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51节
“出啥事了?”朱元璋赶忙问道。
傅友文想了想,开口道:“启奏陛下,按理说,这红薯的长势很是喜人,那绿叶子也在温暖的房屋内冒的长长的,可唯独却是不见结果。”
朱元璋认真的盯着他,良久后洒然一笑:“咱当啥事,咱忘了告诉你,果子长在土里,你去扒几颗看看。”
傅友文忙擦汗道:“啊?这样啊?是臣愚钝了。”
朱元璋点头:“嗯,去称量称量亩产究竟能达到多少,明日朝会公之于群臣。”
傅友文急忙点头:“臣遵旨,臣告退。”
朱元璋叫住他:“等等,你说,这玩意儿长在海域彼岸,咱若是想看看大洋彼岸还有啥东西,该咋办?”
傅友文脱口而出道:“回陛下,这个简单,咱大明派一支队伍出一趟海就行.…”
说着说着,傅友文的脸色有些不对了。
他痴呆的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
老爷子神色晦暗不明,挥手道:“咱知道了,你下去吧。”
“臣告退。”傅友文急忙行礼退下。
等傅友文走后,朱元璋眼神才渐渐变的迷茫起来。
出海,就要造船。
造船,就需要大量资金。
要知道,国朝的宝船出海,绝不仅仅只是一艘船的问题,它需要向全球各地方的番夷展现出国朝的强大一面。
所以船只上的军队配备,火器火炮配备,甚至于马匹丝绸茶叶等配备,都要齐全。
这些都需要硕大的资金投入,可若是最终仅仅只是出去白跑了一趟,却没有任何收获回来呢?
朱元璋是个务实的地方,他其实打心底,不想去花这么大的钱财投入到这上面。
这些钱财抠一抠,能养活大明不少百姓,镇济大明不少天灾。
可另一方面,
朱元璋也在纠结,如果真如老爹朱长夜说的那样,海洋上遍地都是财富,那这样….就是一条彻彻底底的强国之路!
这需要冒险,需要朱元璋去赌,他很谨慎,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抉择的了,这需要群臣群策群力。
所以刚才,
他给傅友文敲打了一番,也是希望傅友文,能替自己在朝堂上说说话。
朱元璋沉默许久,才拿起案牍上何广义送来的奏疏,起身出宫。
.…….….….….….
东宫。
冬日的阳光,带着慵懒惬意的金色,透过窗棂洒落到书房的书桌上。
光影之中,似乎有些许的尘埃在无声的翩翩起舞,渐渐的那些尘埃跳累了,然后缓缓的跌落地面,消散不见。
朱雄英的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放着许多珍贵的史料。
有前朝的,有当朝的。
朱元璋这些日子,时不时会送一些史料过来给朱雄英看。
朱雄英也乐此不彼,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坐在书桌上,迎着冬日的暖阳,惬意的看着史书。
或许对旁人来说,这是枯燥无味的。
但对朱雄英来说,这是极其具有意义的事,因为透过史书,他能看到金戈铁马跃然于纸上。
他能看到异族铁蹄,蹂躏汉家子女的惨幕!
他能看到文天祥、范仲淹、霍去病、卫青等人的身影,在阳光内指点江山杀伐果断!
透过史书,他能看到异族的罄竹难书罪名,他能看到无数番邦胡虏一次次妄图蚕食汉家国土,而一次次被英雄先辈驱赶!
那是用血与肉,铸就的华夏血泪史!
可在这部史书中,依旧有许多污点,那是投敌的,造就五胡乱华、后唐之变….
等许许多多的血泪史。
朱雄英看着很生气。
他不指望后世儿孙,皆能记得先辈在用鲜血拱卫华夏河山,他只希望,后世的人们,能稍稍有点良心,不要崇洋媚外,不要辜负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朗朗河山以及璀璨文化!
不要觉得我们的文化不够辉煌,许多人丧良心去崇洋媚外的时候,是否想过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在用他们的残骑裂甲去给你们拱卫着咱汉家文明!
千年之后,谁能自豪的告诉世界,自己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文明?
除了我汉家儿郎,谁能?
师尊所说过的大洋彼岸人类,欧洲?美洲?配否?
“呼….”
朱雄英深深吐出口气。
今日他看东西太久了,起身往外走去,打算散散步透透气。
门被推开,暖阳从门前斜照进屋,屋内瞬间明亮起来,一股子冷风,也扑簌簌朝屋内呼啸而来。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着朱雄英认真的样子,开口道:“咱在外面看你很久了,一动不动的,在想事儿?”
朱雄英啊了一声,道:“爷爷,您老来很早?”
朱元璋点头道:“嗯,有一会儿了,不忍心打断你,可咱看你一直看阳光,这可对眼睛不好。”
朱雄英抿嘴笑笑,将心思收拢起来。
朱元璋则将一份蓝皮奏疏,递给朱雄英。
这是锦衣卫的。
朱雄英认识,和普通黄皮奏疏不同。
第114章 老爷子变化,和天云观有关!
朱雄英沉默了一下,打开奏疏看了一眼,然后猛地合上。
他额头冷汗涔涔,再次小心翼翼翻开锦衣卫送来的奏疏,一个字一个字去阅读,看完之后,颤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锦衣卫就地处刑了,包括三岁黄口和六十朝上的耄耋,几乎无一幸免!
因为他朱雄英的落笔,数百人老小的命,全部交待在这张冷冰冰的奏疏之上。
这对朱雄英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三岁的孩子啊!”
“这也要.…也要杀吗?”
朱元璋并没有说话,只是冷冰冰的坐在一旁,淡淡的等着朱雄英的消化。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捏了捏朱雄英的肩膀。
“成了,差不多得了,几条小命罢了。”
朱元璋随口说道:“一个男人,总该要经历这点事,这没什么。”
朱雄英愣了很久,才微微颤抖的将奏疏放在桌子上。
朱元璋将朱长夜画的图纸,重新固定在墙壁上。
“你师尊的图,很不错。”
朱雄英无奈苦笑着点点头。
朱元璋继续问道:“臭小子,你师尊可曾说过,大洋彼岸,除了那种红薯,还有啥?能在寒冬种植的作物?啥样子?”
朱雄英想了想,开口道:“师尊说过,爷爷您那说的是土豆,土豆啊….唔….”
想了想,
朱雄英便抽出一张宣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土豆的图案,很立体直观的三维图。
“这便是,师尊和我描绘过的作物之一。”
朱雄英开口。
“噢,原来是这么个样式。”
朱元璋点头:“还有其他作物么?”
朱雄英回道:“当然有啊,比如玉米,比如辣椒.…”
“您老来看,这个叫玉米,长在秸秆上的,也能吃,很果腹。”
“这个叫辣椒,噢,它是做菜的配料,比胡椒好吃。”
“这个是花生,这也是生长在土壤之下,产量很高,冬天生长的,生吃炸熟,水煮都不错。”
“这个呢,是番茄,听师尊说味道也很好,另外,这个叫菠萝,很好吃的水果….”
朱雄英一口气在图纸上画了很多,他最近修仙实力增进很快,越来越加过目不忘,听师尊说过一次便彻底记住了,眼下画的每一个作物,几乎都栩栩如生。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