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454节

  坐定之后,杨竹反而显得有些迟疑,沉吟了一会儿后并未继续刚才的论述,反而问道:“辛彦此次让你来彭城,应该不是找我这么简单,想必已替你谋划好争取生存空间之策?”

  朱樉倒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心思,直接将当日计冉之辞尽数转述。待朱樉说完之际,陈鑫也带着食物回来了,可惜收获不多,仅买到一些麦团、少量风肉以及两坛米酒。

  到底是有了东西吃,气氛就热烈多了,填了些食物到肚子后,杨竹这才继续之前的话题。

  “这果然是辛彦的风格。这家伙最喜欢剑走偏锋,不行险不足以彰显其才。唯其如此,方才有一线生机。”

  “我!我!我!”吃饱喝足的杨竹弟子们也来了劲,像足了拼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小学生。

  杨竹似乎也习惯了这种氛围,并不介意弟子抢了自己的风头,见朱樉并没有反对之意,便开始点将了:“心都子。”

  一听自己被点到了,心都子赶忙咽下嘴里的食物,整了整仪容才道:“周虽自去共主,然天下又何敢当真,拒其名而争其实,必起纷争,普U首当其冲,此其一矣。

  纷争一起,强弱易势而变,周方有纵横捭阖的空间,若能一一抓住,未必不能积少成多,此其二矣。再者……”

  “詹何。”杨竹似乎有些不满意,没有再任其说下去,直接点了下一个名字。

  詹何将钓杆收好,不紧不满地道:“这就好像我钓鱼一样,用心专,……”

  杨竹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止住其他几名欲发言的弟子,道:“樉子,若有一日周室强盛足可与列国争雄,敢问你如何处之?”

  朱樉虽然师兄师兄的叫着热乎,可杨竹却不敢以老聃这个“正牌”弟子以同门相论。至少在他看来,在没有获得老聃许可之前,他这个念头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这恐怕……”朱樉却不知道杨竹为何突然有些一问,能与列国争雄,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杨竹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看来樉子已另有定策了?”

  朱樉不敢欺瞒,据实而告:“师兄,以周地的形势,能自保已是万幸,谈何与列国争雄。

  若侥幸真有那么一天,我也希望能用其他的方式。因为争地的名义来战,遍地杀人;以争城来战,全城杀人。这样的代价,未免太沉重了。”.

第746章 是也非也

  “果然如我所料。”杨竹并未有丝毫嘲讽之意,反而向朱樉郑重一揖:“周即便自去王号,旦有灭国的实力也必立成天下诸国之共敌,因为不会有人愿意再成为周室的封国。

  所以我们当然只能走一条全新的路,而这,才是周室唯一的生存空间。幸好你已有这样的觉悟,倒也省去我许多功夫。”

  听到杨竹嘴里终于吐出“我们”这个词,朱樉顿时明白对方开始步入正题,不由正襟危坐:“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杨竹左手轻叩其膝,正色道:“之前所说的国之生存空间三论,只不过是寻常之言,其精妙之处却鲜有人知。

  生存空间的大小也有上下之别,何也?人,决定一切的只能是人!每个人皆有能力强弱之别,可终生碌碌无为者为弱吗?身居高位者为强吗?是也非也!”

  朱樉有些不知如何接茬。虽然他也认同“不以成败论英雄”,可同样也深知“成王败寇”的道理。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成就的高低似乎并不能等同能力的高低,可若不以成就而论,那又以何为据呢?

  杨竹并没有探讨的意思,继续道:“一国说到底,还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可一国之实力高低,生存空间之大小,却并不是由其国每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之和来决定的。

  最终,还是要看每一个人能够发挥出多少来。于国而言,圣人隐遁不如愚夫奋力,非圣人不如愚夫矣,因其无所施矣。”

  似乎有些伤及心怀,杨竹说到这儿停顿了许久才道:“列国虽强,标准唯一矣。何为一?农战征伐,争城夺地而已,虽强,然其顶已可见,不足为道。

  非彻底革新,无以改变,这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能人所不能及。”

  朱樉大致有些明白杨竹的意思了,心里却满是惊讶:快五十岁的杨竹居然是个“愤青”,对现在的各国“体制”深恶痛绝,一心所求的并不是一场变革,而是轰轰烈烈,打破陈规旧弊的革命!

  关键是,这家伙的目标比自己还要理想化: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上限,再由所有个人上限之和来推动国家实力的上限提升。

  这,真的能实现吗?

  相谈竟夜,朱樉总算明白为什么杨竹学派这么受诸侯甚至百家憎恨了。

  从表面上看,主张“为我、重己、贵生、全性保真”的杨竹学派,似乎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的人本理论,认为个人作为自然中独立存在的个体,与他人天生就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的权力理该具有不可侵犯性,反对一切依靠等级和依附关系来决定个体命运的现象,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不要说在这个时代,即使是在朱樉原来生活的时候,这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激进且易遭受主流社会抨击的思想。

  诸侯自是不容,讲究礼的儒家、提倡集体主义的墨家、欲唯法是从的法家、克敌致胜的兵家等主流学派也视其为“逆流”,即使是推崇“无为”的道家,也难以认同这样的观点。

  杨竹学派的名气虽大,却已然成为天下“公敌”。

  可这套说辞,对于“涉世未深”又怀揣梦想的人来说,却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

  “功遂身退,天之道矣”,即使是老聃这样的人,也认为能够成就功业,而又能全身而退者,已经达到领悟天道的境界了。

  “飞鸟尽……”贯穿于古今的“真理真”,无数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了它。

  任何一个成就大功业又能够得到善终者,无不引来后人的膜拜和效仿,只不过真正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也是屈指可数。

  绝大多数人都会称赞这些功遂身退者会做人,能处世,具有常人难及的大智慧,是为人者的楷模。

  可杨竹却偏偏不这么认为。

  没有被“烹”,而是被“藏”,就可以沾沾自喜了?简直荒谬!

