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65节

  “对了汤爷爷,听爷爷说,您一直在中都凤阳,这次来应天是公事吗?”

  朱雄英还是不知道,汤和此行到应天府的目的。

  汤和叹口气:“沐英那后生走了。”

  说着,他看了朱元璋一眼,继续道:“你爷爷将咱这些老伙计都叫过来,送他最后一程。”

  朱雄英这才想起来这事,他看了汤和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他咬咬牙道:“汤爷爷,小子有个不情之请。”

  “嗯?”

  汤和和朱元璋都有些狐疑。

  “你说。”

  朱雄英点头:“汤爷爷好不容易进京一次,而今已经入腊月了,眼看着年关就到了。不如,就在京城过了年再回凤阳中都吧?”

  “这一来一回折腾人,时间赶的又焦急,老国公若是不嫌弃,就在皇宫或者天云观过年!”

  汤和愣了愣,突然哈哈大笑,斜眼看了朱元璋,然后对朱雄英道:“臭小子,我咱感觉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这言下之意,是不是让咱陪你家老爷子唠唠嗑解解闷?你这是在利用咱啊,滑头!”

  朱雄英挠挠头,被看穿了,略显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这点小伎俩,在这些人精面前,还是无所遁形。

  朱元璋不耐烦的挥手:“墨迹!娃也是为你着想,一把骨头了,确实不能来回折腾。”

  “今年过年莫走了,就在应天过,你在应天又不是没府邸,咱赶明再将你家眷都接过来,今年哥两一起过个团圆年,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哎,一晃咱们都这个岁数了,往后也不知还能全须全尾的过几回年。”

  朱雄英听到这话,赶紧道:“您老莫瞎扯,您和汤爷爷一定硬硬朗朗的,长命百岁!”

  “呵,雄英啊雄英,就你这嘴巴甜!”朱元璋笑笑。

  汤和满意的看着朱雄英一眼,然后漫不经心的道:“娃子,咱考考你,而今大明虽四海靖平,但天下没有不起兵戈的,你认为咱大明哪个地方,会是接下来第一场爆发战争的?”

  汤和在和朱元璋下着军棋,突然来了兴趣,便随口问一问朱雄英,也好因材施教,教他一点军事上的本事。

  朱元璋微微瞥了一眼汤和,他当然知道汤和啥意思,便默不作声继续垂头下棋。

  朱雄英在沉思。

  朱元璋和汤和也不打扰他,自顾自下着军棋。良久之后,朱雄英笃定的道:“云南!”

  汤和洒然一笑,挥手道:“再想!”

  朱雄英笃定的道:“云南啊,还想啥?”

  汤和微微笑了笑,深吸一口气,抬头道:“扯淡!云南铁板一块,能发生啥战争?你这孩子,拍脑门想出来的吗?”

  朱元璋也抬头看着朱雄英,摇头道:“云南不会爆发战争,再好好想想会是哪里?”

  朱雄英挠挠头道:“不大可能错吧?毕竟师尊他老人家说的。”

  这是朱长夜两天前,主动和朱雄英提起的,说是近期云南可能发生战争。

  当时朱雄英不以为意,毕竟如今大明四海安平,哪来的战争?

  可这两天后,两位老爷子却突然问了出来,他还以为真发生战争了。

  碰巧两天前朱长夜说过,所以笃定是云南。

  而随着沐英和一众沐家后人入京,朱长夜特地起卦算了下,是算到安南国,开始试探着对大明云南布政司发动军事攻击。

  朱雄英想了很久,继续坚定的道:“应当就是云南。”

  汤和洒然一笑,看着朱元璋,开口道:“老爷子,你教了娃这么多本事,看样子,没咋涉猎军政武备?”

  朱元璋笑着道:“恰好这段时间,老伙计你在应天,得空常来和娃子聊聊着。”

  朱元璋正色的看了一眼朱雄英,肃穆的道:“大孙,还不谢谢你汤爷爷。”

  朱雄英哦了一声,赶紧有礼貌的抱拳致谢:“谢谢汤爷爷。”

  汤和随意挥手:“莫客套,都是自家人,客气啥,咱打了一辈子仗了,临老了,这身本事也不能带棺材里。”

  顿了一会儿。

  汤和淡淡的道:“方才咱问你,大明接下来哪里会动兵戈,你说云南,咱先和你说一句话,洪武四年你爷爷,对安南有过战略价值分析,你知道是啥么?”

