的哑口无言也不以为意,反而以为王文龙博学,接下去在路上还一直找他交谈。
第二天上午众人进入澳门城中,王文龙放眼看去只见此地已经全然是西洋风景。
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已经近五十年,在此地筑室千区,此时澳门洋众不下万人。
大明从未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人,也没有在官方层面上正式同意葡萄牙人居住,但是架不住葡萄牙人有钱,最早葡萄牙人为了使地方官吏准许其居住澳门,每年行贿当地官员五百多两,当然这点钱也就喂饱附近的县衙,想要往上面填,连牙缝都塞不住。
于是后来葡萄牙人一步步增加投入,到如今大明对于澳门的关税采取大抽法,根据来往澳门的船舶大小抽税,计算当然十分不准确,但即使如此,每年光从小小的香山澳依旧能抽出二万余两额银,给当地地方官分润的数额只会更多。
葡萄牙人也有赚,此时的大明是不允许外洋私自入境的,几个传教士进入大明传教都千难万难,所有和中国做生意的西洋商贩只能在澳门落脚,光是收贸易税都足够他们挣的盆满钵满。
王文龙等人进入澳门之后,便直接被邀请到耶稣会的馆舍住下,并且收到了明天参与宴会的请帖。
写信邀请王文龙前来澳门的人正是耶稣会澳门最高领导,澳门会监范里安,耶稣会在澳门的地位极高,管理着澳门的天主教堂、教会学校等等机构,范里安也是澳门议事会中的议员。
现在是万历三十年,葡萄牙人还并未对澳门派总督,此时澳门的实际统治机构叫做澳门议事会,这是十几年前经过耶稣会会士的鼓励由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自行成立的社区自治机构,澳门议事会的权利只获得了印度葡萄牙总督的确认,大明并未同意,不过对于这小地方大明也没有心思来管。
王文龙带来的士兵以及仆人第一次来到澳门都觉得开了眼界,王文龙也不拘束,便放他们自由活动,他自己进了旅馆之后也对于这年代的葡萄牙人房间装潢,颇感兴趣,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还拿起桌上的羽毛笔和纸张抄抄写写。
打点好行李又做了半晌,就听房门被敲响,王文龙开门就见潘秀拿着把扫把站在门口。
看着这厮勤谨的样子,王文龙心里一笑,嘴上说着:“伯风这是要做什么?刚走了这么远的路,不用麻烦了,去玩吧。”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