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35节

  豫州,看到自己上榜的袁术眉头却微微一皱:“吾乃袁家嫡子,竟然只排第五名?袁绍那庶子若上榜,岂不是排在吾前面?”.

第146章 袁术若和袁绍联手可得天下

  对于其他人排在自己前面到还算勉强能接受,但对于袁绍排在自己前面,心里那是一万个不愿意,难受至极。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前大汉司空,袁逢之嫡次子,袁绍之弟。少年时经常和公子哥们厮混,及冠之后方才有所改变,后举孝廉。

  中平六年,大汉天子驾崩,袁术受大将军何进之邀入朝为官。不久后何进被十常侍谋杀,袁术等人一起杀进皇宫,诛杀宦官。

  董卓入京,为了拉拢盟友,便上表天子,欲封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愿接受,又怕被董卓报复,便逃出洛阳,前往南阳。后董卓霍乱朝政,天下民不聊生,引来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

  长沙太守孙坚北上讨伐董卓,途经南阳郡,杀死原南阳太守,率领大军跟随袁术。两人合兵一处,赶往虎牢关讨伐董卓。

  十八路诸侯结盟之后,袁术总督粮草,专门负责给各个营地分发粮草,保证各个营地的粮草充足。

  时孙坚为先锋攻打虎牢关,有谋士暗中劝说袁术,不给孙坚发放粮草,以免被其抢了头功。”

  画面中,只见一名谋士向袁术说道:783“孙坚乃江东之猛虎也,若让其攻破虎牢关,打下洛阳,诛杀董卓,必反将军,此乃除狼而得虎也。不如不给其发放粮草,军中无粮,孙坚大军自然会败退而回。”

  “汝所言甚是。”

  袁术点了点头,虽然目前孙坚是依附于自己,可他也知道孙坚的能力,若是让他拔得头功就不妙了。

  于是,袁术听从了谋士建议,不给孙坚发放粮食,导致孙坚大军缺粮,被华雄趁机击溃。

  孙坚损兵折将,败回营地,质问袁术道:“我和董卓本来并无私仇,之所以愿意担任先锋,冒着箭雨攻城,于公,是为了讨伐国贼,于私,是为了替将军征战。将军何故听信小人谗言,不发放粮草于吾,以致于吾大败耶?”

  袁术闻言,面露惶恐,说不出话来,半响才道:“文台勿怒,吾听信谗言,必将给将军一个满意的交代。”

  随后,袁术命人将那个给他出馊主意的谋士拖出去斩了。孙坚这才稍稍平息了(cfeh)一些怒气,带着本部人马返回本部营地。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孙坚是袁术麾下将领,他竟然为了不让孙坚抢攻,故意不给他发放粮草,导致孙坚大败,这样的人来总督粮草,岂不是让诸侯联军随时处于败亡的边缘?”

  “孙坚自己就有那么多兵力,为什么还要去依附于袁术?”

  “那是因为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而且是袁家的嫡次子,地位可比袁绍这个庶长子高多了。依附于袁术,就相当于有了袁家这个靠山,做什么事都容易多了。”

  “可惜,孙坚万万没想到,袁术竟然会断他的粮草,真是千防万防,主家难防啊。”

  长沙郡,孙坚拳头紧握,咬牙切齿:“袁术,未来竟会依附于你这等小人,简直瞎了眼。”

  豫州汝南,袁术眉头微皱,沉声道:“无能之人,给我出的什么馊主意,坏吾名声。”

  他却没想过,若他不采纳这个馊主意,又怎会如此。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华雄击败孙坚后,引军前往联军阵营前搦战,众诸侯相继派出大将迎战,皆被华雄斩杀。担任马弓手的关羽申请出战,袁术得知其职位后,勃然大怒。”

  画面中,只见袁术怒喝道:“汝欺吾等手下无大将耶?区区一马弓手,安敢在此狂言妄语,来人,给我轰出去。”

  曹操等人开口劝阻,最终关羽出战,斩杀华雄。张飞大叫道:“俺兄长斩了华雄,虎牢关必乱,何不趁此机会杀入关去,诛杀董卓?”

