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73节

  项伯迟疑道:“陈婴也是反秦义士之一,我们就这样吞并他的部下,不太好吧,这样其他义军会如何看待我们。”

  听到这话项梁也迟疑了,这个时代名声是真有用的,他项梁在吴中最多只能算是一豪强,但为什么能斩杀殷通,轻易掌握整个会稽郡上下,却没有人反对,他一在广陵县举旗就有四方豪杰投靠,就是他父亲项燕给他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名声对项梁来说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范增冷笑道:“从陈婴不敢称王来看,他还是一个识时务的人,只要我军到了东阳县城之下,他应该懂怎么做的,将军只要不杀陈婴便可。”

  而后他看到项梁的迟疑加重语气道:“将军此时不可有妇人之仁,我军反秦时机已然晚了,再不想办法增长实力,天下将没有项氏立足之地。”

  项梁想到快速扩张的徐凡义军,想到镇压在齐地的15万秦军,现在的局势的确没有时间让他犹豫了,他坚毅道:“明日清晨拔营,大军北向东阳县。”

  是夜,龙且见识到项梁,项梁夸赞了一番,而后任命他为司马,归到自己侄子项羽麾下。

  而龙且白天见识到项羽的万夫不当之勇,现在又见到了项梁的贵族气质,和对他的重视,这让龙且感觉自己跟对人了,就安心在项羽身后做小弟。

  翌日清晨,项梁部拔营开始向着东阳县进发。

  9月20日,项梁带领1.5万大军驻扎在东阳县20里外郊野。

  陈婴的苍头军当即有两支脱离了陈婴的控制,奔向了项梁的军营。

  项梁大喜,任命这两个首领为都尉,大宴两人,宴席上更是和两人推杯换盏,引为知己,让这两人大喜,认为自己跟对了主公了,比起陈婴,项梁更有王霸之气。

  而后项梁以两人为引,让他们经常去东阳县散布项梁军的待遇和实力,这就吸引了更多陈婴部下的追随,越来越多的士兵和将领脱离陈婴的管控,投奔到项梁军中。

  而项梁军的到来,和他的动作,给陈婴和他的部下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陈婴召集他所有的部下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陈婴问自己部下道:“项梁军来势汹汹,我等要如何应对。”

  陈婴部下曹升怒道:“当然是要谴责项梁了,他来的东海军本是要和我们结盟的,看着他们是盟友的份上,项梁在广陵县吸纳四方豪杰,我们都没有追究。但他现在却变本加厉,吞并我们的曲部,他要是不把两人和我们的曲部送回来,我们就灭了项梁部。”

  曹升的口气很大,但却没有几人当真,人家项梁是将门之后,而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连千人规模的战斗都没有打过,怎么跟项梁上万大军打,陈婴的部下不想打,也不敢打。

  严柱想了想道:“将军您到底是什么想法,当初我们想要让您称王,您不愿意说要找大豪杰投靠,但上柱国将军距离我们太远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属下以为项氏世代为将,在楚国有名望,也只比上柱国将军差一点,项梁将军要举大事,我们也可以投靠他。依靠项氏名门望族的力量,一定可以消灭暴秦。”

  要是徐凡打到东海郡,他们也愿意投靠徐凡,毕竟徐凡是此时楚国最强大的势力了,只可惜到现在徐凡的势力还没有发展到东海郡,而他们这些本土豪强肯定是不愿意离开家乡去投靠徐凡的,这个时候项梁的大军来了,成为了这些人的新希望了。

  虽然项梁的名望和实力都比徐凡差很多,但比他们强太多了,尤其是比他们首领陈婴强太多了。

  从他们推举陈婴作为主帅,东阳的豪杰就发现了,陈婴做事情犹犹豫豫,顾虑重重,手握2万义军却毫无作为,既没有统合整个东海郡的英雄豪杰反秦,又不能给他们找一个发展的方向,以至于他们东阳县义军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毫无作为。现在这些人都有想要换点陈婴的想法,项梁怎么看都比陈婴更加合格。

  曹升怒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要出卖将军吗?”

