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70节
“正始三年三月,司马懿给天673子上书,建议在陈、蔡之间修建广槽渠,引河水入汴,疏通东南各大湖泊,并在淮北地区大规模施行屯田。天子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
不久后,吴国大将诸葛恪屯兵于皖城,魏国边境陷入危险之中,司马懿上表天子,派兵攻打皖城。
当时朝廷大臣们都认为诸葛恪占据皖城,城池坚固,城中粮食富裕,若率军远征,很难短时间内攻破。
待到吴国救兵赶到,魏军必败无疑,得不偿失,司马懿却并不赞同。”
画面中,只见朝堂之上,司马懿朗声说道:“吴国军队最精锐的是水师,最擅长的也是水上作战,不擅陆战。
到了冬季,皖城境内的湖水就会变浅,战船无法通行,纵有救兵也只能弃船登陆支援。失去了水战的优势,在陆地上战斗,来再多的救兵,吾亦能破之。”
天子采纳了司马懿的意见。
司马懿一边筹集粮草,一边训练军队,等到九月入冬之后,率领大军出征。
军队抵达舒城,诸葛恪不敢迎战,将所有积蓄的物资全部烧毁之后,弃城而逃。
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更甚,但班师回朝之后,便立马交出兵权,谦卑恭敬,没有丝毫的不敬之处。
正始五年,曹爽为了在军中立威,震慑司马懿,不听司马懿的劝阻,极力主张讨伐蜀国,天子同意了曹爽的伐蜀大计。
曹爽率军攻打蜀国,结果大败而回。
正始七年,吴国大军再次攻打柤中,一万多户百姓为了躲避吴国军队,向北渡过沔水逃命,被大将军曹爽驱逐。
司马懿反对道:“沔水以南距离吴国军队太近,如果百姓战时再逃回沔水以北,很可能会引来吴国军队混入其中,偷渡沔水。而且,一旦驱逐,必定会丧失人心,对国家未来不利。所以应当让这些百姓暂时居住在沔水以北,不可驱逐。”
曹爽本就看司马懿不爽,自然不会同意这个计划,冷声道:“现在吴国大军即将抵达沔水,这些百姓不能在沔水以南坚守城池,反而要让他们留在沔水以北,来消耗我们的粮食,岂能长久?”
司马懿据理力争:“放在安全的地方,自然就是安全的;放在危险的地方,自然就是危险的。不管是人也好,物也罢,尽皆如此。
兵书有云: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
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必须要谨慎以待。如果吴国以两万兵力防守沔水,以三万兵力与我们在沔水以南的军队僵持,以一万兵力强攻柤中,我们该如何救援?”
曹爽依旧不听,强制下令驱逐百姓返回沔水以南。
没过多久,吴国军队攻破柤中,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曹爽的一意孤行,让魏国的国力不断衰退,让魏国中许多人感到不安,都希望司马懿出来主持公道。
并州刺史孙礼,是司马懿的弟子,便经常在司马懿面前表示对曹爽的不满。
司马懿问道:“怎么?你还嫌并州地小?还是怨恨天子将你降职为刺史?”
孙礼道:“一个官位弟子还没有放在欣赏,弟子只是在为太傅鸣不平。您应该如同吕尚那般,匡正辅佐魏国朝廷。上可以报答先帝所托,下可以建立万世功勋。”
司马懿神色平淡,语气平和地说道:“你且不要悲痛,要学忍耐。”
“忍耐?太傅已经忍了这么多年了,还要忍到什么时候?”孙礼皱眉。
司马懿只是笑而不语。
孙礼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告辞离去。
看到这,天下之人都感叹不已。
“这孙礼虽然是司马懿的弟子,可这隐忍的功夫和司马懿差得太远了。”
“曹爽的所作所为,已经犯了众怒,早晚会自食其果。”
“感觉司马懿就是故意放纵曹爽肆意妄为,在最后秉持大义干掉曹爽,就可以独揽魏国大权了。”
众人议论纷纷,很多人都看穿了司马懿的意图。
当然,他们也很清楚,这是因为他们是通过身外人,去纵观全局,才能发现司马懿的布局。若是身在其中,不要说他们了,即便是那些谋士榜排行靠后的谋士都不一定能看出司马懿的布局。
“司马懿!”