  明明立了大功,反而不能做自己擅长而又想做的事,只不过保全了短暂的性命,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又何喜之有!

  更令朱樉意外的是,以不伤其身,不限其行为基本条件的杨竹根本与贪生怕死沾不上一点边。

  反而认为若是不能“追逐梦想”的人生,“百年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活得太长寿反而是一种痛苦。

  生死荣辱皆被权贵握于手中,这对杨竹来说实在是一种不能接受的现实,而他更不愿向这一似乎古今皆存的现实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

  于是,一个争鸣大战中的异类出现了,杨竹的“极端”言论一出,立即令各家各派相形失色。

  百家争鸣,除了思想之争,说来说去最终还是想争得列国统治者采纳自己的学说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过是在向统治阶层献媚求宠罢了。

  即使是推崇“尚贤”、“非攻”的墨家,也只不过是希望由最贤能的人来出任天子,统一思想,以此来止息天下纷争,并不是想彻底改变现有的权力架构。

  唯有杨竹,敢于向整个“体制”宣战,想要彻底打破这不合理的一切陈规旧俗。

这大概可以从“一毛不拔”的典故窥得一二。这个成语在后世多为贬意,用以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而其主角正是杨竹。

  因儒家在其后独享两千多年的尊荣,经孟子“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之说后,杨竹似乎被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然而事实却并如此,以雄辩著称的孟子本就善于“断章取义”,经过他的“剪辑”之后,杨竹本意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杨竹不愿意浪费一毫来以利于天下,同样也不会答应“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认同的是人人不浪费一毫,人人都不利于天下,天下便治矣。

  换而言之,在杨竹看来,天下(统治者)别来损害我个人的利益,个人也别从天下那里去侵占不属于自己的利益,那么这就是一个理想盛世了.

第747章 专利拱手让人

  这么不“现实”的想法怎么能令各家认同,可这却不妨碍无数“愤青”成为杨竹的狂热支持者,将杨竹学派迅速推上了巅峰,成为能够与各家各派相抗衡的“显学”。

  可惜梦想到底不能当饭吃,在被现实不停“打脸”之后,辉煌一时的杨竹学派崛起得很快,衰落得同样很快。

  虽持“歪理邪说”,可杨竹却深知,要想找到完全支持他的诸侯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初的时候,他并没有出仕的欲望,只是希望影响更多的人,以求通过数量优势影响大势的走向,等待合适的机会出现。

  可这却是个王侯将相真有“种”的时代,普通平民一跃执掌天下权柄尚无先例,谁会愿意自己手中的权力受到限制,更不可能将生杀予夺的专利拱手让人。

  声势浩大的杨竹学派处处碰壁,受尽冷眼便成为必然。

  几乎没有什么外交斡旋,不任用任何杨竹学派的弟子便成为各国的默契。赵威后甚至直白的追问来访的齐使:陈忠那些人还活着吗?

  这些人上不臣服于国君,下不安心治理家业,甚至连大臣权贵也不巴结交纳,根本就毫无用处,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将其杀掉呢?

  也幸好这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以言致罪的情况并不多见,直接动手杀掉毫无罪行的学子对各国来说都是大损国威的事情。

  只不过命保住了,得不到出仕的机会,这对很多追求功名的学子来说就很要命了。很快,认清现实的杨竹学派弟子们,开始悄然远离杨竹,甚至与其划清界线。

  杨竹当然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开始物色稍“次”一些的诸侯,求得托身之所。

  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名声已经“臭”了,不仅找不到他理想中的君主,甚至连他看不起的诸侯也无不将其拒之门外。

  毕竟受时代的局限,即使激进如杨竹之流,也从未想过“揭杆而起”,仍然抱着借权贵之手来革除权贵之弊的想法,结局自然早就注定了。

  或许只有“自废武功”才能求得一线生机,这也是他在萧城外久久徘徊难以抉择的原因。

  朱樉现在心里其实也在打鼓。

  越是了解杨竹,他对其的敬意便越甚,其很多见解甚至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功成名就还能善始善终?

  这个极为正常的要求,却是这个时代难以容忍的“另类”,这本身就不合理。杨竹的那两个条件要的不是保全性命,而是在争取自己的正常权益不受到侵犯,这要求高吗?

  至少在朱樉看来,一点也不高。

  可这,真的是不切实际啊。

  杨竹这看似简单的两个条件,差不多已经是所能想像极限的人类最终社会形态才能具备。

  朱樉深知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正如他在周地所做的一切,完全都是根据现实而来,绝非拍脑袋的突发奇想。

  欲速则不达,杨竹真的能承载计冉所说的解决大问题,而非制造大问题吗?

  各种思绪纷至沓来,天边晨曦已现,陷入沉思中的朱樉却仍然毫无睡意,难以自决。

  本想趁机眯一会儿,借宿在另外几处的杨竹弟子们纷纷赶了过来,顿时将小院挤得水泄不通,哪里还能睡得着?

  幸好朱樉现在年青,熬个通宵也算不了什么,可让他意外的是,半大老头的杨竹居然也神采奕奕,一点都没有倦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还是道家之人都有一套各具特色的养生之术,精气神皆远胜于寻常之人。

  胡乱洗漱一通之后,杨竹却已经在上“早课”了,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之后,朱樉更觉得杨竹学派不简单。

  只见杨竹端坐在院中的一张石凳上,一众弟子皆围在四周,或蹲或靠,无不凝神静听,极具认真听课之状。

  “随着会盟之期渐近,前来彭城的名士也越来越多。”

首节 上一节 454/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