  袁术闻言大怒:“我等诸侯尚且各自谦让,你一个县令手下小小的兵卒,安敢在此狂言妄语,来人,都给我轰出去。”

  曹操连忙又站出来阻止,袁术怒道:“既然尔等如此重视一个小小的县令,吾先走了。”

  说罢,他便带着本部人马离去。

  诸侯讨董结束之后,袁术带领本部兵马返回南阳郡,并上表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后来袁术听闻韩馥将冀州让给了袁绍,并派人向袁绍求一千战马,被袁绍拒绝,袁术大怒,从此对袁绍心怀怨恨。

  不久后,袁绍想要拥立刘虞为帝,派人和袁术商议,希望能得到袁术的支持,被袁术拒绝,从此袁绍也对袁术心怀怨恨。

  为了报复袁术,袁绍任命会稽人周昕为豫州刺史,率兵攻打豫州。袁术命公孙越率领大军支援,被袁绍派来的援军乱箭射死。随后袁术亲自领军出击,大败周昕。

  此时袁术和袁绍势力庞大,天下诸侯皆以二人为尊,但大多人都选择依附于袁绍,袁术愤怒至极:“一群竖子,不跟随吾这个袁家嫡次子,反而去跟随我袁家的奴仆。”

  袁术甚至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家弟子,并和公孙瓒和陶谦结盟,共同对抗袁绍。又派使者去荆州,向刘表借粮,被刘表拒绝后,袁术心生恨意。当即便给孙坚写信,让他率兵去攻打荆州。孙坚亦为报之前刘表拦截之仇,起兵攻打江夏郡,大败黄祖。

  但不久后孙坚便在追击黄祖的过程中被乱箭射杀,随后刘表反击,截断粮道,袁术在南阳郡得不到粮食补给,不得已只能放弃南阳郡,引军返回豫州。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这个时间段,除了董卓之外,天下最大的两个诸侯就是袁术和袁绍兄弟了。”

  “这段时间,基本上属于兄弟二人争天下。”

  “可惜了,若是袁术和袁绍能联手,真有可能铲除其他诸侯,让袁家夺取天下。”

  “不愧是大汉第一世家,兄弟二人加起来几乎霸占了大半个大汉江山啊。奈何兄弟相残,被他人捡了便宜。”.

第147章 袁术:有传国玉玺,我可称帝也

  豫州汝南,袁术眼中精光闪烁:“是否要和那个庶子联手?不,一个庶子,有何资格与我联手?只配依附于我。不过,曹操,刘备和孙权麾下那么多上榜武将,若不和那庶子联手,以后怕是很难和这三人对抗。”

  他从心底里,是完全看不起袁绍这个庶长子的,高傲的袁术,一直认为自己是要比袁绍更加高贵的存在。可如果不联手,等待他的便是被曹刘孙三家吞噬,一时间竟有些难以定夺。

  渤海郡,袁绍眉头微皱:“按照神榜的演化,未来我和袁术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大汉天下,若联手,天下谁人能当?”

  不过,他也很清楚,袁术不太可能会和自己联手。仔细想了想,他终究还是派人给袁术送了封信去。不管怎样,可以试一试。只有二人联手,才能抵抗从曹刘孙三大诸侯。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不久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占据兖州,与袁绍尚还是盟友。李傕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无法前往兖州赴任,只能前来依附于袁术。”

  画面中,只见袁术对麾下文武说道:“吾想攻兖州已久,一直找不到出兵的理由,如今兖州刺史金尚来依附于吾,让吾有了出兵兖州的借口。

  只要攻下兖州,就能与幽州公孙瓒对袁绍那庶子进行南北夹击,必能一举灭之。灭掉袁绍,这天下便是吾之囊中之物。”

  谋士阎象说道:“主公若攻袁术,袁绍必然会出兵支援,当有人为主公分散曹操的兵力。”

  袁术问道:~“计将安出?”

  阎象道:“黑山军旧部,以及南匈奴于夫罗,与曹操结怨极深,可派人联系他们,出兵攻打兖州;再请徐州陶谦攻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和任成国,主公率军-攻打陈留郡封丘。

  只要占据封丘,进可攻,退可守,更能确保粮草运送无虞。再给公孙瓒写信,让其牵制袁绍的兵力。如此,方可进攻兖-州。”

  袁术听后点点头:“此计甚妙,便依此计行事。”

  随后,袁术派人去联络黑山军旧部,于夫罗,陶谦,以及公孙瓒。联系妥当之后,袁术才打着护送金尚前往兖州上任的旗号,领军北上攻打陈留郡。

  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封丘。随后,他派大将刘祥领军攻打匡亭,待攻破匡亭后,谋士阎象又劝道:“主公,当速速进军,直捣曹操老巢。”

  袁术却并未听从阎象的建议,而是说道:“此时攻打曹操老巢,袁绍必然会出兵救援,我军将面临曹操袁绍两路大局的围攻。

  吾等应在匡亭等曹操前来,将战场留在匡亭,远离冀州,袁绍救兵不可至。而吾却可以出兵,联合陶谦,和黑山军旧部等人,和刘祥大军,一同围歼曹操,必能一举覆灭曹操。

  曹操在鄄城,从鄄城到匡亭的距离,远比从封丘到匡亭的距离远。我军自然能够提前抵达匡亭,以逸待劳,一举击溃远来疲惫的曹军。”