  柱严摇头道:“我们兄弟也只是想要找一条出路。”

  而后他看向陈婴抱歉道:“将军不要怪我们,反秦这是拿着全家的性命搏一个前程,我们输不起。”

  实在是陈婴不成气候,要不然他们也不想出卖陈婴。

  陈婴苦笑道:“吾明白你们的想法,明日,严柱你就带领大家投靠项梁吧,是我对不起兄弟们。”

  说完陈婴就失魂落魄的离开这里,而陈婴的部下却全部都没有动,只有曹升气愤道:“要投靠项梁你们投靠,我曹升不和你们同流合污。”

  东阳县后宅。

  陈母正正织布,这个时候他看到了陈婴一脸失魂落魄过来。

  陈母关切问道:“我儿何故失落?”

  陈婴就把各个发生的事情和陈母说了一遍,而后问道:“孩儿是不是太失败了,成为他们的首领半年时间都没有笼络住众将之心,反而是项梁来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孩儿几个月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陈母叹口气道:“我儿这不是比不上项梁,而是你这十几年养的声望,比不上项家几百年来的声望,这不是你的错,而且这对你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情,你不是一直看好上柱国将军,只是因为部下不愿意离开东阳县才只能留在这里,而现在你没有部下的后撤,就可以投靠你自己心中的明主了,这对你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陈婴听了陈母的话心情好多了,的确没有这些部下之后,他就可以离开东阳县去投靠自己心中的明主,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陈婴当即命令仆人开始收拾家当。

  翌日,陈婴带领100名亲卫离开自己的家乡东阳县。

  “将军,等等末将!”曹升这个时候带着一队骑兵过来。

  陈婴看到曹升道:“你不去投靠项梁?”

  曹升道:“我的主公是将军,将军去哪我就去哪。”

  陈婴激动抓住曹升手道:“好,我们一起去投靠上柱国将军。”

  9月25日,项梁进驻东阳县,正式吞并了陈婴的部下,项梁军扩张到3.5万余。

  项梁整编了陈婴的部下之后,继续北上渡过淮河,淮河各路豪杰纷纷投靠项梁、其中比较大的义军势力,钟离眜,蒲将军也率领着各自的军队前来归附他,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项梁的军队扩大到有7万人,项梁把大军驻扎在下邳县,此时项梁的大军距离彭城只有两百里不到。

  下邳县,县衙。

  项梁意气风发道:“范兄,果然你的意见是正确的,只有打出去,才能破开局面,要是没有你的意见,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范兄是我江东军的大功臣,只是今天我们占据整个东海郡,拥兵7万,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此时的项梁特别意气风发,他们当初制定的战略实行的太成功了,他几乎兵不血刃就掌握了整个东海郡,大军也扩张到7万人,他也成为了天下有数的反秦势力了,现在的项梁不复当初的愁苦样子,整个人看上去都年轻了10岁。

  范增笑道:“将军现在势力已成,现在该夺取泗水郡了,秦嘉作法自毙,恶了徐凡,即便是我们吞并了秦嘉的部众,占据了泗水郡,徐凡也不可能会有意见。”

  项伯摇头道:“没想到秦嘉会如此疯狂,居然敢断了徐凡称王之路,他胆子怎么敢这么大?”

  这个时候徐凡那边的消息已经传来了,原来徐凡在攻克江陵城之后,叶公之后叶腾率领所有南郡豪强拥立徐凡为楚王,徐凡以自己德性不足推迟了,这本来也没有什么,按照惯例,这是要三请三辞最后再登基称王。

  这个礼仪是起源尧舜禹禅让的古礼,后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后世想要称王,施以禅让之美名三推三让也切含“事不过三”之说禅让的的程序,先是要由臣下百官集体上表,请求登基治天下,而这位准王必然要推辞,表示不敢当,然后臣下再上表,再推辞,反复三遍。

  而徐凡都走到第二步了,义军所有将军官员上表,请求徐凡登基治楚国,结果秦嘉玩这出,项伯都表示秦嘉这胆子也太大了,这是要把徐凡往死里得罪。

  范增笑道:“秦嘉之事却是为我们做了嫁衣,将军当以秦嘉背叛上柱国将军为由,挥师讨伐秦嘉,而后趁机攻占泗水郡,如此三郡之地,10万之众尽归将军也。”

  只是项梁还是有点担忧说道:“此事对秦嘉来说是祸害,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徐凡称楚王,他要我军归顺于他该如何是好?”

