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413节
入夜。
雨势小了些许,宫内陷入了安宁祥和。
朱元璋想了想,随手从桌子上拿了一个小瓶,便背着手朝后宫走去。
“娘娘,娘娘!”张美人行宫。
一名年纪不大的婢女,鼓着小圆脸,脸颊上布满兴奋,慌慌忙忙的冲到张美人卧房。
张美人有些不悦。
不过她性子还算不错,对殿内的婢女下人们都比较温和。
“失魂落魄,没有规矩,你是想让本宫给你送去礼仪局?”
提到礼仪局,这包子脸小丫鬟顿时头皮发麻,浑身乱颤。
“娘娘饶命呀!”
张美人冷哼道:“说说吧,什么事啊?本宫乏了,快些说。”
包子脸小丫鬟激动的道:“回娘娘!皇爷来啦!朝咱们侧宫来的,奴婢看样子,好像是要在咱宫里面过夜。”
张美人一颤,眼睛陡然瞪大,喜道:“当真?!”
包子脸小丫鬟兴奋的点头:“当真!”张美人急道:“快,快去迎接皇爷!”
她激动的心花怒放,不过似乎想起什么,张美人又是一愕。
皇上突然来侧宫,肯定不是主动想起很久没宠佞过自己。
唯一的可能……就是朱雄英!
是朱怀和老爷子提到了自己。
张美人心下又是动容又是失落。
动容于老爷子终于想起自己,失落于她伺候老爷子将近二十年,二十年的感情,都敌不过他亲孙子的一句话!
就好比当年宁王的母亲杨妃,也是朱元璋亲儿子的一句话,才让杨妃受宠,若是不然,哪里会有宁王的出生!
无论如今的太子朱标,还是现在的皇孙朱怀,只有这些,才是老爷子真正的亲人。
其他人……哎!
张美人有些感慨,可除了羡慕和嫉妒,又没有丝毫办法
正在她思绪间,朱元璋已经背着手走进了宫殿大院。
张美人一喜。
宫内的太监和奴婢皆恭敬的跪下。
“奴婢见过皇上!”
张美人也盈盈施福,激动的道:“臣妾见过皇上。”
朱元璋嗯了一声,挥手让宫女和太监下去。
他看了一眼张美人,背着手朝前走去:“咱好久没来你这了,外廷政事忙,咱要处理很多事儿,你莫朝心里去。”
张美人忙道:“臣妾不敢,臣妾理解皇爷。”
朱元璋进了中厅。
中厅的布局也简陋,和寻常人家没什么区别,陈设也简单朴素,但干净整洁。
朱元璋点点头:“这春尾巴还有些冷,屋内怎么不烧些无烟煤?”
张美人踟躇一下,笑着道:“回皇爷,臣妾不畏寒,烧了也是浪费。”
张美人这踟躇间,让朱元璋意识到什么,郑和很快出去,又很快去而复返。
朱元璋一个眼神,郑和就知道老爷子想要听到什么。
“回皇爷,惜薪司太监给张娘娘的无烟煤发放是少了一些的。”
朱元璋噢了一声,面无表情的道:“她们都是咱的家人,是咱的妻子,这些没根的狗东西,是将自己当后宫的主子了?”
“惜薪司所有太监拉出去砍了,换一批上去!”
张美人心下一跳。
第206章 对异族的礼法!
郑和忙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等郑和走后,朱元璋才看着张美人,有些动容道:“咱妹子死了,这后宫也没个管事的,咱一大老爷们也不能常常管着这里,倒让这群没卵子的东西上天了。”
“你也是的,有了委屈,实在不行找人给咱递个话不成?都现在了还怕别人?”
张美人有些感动,梗咽道:“皇爷,妾身不怕任何人,妾身只是不想给皇爷添乱。”
朱元璋听后有些动容,想了想,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咱送给你的。”
“说是啥香水,前些日子一直忙,也忘了给你们。”
“擦身上的,你试试。”
张美人有些狐疑的打开,一股浓香四下溢出。
“好香呐!”
张美人眼中泛着绿光,显然喜爱急了。“谢谢皇爷,妾身好生喜欢!”
她小心翼翼抹了一些香水在脖颈、手臂等处。
“皇爷,你闻闻。”
朱元璋凑过去,吸溜吸溜鼻子,突然有种久违的老树发新芽冲动,眼神渐渐有些火光。
“皇爷?”
张美人低声叫了一句。
看着风韵犹存的张美人,老爷子突然兴致勃发起来。
嗯。
……
天空在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帖木儿汗国的使臣在鸿胪寺休息。
同时,礼部需要将帖木儿汗国带来的朝贡礼品进行清点归库。
这不是重中之重。
这在期间,礼部需要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让会同馆的通事来翻译蒙古文的供奉朝书。
因为语言的不通,明朝这个志在囊括四夷的国家,自然会培养一批批通事,用以翻译蒙古、日本、三佛齐、吕宋等一些非汉化国家的文字语言。
外交是一道复杂的程序,朝贡的过程更是需要一层层严格的筛选,首先对方要炮制出勘和文书三扇三份,一扇给边关,一扇给朝廷,还有一扇留给自己;
第一次上贡之后,朝贡的贸易体系就以勘和文书为凭,下次在朝贡,就需要在勘和文书上填写朝贡礼品、随行人员等复杂的程序。
而国朝也会给予其三天的贸易期,让其在会同馆开市三日,这三日朝廷会指定国朝商贾,来和对方贸易使团进行交易。
如果有利可图,国朝再会斟酌会不会在边关开贸易互市。
朱元璋忽然要明日召见帖木儿汗国使臣,老爷子一句话,这一夜礼部和会同馆却忙的不可开交。
终于熬到第二日凌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朱元璋宣见。
昨夜三分雨,今早十分晴。
朝霞撕裂黑暗的天空,一轮巨大的旭日从东方渐渐升起,照耀在神州大地。
五更两点,应天正门中华门城楼中的大鼓,开始向全城报晓。
激昂的鼓声从皇宫正门向四面八方涟漪般荡漾开来,随后,东西南北各条大街上的鼓楼依次响起,鼓声分五波,要敲足八百下,在一阵阵钟鼓声中,皇宫大门、皇城大门,各进
出城门陆续开启。
呜呜呜~
宫中开始鸣鼓、吹号,这号是蒙古人的牛皮制成,吹起来呜咽低沉,震撼人心。
当初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才能享受的钟鼓歌声,如今成了他们的亡国丧钟,也成了汉家人人可听的乐曲。
朝廷这么安排,自然表示对蒙古人的蔑视。
礼部的每一个外交动作,都是体现我大国礼仪,以及对番国的震慑,外交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位!
帖木儿汉国以太师迭力必失为首的使臣,此时正单膝跪在皇极午门外。
午门敞开。
不过只是侧门。
中门是外邦没资格敞开和享受到的待遇,凡遇祭祀山川河流祖宗社稷等大礼仪时,大明的午门才会朝皇帝敞开。
随着激昂的号角声,五军都督府所有军兵,笔挺的站在正殿奉天殿外。
李景隆大手一挥,上千名五军都督府军兵呼啦散开,肃杀的站在大理石广场两列。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