  阎象沉思许久,觉得袁术所言甚为有理,便没有再坚持自己的建议。袁术便依照计划,让刘祥在匡亭加强戒备,准备迎战曹操。

  正如袁术所料,曹操的确是带着大军赶赴匡亭作战。得到曹操出兵的消息后,袁术立即率领大军向匡亭出发。

  然而,从封丘抵达匡亭,需要渡过陆续穿过睢水、卞水、南济水和北济河。路程虽然短,但渡河花的时间却一点也不少。而从鄄城抵达匡亭,只需要渡过濮水,其余时间都可以在陆路上疾行。

  故而,曹操的大军提前抵达了匡亭,并发动了突袭。还未等袁术率领大军赶到,曹操大军便已经先一步包围了匡亭,并采用围点打援的计策,对袁术大军设下了重重埋伏。

  袁术对此却丝毫没有预料,依旧率领大军极速而行。在抵达北济河边时,谋士阎象说道:“主公,可先派一支先锋渡河,看看对岸是否有埋伏。”

  袁术大笑道:“曹操现在估计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怎会在此处设下埋伏,你多虑了。传我命令,继续渡河。”

·· ·····求鲜花···· ·······

  在袁术的命令,主力陆续渡河。等到大军刚刚抵达对岸,忽然一支伏兵杀了出来,向袁军发动了突袭。

  “有埋伏,速速迎战。”

  袁术大吃一惊,连忙歇斯底里的大吼起来。然而,他麾下兵力虽然众多,但真正的精锐并不算多。尤其是黑山军旧部和南匈奴于夫罗派来的大军,本意只是要跟着袁术,对仇人曹操落井下石罢了,根本没想过要和曹操大军硬碰硬的交锋。

  面对曹军的突袭,黑山军旧部和南匈奴大军顷刻间便乱作一团,他们一乱,直接就影响了袁术嫡系军队的军心,导致全军都变得无比的混乱。

....... ........ ...

  一支混乱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可言,被曹操的伏兵杀得溃不成军,袁术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大军撤回了封丘。

  “速派人向陶谦和公孙瓒求援。”

  退回封丘后,袁术立即派人突围求援。然而,没多久,曹操又带着大军追至封丘,并对封丘展开了全面进攻。

  袁术难以抵挡,不得不舍弃封丘,继续南逃进驻襄异,可没待多久,又被曹操率领大军击溃,继续南逃到宁陵。然而,曹操依旧没有罢手,没过几天便带着大军攻打宁陵,袁术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南逃,最终逃到了扬州九江郡,曹操方才罢手。

  到了九江郡寿春,袁术改变了策略,他用武力强行赶走了袁绍任命的扬州刺史袁遗,任命亲信陈瑀为扬州刺史,并决定讨伐江东,将整个扬州掌控在自己手中。

  时逢孙坚之子孙策前来借兵,并承诺帮助袁术攻打江东。袁术本不想将麾下兵力借给孙策,但听闻孙策愿意用传国玉玺换,袁术当即就同意了。给了孙策三千兵力,收下传国玉玺,并命孙坚领兵讨伐江东。

  袁术观摩着手中的传国玉玺,大笑道:“有此玉玺,吾迈出那一步便名正言顺了。”勺.

第148章 一朝称帝,众叛亲离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议论纷纷。

  “这袁术还是有些头脑的,并非一无是处。战略布置得头头是道,而且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他败就败在执行这些战略的能力上。”

  “袁术算准了从封丘抵达匡亭的距离,却没想过,走水路可比陆路慢多了,缺乏领军作战的经验啊。”

  “这袁术属于是嘴上说的厉害,实际领兵作战的能力太差了。”

  “之前我还觉得袁术和袁绍联手能得天下,现在我收回这句话。就袁术这领兵作战的能力,就算给他整个大汉的地盘也守不了几天。”

  “听袁术的语气,似乎想要称帝啊。”

  “刚打了败仗,逃去寿春,此时称帝,如何能服众?”

  陈留郡,曹操眉头紧皱:“吾未来还和袁术有这么多攻坚战?若袁术和袁绍联合,南北夹击吾,吾还能“七八三”在兖州立足吗?若再加一个陈宫,可真叫人头疼啊。”

  左下首的荀攸闻言,开口说道:“袁术和袁绍本就不对付,即便还没有如同神榜中演化的未来那般矛盾激化,但也不可能和好如初。即便能联手,也不能持久,不足为惧。

  曹公目前当务之急,并非袁术和袁绍,而是东武阳的陈宫,和兖州刺史刘岱,以及本郡太守张邈。先想办法从这三人手中夺取兖州再考虑其他的问题吧。”

首节 上一节 135/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