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143节
“亮想要问一问这位朱君理。”
诸葛亮忍不住开口道。
朱治抬头看向了诸葛亮,见是位少年,便有些不以为然。
“未知这位小哥尊姓大名?”
朱治略有些轻视的问道。
“此子名为诸葛亮,乃是备军师邓子御的高徒。”
“前番那草船借箭之计,就是出自于他的手笔。”
刘备一脸引以为傲的介绍道。
朱治心头一震,脸色骤然一变,目光急又转向了邓牧。
一个邓牧,已经是鬼谋神算,叫他们吃了几个大亏。
现下这邓牧的随便一个少年学生,都能使出草船借箭那种精妙绝伦的计策,将周瑜如小丑般戏耍?
朱治心中震撼,不由紧张起来,唯恐被邓牧看出破绽来。
“原来是邓军师的弟子,果然名师出高徒,名不虚传呀。”
朱治忙是脸上堆笑,拍了一翻马屁。
诸葛亮却神色平淡,只面带着疑色问道:
“朱先生口口声声说,那黄公覆对周瑜不满,想要投靠我主?”
“这些皆不过是你一面之词,我想请问,你如何证明黄盖不是诈降?”
此言一出,刘备似乎被提醒,不由警惕起来。
朱治对此疑问似乎早有准备,当即不慌不忙道:
“公覆将军被周瑜杖责,乃是当着全军士卒的面,公然的羞辱。”
“这件事,所有人都亲眼目睹,刘使君只管派细作往南岸查证就是了。”
诸葛亮的疑问,就此被驳回,便再无话可说。
老刘眼中那份警惕也随之消失,对黄盖的归降是深信不疑。
当下老刘便下令,摆不酒宴,好好的款待了朱治一番,商议了一些黄盖来降的细节。
将近夜深之时,这场会晤才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刘备亲自将朱治送上船,目送其驶离大营,向着南岸驶去。
“子御,你当真乃神人也,竟算到江东会有人来暗中归顺!”
“而且,还是黄盖这等孙氏两朝老臣!”
“黄盖既窃了江东军粮草,又重挫敌军军心,我们便有机会击败那周瑜,打赢这一仗了啊!”
老刘是欣露激动,叹服的目光笑看向了邓牧。
“原来师父竟料到周瑜难以服众,会有江东武将不服,前来归降主公。”
“师父的洞悉人心,亮受教了。”
诸葛亮亦是叹服不已。
“主公,孔明,难道你们当真以为,黄盖是真心来降的吗?”
邓牧却面露冷笑,语气玩味的反问道。
刘备和诸葛亮神色同时一愣巾.
第091章 苦肉计加诈降计加火攻计,好家伙,套餐啊!连邓牧的学生都能羞辱我?
刘备旋即明白过来,邓牧这话的意思,显然是质疑黄盖来降的诚意。
不是真降,那就是诈降?
“适才孔明也质疑过,倘若只是朱治一面之词,我自不敢轻易相信黄盖想要降我。”
“只是那朱治说了,周瑜可是当众打了黄盖四十军棍,江东军亲眼目睹者不计其数。”
“如此一来,只要我们派细作去验明,不就能证明黄盖是真心归降吗?”
刘备如此说道。
显然他已陷入一个思维定式:
只要黄盖被打,那么必定是真降,不可能诈降。
“主公凭什么就断定,只要黄盖被周瑜真打了军棍,那他的归降就是真心的?”
邓牧冷笑着反问道。
老刘又愣了住。
黄盖都一大把年纪了,这几十军棍下去,不得要了半条老命?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一怒之下倒戈来降,不是再合情合理不过了么?
“子御啊,我有些给你问糊涂了。”
“那黄盖挨了军棍,受了羞辱,怒而来降,这怎么看也说得通啊。”
刘备神情略有些无奈。
邓牧也不揭穿,目光转向诸葛亮:
“孔明,你呢,也认定黄盖若是挨了军棍,便必是来降吗?”
诸葛亮眼眸闪烁,沉吟不语,脑子飞快的咀嚼着自家老师的每一句话。
突然心头一震,领悟到了什么。
“师父莫非是猜测,周瑜打黄盖,乃是二人演给咱们的一场戏,只为让咱们对黄盖的来降深信不疑?”
诸葛亮道出了自己的领悟。
邓牧笑了,脸上流露几分嘉许。
卧龙不愧是卧龙,资质还是摆在那里的,经过自己这么一点拨,果然就顿悟了。“七三三”
邓牧便微微点头道:
“所以说,周瑜打黄盖,他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出大戏的戏名,就叫作苦肉计!”
铺垫过后,邓牧终于点破了真相。
“苦肉计?”
刘备面露奇色,思绪飞转如梭,陡然间转过了弯来。
“照军师所说,这黄盖并非是受周瑜羞辱,而是甘心受这皮肉之苦?”
“只有这么做,方能证明其归降的诚心,好天衣无缝的将我们骗过?”
邓牧微微点头。
老刘智计虽不及诸葛亮,但近来也大有精进,顿悟的只比诸葛亮慢了半拍。
“师弟,学生还有一事不明。”
“他们大费周章,不惜送掉黄盖半条命,来实施这诈降之计,动机又是什么?”
“难道就为让黄盖混入我军中,到时候里应外合攻上我北岸大营?”
“就算主公信了黄盖归降,对其疏于防备,周瑜想光凭黄盖做内应,攻上我大营,只怕也没那么大胜算吧。”
诸葛亮思维缜密,立时又发现了新的漏洞。
刘备亦心生困惑,茫然的看向了邓牧。
“孔明,你能想到这一点很好。”
“黄盖付出这么大牺牲,其图谋,必是为一举打垮我军。”
“所以说,他的动机,自然不会只为获取主公信任,好混入我军做内应这么做简单。”
邓牧先是认可了诸葛亮的质疑,尔后抓起木棍,轻轻挑了挑炉中炭火。
“黄盖以苦肉计诈降,乃是为其后的火攻计铺路!”
火攻计!
邓牧将周瑜的终极目的揭穿。
其实他做出这样的判断,倒不是单纯的基于对历史的先知先觉。
若一味依靠历史的记忆,那就有刻舟求剑的嫌疑了。
他的判断,更多是对敌方双方强弱,战场的天时地利,以及敌方统帅的性格…
种种战争因子,综合考虑,方才得出这样的推论。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