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隐相 第207节
朱雄英瞪着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在其旁边的徐膺绪、十一皇子蜀王,更是目不转睛!
突然!
“苏闲!”
朱元璋猛地转过身,朝着苏闲大跨步的而来。
其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只是烧个水,动静就能有这么大?”
苏闲点头道:“这还是它们本身就没密封好,只是铜锅崩开而已,如果制作完备,威力还能更大。”
朱元璋在原地走来走去,此刻,苏闲之前所说的,似乎化作一道道信息,在他的脑海里不断涌现、然后分析……
他已经猜到苏闲要说的格物是什么,但还是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去用!
“格物,就是借用他们?借用这些力量?”
苏闲点了点头,“准确的说,借用这些力,只是格物学的万分之一!”
“陛下,设想一下……”
“假如我们能使用这种水汽蒸腾的力量,借助齿轮,诱导这些力量转动齿轮,再利用这些齿轮,连动车轮!”
“以后不再借用人力、畜力……”
“那么车轮,会不会往前跑?”
话音刚落,朱元璋眼睛一眯,却是清晰的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而苏闲没注意到,在朱雄英旁边,十一皇子蜀王则是眼睛清凉,仿佛有一扇大门,正在朝他徐徐打开。
“再举个例子……”此刻,苏闲的声音循循善诱。
而这时,方孝孺、李希颜甚至没有时间去拒绝,而是也陷入这种畅想之内!
“假如我们借用的力量足够,让齿轮转的速度越来越快,超越人力、乃至快马……车轮滚滚向前,只要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转下去,超越我们目前认知的极限,能不能达到朝游沧海暮苍梧?”
朱元璋呼吸之间,已然急促。
苏闲看着众人的眼神,则继续谆谆善诱。
“刚才那一瞬间的力量,陛下也看到。倘若我们能换个方法,让那些工匠,缩小这个铜球变成钢球,里面不再装水,而是军器监的火药……只要继续研究下去!”
“若有一天,大明开战,此钢球顺着炮筒飞向敌方……”
“砰的一声!”
刷!
这一瞬,朱元璋的视线再也压抑不住,猛地朝着苏闲看来。
秦王、晋王等一众皇子更是激动不已。
显然,他们已经想到那个画面。
而苏闲最后的话语,也缓缓蹦出。
“敢问陛下,敢问诸位……能不能摧城开山?”
四周寂静无声,禁军早已遍布这大本堂四周,而其中心,大明的皇帝、皇后、储君,未来分散各地的大明藩王……
却都听着苏闲的下一句话,状似魔音,入侵脑海,便再也挥之不去!
方孝孺、李希颜、宋濂等一众夫子。
此时此刻,却是连拒绝的心思都生不起。
而苏闲的蛊惑之音,却再度响起。
“过去数千年,历史的车轮虽然在滚滚向前,但大多数的工艺技术,却只是短暂的在某些节点,发生了变化。
“而此刻,若能借助、使用、乃至掌控这种力!”
“我大明便能超越过往数倍、十倍、乃至千倍万倍的速度,超越过往的所有朝代,继续滚滚向前,直到最高的山峰,乃至迈越云端,冲出天外!”
“这……就是格物!”
第118章 根基已成,两院已定!
对于朱元璋而言。
此刻对他最大的诱惑,并不是苏闲的画饼。
而是这种气力的延伸,以及对大明最为重要的“军器”的提升!
他能感觉到自己此刻的心潮澎湃,但正因为此,他却更要冷静。
蒸气缭绕,四周的水汽还没消散,禁军站立在四周,手中紧握着武器,似乎朱元璋一声令下,他们就要立刻冲杀。然而,从始至终,朱元璋的整个身形,仿佛已经定格。
方孝孺、李希颜等人看着这一幕,心神却是忐忑起来。
今日的相争,在苏闲说出最后那一段话后,他们清楚的知道,对于陛下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甚至在某一刻,连他们自己都为之失神!
可是,如此一个崭新的东西,如果真的出现,并且不分时宜的普及整个大明,还要波及选仕,这个局面,朝堂中枢真的能把控吗?
历史上,多少善策一旦下发,就变成了恶政?
允许匠户通过手艺,步步升高,先不说天下的读书人怎么看,就说对当下这好不容易的“初定局面”,又会引起多大的波澜?
这些,可都是未知!
“若真能如你所言,的确不错。”
良久。
朱元璋才再度从沉吟中回过神来,而他的第一句话,就吸引所有人的视线。
李希颜方孝孺等一众夫子,只感觉心头惊跳,不会圣上只是看了两个“稀松平常、随处可见”的实验,然后听了苏闲一阵画饼,就直接认可了吧?
“但……若是以此要代替全天下选仕,不行!”
突兀的一句话。
让前者一众还在忐忑不安的一众夫子,顿时睁大眼睛,闪过喜悦。
方孝孺甚至顾不得自己胳膊上的淤青,顿时大笑起来。
“圣上英名!此举一旦施行,便是破坏四民,破坏好不容易来的稳定。全天下百姓若是全都沉浸在奇技淫巧之中,那谁去开垦土地?不如都去入这个格物学大门算了!”
方孝孺这句话,说的分外有道理,甚至连朱标也不由得点头。
当下稳定胜于一切。
谁都想往上走,若是百姓沉浸在这种格物之中,想着提升一些工艺进步,突然发明某个东西,就能高升庙堂。
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纵观千古历史,哪怕是未来,也不可能有这种景象。
原因很简单。
甚至李希颜此时,话语沉肃,对着苏闲就说出这些原因。
“要达到方才你说的那一幕,你可知要历经多少困难?”
“朝局从来不是画个饼就能到达,未来这天下百姓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工造,就能一步登天!”
“技术的提升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虽然有看似灵光一现的闪烁结晶。但这中间,却是因为百姓需要,大势推动,很多利益者参与其中想要搏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才会在漫长的更新迭代中,突兀出现一次改变!”
这一刻。
李希颜恢复大儒本色,不再像方才焦急,而是逐渐说出理由。
“确实,一旦某些技艺得到突破,正如铁器、造纸术、火药等等……一旦出现,便是足以改天换地的变化。”
“只是这种成果,固然令人垂涎。可过程,却要耗费不知多少资源,经历不知多少漫长的时间。”
“大明……能耗费的起吗?”
李希颜声音一顿,又对着朱元璋恳切道:
“大明的百姓又能不能接受这种改变?以后会不会有倾家荡产,借此朝廷所提议之格物,去满足自己的一己之利?会不会有官员推诿,在这里面取巧?这些都是扩大之后,要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着不慎,我大明恐怕还没有到达,其所说的朝有沧海暮苍梧,恐怕就要毁灭在这天下人的无所事事,以及对格物,如空中楼阁的狂热追捧之中。”
“归根到底,选仕是要立好根基,让大明更好。哪怕是更稳定,也要比这未知要强上太多。”
李希颜一叹,最后的一句话,他已经是跪地恳求着朱元璋。
“陛下!千事万事,国事最大!”
“涉及我大明六千万子民之身家性命,无论如何,也不能搏,而是要稳!”
朱元璋看着李希颜的恳切态度。
他没有犹豫,因为内心早已下了决定。
“几位先生说的都不错,此法看似远大,但尚且还不能代替朝廷选仕。”
朱元璋下了决定。
顿时,几人再度大喜,结合陛下之前的态度,这句话一出,便是圣意不可改。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