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325节
“袁绍兵败,自古不暇,自然没有能力再救袁谭?”
邓牧嘉许的目光,看向了庞统。
凤雏不愧是凤雏,仅凭自己模棱两可的一句话,就推算出了他的言外深意。
“士元说的没错,若我所估不错,曹操应该会大概率打胜官渡之战。”
邓牧微微点头,认可了庞统推算。
此言一出,望楼上一片哗然。
这一次,连刘备面露惊异,对邓牧笃定的判断,产生了几分怀疑。
“根据细作回报,曹操的粮草已告罄,军中余粮不足半月。”
“袁绍却是粮草充足,河北近百万斛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官渡前线。”
“照这般形势,两军再对峙十天半月,曹操就要粮草耗尽,军心必然大乱。”
“到时其军必不战自溃!”
“这种局面下,曹操怎么可能打得赢袁绍?”
庞统将官渡局势清清楚楚的摆在面前,头一次质疑起了邓牧的判断。
刘备与众将的目光看向了邓牧。
显然庞统的质疑,亦是他们心中所想。
“曹操这个人,最善长的就是逆风翻盘,兖州之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他明知自己粮草将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必会放手一搏。”
“士元你焉知他不会出奇制胜,绝地翻盘呢?”
邓牧面带着玩味笑容反问道。
庞统一震,一时间语塞。
思绪飞转半晌后,庞统却又道:
“袁绍现下的战术,就是稳扎稳打,摆明了要跟曹操比拼国力。”
“这种局面下,统实在想不出,曹操还能施展什么奇谋,来扭转乾坤呀。”
邓牧一笑,叫陈到将官渡一线的地图拿来,悬挂在了望楼上。
众人目光随着邓牧所指,落在了地图上。
“袁绍稳扎稳打,与曹操比拼国力,确实是扬长避短的良策。”
“这就是所谓的结硬寨,打呆仗,这说明了袁绍还是很有自知之明。”
“但袁绍的战术,也并非无懈可击…”
邓牧先是赞了一通袁绍,接着话锋一转,手指往官渡北面一指。
“袁绍从河北筹集的百万斛粮草,尽数屯集在此。”
“我料定曹操到最后时刻,必会放手一搏,率奇兵偷袭袁绍粮营,一把火烧尽他百万斛粮草。”
“就算是袁绍家底再厚,百万斛粮草一烧,也势必伤筋动骨。”
“纵然他即刻从河北再强征粮草,短时间内也无法弥补如此重大的损失。”
“其十五万大军,便要先曹操一步断粮。”
“粮草一断,莫说十五万大军,纵然是百万大军,必也会军心瓦解,不战而溃!”
“曹操这不就逆风翻盘了吗?”
邓牧不紧不慢,给出了曹操破局的唯一手段。
众人的目光,齐聚向了地图上,一个名叫“乌巢”的不起眼地名。
望楼上,立时一片惊哗议论。
“火烧粮营,确实是扭转乾坤的奇策。”
“只是就目前的情报来看,还未知袁绍的粮营在何处,军师又是何以断定,袁绍的粮草尽数屯集于乌巢?”
刘备惊奇困惑的目光看向了邓牧。
庞统与诸将,亦是满眼猜测不解。
邓牧轻咳一声,说道:
“我怎么知道袁绍粮营在乌巢不重要。”
“就算没有乌巢,也会有黑巢,红巢。”
“重要的是咱们要知道,曹操到了生死时刻,必会袭劫袁绍粮营,以扭转乾坤便是。”
老刘和诸将的茫然,被邓牧这番话,重新拉回到了烧粮本身。
“军师神机妙算,如开天眼一般。”
“那么他能算出,袁绍的粮草就在乌巢,也不足为奇吧!”
众人彼此对视,心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庞统遂不再质疑乌巢是否为粮营,却又道:
“军师说乌巢乃袁绍屯粮之所,那就一定是屯粮之所了。”
“乌巢在官渡后方六十余里,又是屯粮重地,袁绍岂会没有防备?”
“943这乌巢必定屯有重兵,且沿途必会设有多道关卡哨戒。”
“曹操就算要放手一搏,妄图偷袭粮营,他的奇袭之兵又如何绕过袁军关卡哨戒,深入敌后六十里去偷袭乌巢成功?”
“军师,统觉得曹操若果真偷袭乌巢,实在是九死一生,胜算渺茫啊。”
邓牧眼中掠过几分赞许。
寻常人对奇袭乌巢,多数只停留在第一层,关注的是奇袭本身。
庞统却能关注到袁军的哨戒关卡,曹操偷袭被发现的机率上,其见解已深入到了第二层。
凤雏不愧是凤雏…
“士元言之有理。”
“曹操偷袭之军一动,只怕用不了片刻,就会被袁绍察觉。”
“袁绍倘若即刻派出大军,截击偷袭的曹军,曹操岂非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军师,这偷袭乌巢,成功的机会实在太过渺茫啊。”
刘备也认可了庞统的推断。
“曹操虽然喜欢冒险,喜好出奇制胜,但他也不傻,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他既然敢破釜沉舟,奇袭乌巢,必然事先对袁军关卡哨戒的布防了如指掌。”
“若不然,他不白白去乌巢送死!”
邓牧不紧不慢的说道。
众人的眼神,却越发的茫然不解。
“通往粮营的哨戒布防,必定乃是机密中的机密。”
“如此机密,曹操又岂是单凭细作,就能刺探得出来的?”
这次不用庞统开口,老刘自己便看出了邓牧这番话中的破绽。
邓牧嘴角微微上扬,笑容别有意味道:
“如此机密,曹操当然不可能用细作能刺探得出。”
“他也用不着派细作,去刺探这机会。”
“因为许攸会告诉他。”
这番话一出口。
老刘也好,庞统也罢。
在场所有人,立时都听的是糊涂了。。
第182章 军师竟预测到详尽如斯?这是拿了剧本啊!打不过刘备?废物!丢我老脸啊!
许攸?
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众人耳边响起。
这个可不简单,据闻当年天下还未乱时,便曾密谋劫持灵帝,另立新君。
这个许攸,不光是胆子大,智谋还极为了得。
袁绍从起兵讨董到入主冀州,再到平定河北,都少不了此人献计之功。
“许攸乃袁绍重臣,知晓袁军哨戒布防等机密,这倒是不错。”
“但此人可是袁绍心腹,他无缘无故,为何要在曹操倾覆前夜,投靠曹操,出卖袁绍呢?”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