  朱雄英脱口道:“安南地处偏远,密布丛林,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汤和微微一愣,看着朱元璋,老爷子则一脸得意,意思是咱这大孙,学问比你想象的可要大很多!

  汤和咂摸咂摸嘴道:“说的不错,从战略价值上考量,安南国的存在,对大明毫无利益而言,既然如此,又何须出兵安南?”

  他有些奇怪的盯着朱雄英,问道:“你既然知道安南的战略价值低,为何还说朝廷接下来第一场仗会对安南?”

  朱雄英沉思一番,组织一番语言,便反问道:“若是安南主动攻击大明呢?”

  汤和和朱元璋皆是一愣,捏在手里的棋子悬浮在半空停顿,须臾后,汤和摆手:“屁大点蛮夷,借给他八个胆子,敢对大明云南布政司动武?”

  朱雄英摇头:“沐王爷死后,而今沐家人皆来京敛葬。”

  朱元璋拧眉:“云南布政司可不止一个沐英,就因为沐英走了,安南就敢放肆?大孙,你未免太看不起云南诸司诸卫了吧?”

  朱雄英回道:“不,我相信大明军兵的战斗力,书云:兵者诡道也。”

  顿了顿,朱雄英继续道:“随着安南邻国占城国内日渐稳定,安南再想西征占城,就显得乏力,但北上大明边塞,则容易许多。”

  “这些年大明对南疆的防御体系已经建成,边塞很少动武,明军防备松懈,安南应当会利用这个契机,对南疆动武。”

  汤和反问道:“此得不偿失之策,为何要他们会对南疆动武?”

  朱雄英道:“制造南疆动荡。”

  “为何?”朱元璋和汤和异口同声。

第122章 不可思议,对朱长夜的猜测!

  朱雄英回道:“赶在占城国内一统之前,将占城国拿下。”

  “所以,南疆只要动荡,明军短时间内不会立刻反攻,因为从云南到京师传递消息,直到朝廷下令到云南,少说一个月时间。”

  “所以他们要利用这一个月时间,对占城动武,能不能成,这都是他们最后的机会,成了,安南便可在大明南疆实现大一统的局面,那时给大明赔礼道歉不晚。”

  “若是没拿下占城,他们一定也会给大明赔礼道歉,请求大明原谅。”

  “他们的目的不在大明南疆,而在西边占城!”

  等朱雄英说完。

  朱元璋和汤和都陷入沉默,两人皆盯着棋盘,各有所思。

  许久之后,汤和眸光熠熠:“你分析的都在理,可此小国蛮夷,会有这么高深的政治思想?”

  不知不觉中,汤和已经认同了朱雄英的说法。

  更确切来说,是认同了朱长夜所说。

  他说的不错,如果安南足够聪明,他们会这么做。

  可一个小小的番邦蛮夷而已,他们才读过几年书?

  有这种高深的战略思想吗?

  这么想着的时候。

  汤和突然愣住了,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朱雄英,心里却有些震惊。

  他小看了朱雄英。

  虽然安南会出兵是朱长夜说的,但在讲述时,明显朱雄英也是参杂进去属于自己的观点。

  之前他一直认为朱雄英,在军备上稍逊一筹,可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提出来,汤和都忍不住有些赞叹。

  要是将这小子,放在安南去治理天下….

  汤和没想下去,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这小子若是蟠踞在一方的诸侯,一定对朝廷有莫大的威胁!

  这种军事战略思想,汤和仔细回想,都忍不住心中翻滚浪花。

  而若是让他师尊跟着朱雄英一起,那….将会是更大的威胁。

  朱雄英想了想,继续侃侃而谈:“刚才我回汤爷爷,大明为啥会先在云南动武,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抛开云南布政司这个不确定因素,我想接下来应当会是东海和北疆。”

  “大明西垂的乌思藏都司相对稳定,短时间内不会爆发矛盾,又因雪灾原因,北疆的蒙元残部,也没办法挥马度雪地去入侵大明北疆。”

  “那么接下来,就是明年开春之后二三月份的海上季风了,随着西风起,日本海上的倭奴会利用风向,入侵大明东南沿海。”

  “总体而言,大明的军备防御体系就是这样,不过倭奴不成大器,大明的兵备防御重心,应当还是在北疆。”

  朱雄英说完,再度陷入寂静。

  汤和微微张开嘴巴,眼神中带着惊愕,微微看了一眼朱元璋。

  朱元璋表情如出一辙。

首节 上一节 265/7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