第140章 ,项梁的抉择和称汉王

  虽然这段时间他军力发展的极其快,但项梁还没有十分清醒,他手中的军队都是收编义军的,大部分都是战斗力不强的乌合之众,只是靠着他的父亲的名头,和想在乱世当中博个出身才投靠自己。

  徐凡手中的军队却是他一点点招募训练出来的,又或者是他击败秦军收编来的,这20万大军都是被徐凡打服的,他根本不可能是徐凡的对手,要是徐凡以楚王的名义收编他的军队,只怕他手下的这些将领大部分都会跑到徐凡一方去。

  范增想了想道:“徐凡胸怀大志,不可能在秦国还没有摧毁之前吞并我们,将军大可不必如此忧虑,徐凡的信用还是不差的,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他进攻或者吞并义军的事情,秦嘉可能真是因为看到这点,才会敢如此得罪徐凡。”

  项梁还是不放心道:“我们是不是也立下一个楚王,这样也有旗帜可以和徐凡对抗。”

  项梁虽然气愤秦嘉立楚王,但他也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只是秦嘉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名望支持他立楚王,所以才让他的行为像一个跳梁小丑,但他项氏一族是在楚地是有这个号召力和实力的。

  项伯也觉得是个好办法,于是说道:“自从怀王到秦国后一去不返,楚国人怀念他直至今日。因此楚南公说:‘楚国即便是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如今徐凡首先起事反秦,不拥立楚王的后裔而自立为王,但他的势力是自己打出来的,更是接连歼灭了20万秦军,徐凡现在的威望比历代楚王高,他成为楚王楚人信服。

  现在大哥在江东起兵,楚地蜂拥而起的义军都争相归,但这是因为我们项氏一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义军首领是想要复兴楚国才投靠大哥,而不是大哥有这个威望让他们信服。大哥的威望是不如徐凡的,要是拥立楚王的话,我们就有不差徐凡的大义和威望了。”

  项羽有点失望道:“叔父何必想的如此麻烦,我们缺少威望只是因为和秦军交战少,我们也歼灭20万秦军,叔父的威望不会比徐凡差,叔父称楚王都可以。”

  项羽年轻气盛连始皇帝都不服气,在他看着现在是他们项氏一族在打天下,在上头立个楚王做什么,这不是给自己带来麻烦,他项氏一族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从这点来说他是羡慕徐凡的,没有家族的拖累,他想要称王就称王。

  项梁瞪了项羽一眼道:“不可胡言乱语,我项氏一族世代忠良,岂能做这样的事情,你是想让天下人都咒骂我项氏一族是乱臣贼子吗。”

  项梁非常看重家族的名声,他是非常不愿意项氏名声有损。

  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血脉为王的时代,徐凡取代陈胜却没有称王,唯一的缺陷就是还没有打破这层血脉观念,这个时代的人都要找一个原本的宗亲立下一个牌面,从这方面来说张耳的观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想要称王先看看你的家族历史。

  历史上陈胜称王之后,天下英雄豪杰才会发现这皇位和血脉没有一点关系,他刘邦有个屁高贵血脉。汉之后血脉观念被打的粉碎,这才有了‘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观念。

  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深入了这个民族的血脉,让我们这个国度发展成为了不同其他地方的文明,从这点上来说,陈胜给这个文明带来的进步,超过了后世九成九的帝王。

  范增身为这个时代的顶级谋士,他的思维自然也打破了这个时代血脉的禁锢,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看出刘邦才是项羽最大的敌人。历史上他是抬出楚王这个牌匾帮助项梁扩张实力,而项梁也的确因为有楚王这个牌匾,让天下各路反秦豪杰都汇入项梁麾下,成为了当初抗击秦国的主力。

  但此时天下局势和当初项梁遇到的情况却完全不同,抗击秦国的主力是徐凡,反秦势力最强大的也是徐凡,再抬出楚王这个牌匾不但起不到团结天下反秦豪强的作用,反而容易激化他们和徐凡的矛盾。