陈留郡,曹操已经握紧了拳头,他似乎已经提前看到了魏国的结局。魏国江山旁落,就从曹爽开始。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正始八年,曹爽将郭太后迁到了永宁宫,和其弟弟把持朝政,共同掌管禁军,培养心腹,三番五次改动朝廷制度,惹得百官怨怒,却又不敢非议。
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再过问魏国大小事务。
正始九年三月,曹爽与黄门张当勾结,欲谋江山,又担忧司马懿装病,并让即将到荆州担任刺史的李胜前去查探。
李胜以临行拜望太傅为由,前去探望司马懿。司马懿早已看穿李胜的来意,装作病入膏肓的样子。
李胜离开太傅府后,对曹爽说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命不久矣,不足为虑。
从此以后,曹爽对司马懿再没有任何防备。
嘉平元年,魏国天子去高平陵祭拜先帝,曹爽兄弟一路随行。
一直装病的司马懿觉得时机已到,翻身而起,给被软禁的郭太后上书,请求废除曹爽兄弟,郭太后同意了。
司马懿带兵进入大将军府,控制了曹爽家人。大司农桓范提前察觉不妙,先一步逃出城去。
蒋济担心此人颇有智谋,会成为曹爽的助力,司马懿却并依旧淡然。”
画面中,只见司马懿淡然笑道:“桓范虽然有些智谋,但曹爽未必会用。”
随后司马懿让司徒高柔接管曹爽的军营,让太仆王观统领曹爽弟弟的军营,司马懿和太尉蒋济等人,带兵出城,在洛水浮桥畔驻扎,并派人给天子呈递奏章,控(cfeh)诉曹爽的罪名。
曹爽将奏章扣留下来,征兵数千人驻守于伊水。桓范劝曹爽挟持天子去许昌,再征调天下兵马来许昌勤王。
但正如司马懿所料,曹爽并未采纳桓范的建议,反而派人去见司马懿,打听动静。
司马懿乘机列数曹爽的罪名和过失,并让曹爽尽快来认罪服首,待使者离去,司马懿对被抓获的曹爽亲信说道:“你速去告知大将军,朝廷只是罢免他的官职,并非要取他性命,他若不信,我可以对洛水发誓,若为誓言,五雷轰顶而死。”
待曹爽亲信离去后,司马懿又对太尉蒋济说道:“蒋太尉,你给大将军写封信,告诉他,我只是要罢免他们的官职,劝他早点交出兵权投降,不要做无谓的抵抗,我可以承诺他们爵位,保他们一世富贵。”
曹爽拿到信,又听到心腹的话,信了司马懿的话,不顾桓范等人的劝阻,执意要投降。
然而,曹爽兄弟一回到府中,便被司马懿带军包围。
同时,司马懿通过严刑拷问,让黄门张当供出罪状,称曹爽等人意图谋反。随后,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将所有参与者,全部抓捕准备斩首,而曹爽更是被司马懿判灭三族。
行刑之时,有人问司马懿道:“曹爽三岁的儿子能否放过?他才三岁,什么都不懂。”
司马懿不为所动,淡淡地吐出一个字:“斩!”
最终,曹爽三族被屠杀一空,但对于曹爽门下的那些二流门客,司马懿却采取了宽大处理,并未杀之。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叹息不已。
“连三岁小孩都杀,太狠了。”
“那小孩被杀头之前,还在天真无邪的笑,却不知自己就要死了。”
“曹爽固然该杀,可那孩子才三岁啊,为什么不能放了他?”
“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这司马懿果然心狠手辣。”
“好一个司马懿,果然是抓住机会,一击致命,绝不给敌人翻身的机会啊。”
陈留郡,曹操看到这一幕,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拳紧握,眼神冰冷。
“隐忍十年,一朝屠灭曹爽三族,司马懿啊司马懿,终究还是让你等到了机会。”
曹爽想要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固然该杀,但曹爽能走到如今的地步,和司马懿也不无关系。
如今曹爽已死,魏国再没有人能与司马懿抗衡,以后整个魏国的权利都将落入司马懿之手,曹氏江山危矣。
荀攸,郭嘉,贾诩等谋士,也眼神锐利地看着画面中的司马懿。
魏国可以说是他们费尽心思助曹操打下来的江山,最后却被司马懿窃取了成果,这让他们心里很不爽。
河内郡,年仅十二岁的司马懿叹息道:“完了,以后看来是不能去投靠曹操了,否则肯定会被他给劈了。可除了曹操,又有谁能完成北方的统一?”
别人上榜后,肯定会有很多诸侯争相争抢,而自己上榜后,怕是会被各大诸侯拒之门外啊。
司马懿揉了揉脸颊,对自己的未来开始犯愁了。
此时此刻,他更希望没有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谋士榜,这样自己未来的人生依旧会按照既定的轨迹,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可现在,他的未来一片混沌,看不到希望啊。
“唉!愁死人了。”
司马懿叹了口气,嘟哝道,“既然注定没人要,那我还那么用心读书干嘛?又或者,一步到位?”
司马防看到这一幕也叹了口气,本以为儿子上榜会让司马家的声望更进一步,成为天下第一世家,看现在这情形,怕是会遗臭万年啊。
兖州东武阳,陈宫大笑道:“好一个司马懿,果然心狠手辣,这下你再也无法去投靠曹操了。联合司马懿,共诛曹贼。”
想到能得到一个天下第二的谋士助力,灭曹计划将会容易很多,他心情顿时大好。
但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这司马懿出生于光和二年,现在才十二岁吧,就算再怎么聪明,也达不到画面中的高度。
要靠现在的司马懿去对抗郭嘉,荀攸,贾诩和荀彧这些超级谋士不太可能啊。不过,倒是可以先和司马家结盟,至少可以利用司马家对抗荀家在士人中的影响力。”
安喜县,刘备看到这一幕,叹息道:“看到自己的后人被自己麾下的谋士架空,曹操现在心里恐怕很不好受吧。”
他到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虽然和曹操是对手,但并不妨碍他对司马懿的憎恶,相信任何一个君主看到这一幕,都会愤怒。
他甚至也在担心,自己死后,蜀国的谋士是否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后人。
洛阳,丞相府,董卓看着画面中的司马懿,问李儒道:“经过榜单曝光,曹操定然不会再要司马懿,司马懿也不敢去投靠曹操,我们是否可以将此人争取过来,灭掉曹操,镇压天下诸侯?”
李儒看向董卓,提醒道:“主公,此人有狼顾之相,从他的人生演化中也能清晰地看出来,此人不会久居人下。
他能隐忍十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等人物,非一般人能驾驭。主公或许不比曹操差,但主公的后人中,可有能比肩曹丕,曹叡者?
曹丕,甚至曹叡,活着的时候其实都在压制司马懿,所以司马懿从曹操时期开始,一直到曹叡时期结束,都在隐忍,都在韬光养晦。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