  范增思考片刻道:“此时我们拥立楚王对我们现在有利,但我军战略是攻略齐国,拥立楚王对我们以后的战略不利,将军手中不可能有两个王,楚王,齐王必须舍去其一,而且我们后续的战略,徐凡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我们抗击秦国也要靠着徐凡才能实现,现在将军拥立楚王就是恶了徐凡,对我军以后的战略不利。”

  项梁这才想起来,按照他们的战略,他们以后的核心地盘是齐国,他是不可能兼顾齐楚两国之利的,必须要舍去一方,项梁思考一天之后,决定不拥立楚王,而是歼灭秦嘉部,以此换取徐凡的友好。

  始皇帝36年10月初,江陵城,郡守府。

  周章,季布,陈晓等义军高层虽然上了拥立的奏折,但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了江陵城,本想参军徐凡的登基仪式,却没有想到会在泗水郡传来秦嘉拥立景驹作为楚王的消息。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义军高层对秦嘉可谓是恨之入骨。

  周章怒道:“秦嘉真该死,他居然敢立楚王,他有什么功劳,有什么威望。”

  对周章而言他气愤的不是景驹成为楚王,而是秦嘉没有实力却敢立下楚王,这是要分裂楚国,更是分裂义军的实力。他努力这么久,才看到楚国复兴的希望,但这一切却因为秦嘉的举动蒙上一层阴影。

  陈林气愤道:“该称楚王是上柱国将军,秦嘉不自量力,我们也不必和他客气了,直接剿灭秦嘉,占据泗水郡,让他知道楚国是谁的。”

  陈林可能是这段时间义军当中最忙碌的一个,徐凡要称王了,自然也要有一个王后了,而他的女儿陈秀一直想要嫁给徐凡,而徐凡也对陈秀有好感,只是因为战事婚事才耽搁下来,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联络阳县的老兄弟,推动陈秀嫁给徐凡的事情。而阳县的老兄弟也是非常热意推动此事的。

  随着义军的扩大,各方势力进入义军高层,阳县老兄弟成为义军高层的比例极大减少,但他们又没有办法阻止这个趋势,毕竟阳县一地的人才不可能和整个天下比,义军想要兴旺发展,就需要吸纳天下的人才。而让陈秀成为王后,就是阳县老兄弟巩固他们在义军的地位的方式之一。

  现在秦嘉抢先立下楚王,让陈林忙碌的成果几乎成为了泡影,陈林内心的气愤可想而知。

  英布更是激动道:“上柱国,末将愿提1万精锐攻克泗水郡,把秦嘉和景驹斩于马下。斩了他们,将军再称楚王。”

  也不怪义军高层如此激动。徐凡这楚王处于三辞三请的第二阶段,义军的文武高官联名拥立徐凡称王,只等最后上万民书拥戴,再过几天就要在江陵郡正式称楚王,他们也可以凭借拥立之功,升一两级的官位。

  现在秦嘉居然给玩这一套,恶心的不止徐凡一个人,还有忙碌半个月时间的义军高层,阻人前途如同杀人父母,秦嘉此时杀的可不是一两个人的父母,而是所有义军高层。

  “秦嘉愿意称楚王就称楚王,我本也不是楚国宗亲之后,只是因为暴秦无道才起义伐秦,虽然楚王已经被秦嘉占了,那我就称汉王吧。”徐凡无所谓道。

  可能是这个时代文明还没有成熟,大部分人还是肆意挥洒自己的本性,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作恶,也做的明明白白,遇到事情想做就做,一点不婆妈。

  徐凡反而多了两千年文明的熏陶,思虑太多,认为时机不成熟,反而不想此时称王,但他一个人也不可能阻止的了整个义军高层有向上的想法。

  “汉王?”

  徐凡笑道:“汉水流域也是楚国的发源地,本将称汉王,也是名副其实。”

  英布满不在意高兴道:“汉王就汉王,正好将军您新弄出一个王,表示您独一无二的功业。”

  英布想要的是进步,至于徐凡称什么王,他不在意,只要徐凡称王,他可以当将军就好。

  其他义军将领想法也是和英布一样,即便有人捣乱,这称王仪式还是要办下去,于是也纷纷说道“汉王比楚王好听。”

首节 上一节 73/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隐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