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嘉靖,成功修仙

我,嘉靖,成功修仙 第387节

  “总督大人,要不咱们给福建那边的谭纶写一封信,再怎么说,他谭纶曾经也是您的下属啊!”

  高翰文的话音刚落,郑泌昌便猛地从座椅上起身,对此提出了异议:“总督大人,那谭纶就算曾经是您的下属,但请您不要忘了他的身份,他可是清流那边的人啊!”

  “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又怎么会出手相助?”

  胡宗宪在听完郑泌昌的这番话后,整个人也变得有些动摇:“是啊,再怎么说,这个谭纶也是清流那边的人,他真的会出手相助吗?”

  就这样,在犹豫许久后,胡宗宪下定了决心,只见他环视一圈后,将目光收回,沉声道。

  “既然眼下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那本官也不妨豁出去这张老脸,去试一试!”

  “就算不成功,本官也只不过丢一点无关紧要的面子而已,这点东西,跟浙江那么多桑农的身家性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438章 悲惨的下场

  在这之后,眼见天色已晚,胡宗宪在环视一圈后,如此吩咐道。

  “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是,总督大人!”

  众人闻言,旋即先后从座椅上起身,在向胡宗宪恭敬行礼后,方才离开总督府议事大厅。

  眼见所有人都先后离开,胡宗宪将目光收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径直向书房走去。

  在休息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那便是给身在福建的谭纶写一封信,请求他的帮助。

  因为眼下,浙江的形势实在是不容乐观,没有人比他这位浙江巡抚更加清楚,断粮的后果。

  一旦浙江这边断粮,也就意味着,先前所有人的努力尽皆白费,不仅如此,那些改稻为桑的老百姓也得遭殃!

  这些百姓没有种植水稻,自然没有足够的粮食用以支撑,但倘若改稻为桑失败的话,他们就将落得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另外一方面他们耗尽心血种植的桑苗,也将见不到预期的成效,到那时,那些种植桑苗的百姓,就会落得个饿殍遍地,卖儿卖女的地步!

  正当胡宗宪还在脑海中预想着可能会有的后果时,一道声音将他的思绪打断。

  “总督大人,现在天色不早了,您还是先休息一会儿吧!”

  书房门口的侍卫,见胡宗宪的脸上满是无法掩饰的疲惫之色,不由得出言劝慰道。

  胡宗宪听闻此话,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回应道。

  “无妨,等本官将事情办完以后,自然会休息。”

  胡宗宪说完以后,径直返回了书房,旋即坐于书案前,沉吟良久后,方才提笔写道。

  “子理兄,愚兄冒昧写信叨扰,还望切勿怪罪,目前,浙江的形势实在是不容乐观!”

  “由于在这之前,浙江当地那些施行改稻为桑的桑农手中的粮食,都被不明身份的人高价收购,从而导致了那些桑农手中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到桑苗成熟。”

  “眼下,浙江当地粮仓内剩余的粮食,仅仅能够支撑十天左右,倘若十天后,还没有粮食运抵浙江的话,那些桑农可就要遭殃了!”

  “届时,整个浙江至少一半的老百姓,都得落得个饿殍遍野、卖儿卖女的地步,而身为他们的父母官,愚兄实在是不忍见到这样的场景。”

  “因此,愚兄恳请您能够尽快从福建那边调粮,救救那些百姓,愚兄对此将不胜感激!”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胡宗宪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旋即将信的内容,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

  随后,或许是觉得信中的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胡宗宪又重新提笔,添上了这么一句。

  “倘若到时候朝廷追查下来,一切责任都由我胡宗宪来承担!”

  在这之后,胡宗宪将手中的毛笔放回原位,待信纸上的墨迹干透以后,方才唤来下属,沉声吩咐道。

  “马上将这封信交给福建巡抚谭纶,一定要快!”

  那名被唤来的下属见胡宗宪对这件事情如此看重,在从胡宗宪手中将信封接过的同时,沉声应道。

  “是,总督大人,下官一定尽快将信送到!”

  那名下属在应声后,没有丝毫停留,转身离开了书房。

  眼见信已经顺利寄出,胡宗宪那颗悬着的心,也不由得放了下来。

  在这之后,胡宗宪从座椅上起身,看着院中的夜景,无声自语道。

  “希望时间能够来得及吧!”

  ……

  紫禁城,督察院。

  自从上次赵贞吉从内阁那边回来以后,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告了病假。

  督察院剩余的那些官员,眼见赵贞吉告了病假,纷纷反应过来,整件事情恐怕异常棘手,就连监察御史赵贞吉赵大人,都得通过告病这一招,来想方设法地从中脱身。

  由此,整个督察院内人心惶惶,一部分心思活络的人,开始四处打听其中的隐情,想要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而海瑞,身为整个督察院内公认的,背景深厚且同时与赵贞吉关系莫逆的人,自然而然成为了重点的关注对象。

  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督察院内,大大小小官员的心。

  清晨,海瑞如同往常一样,来到督察院上值,由于时间太早,督察院内,并没有几个人,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名胥吏在忙碌。

  那几名胥吏见海瑞到来,连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向海瑞恭敬行礼道。

  “见过都御史大人!”

  “嗯。”

  海瑞对此只是略微颔首,并未做丝毫停留,在这之后,海瑞来到了值房,开始处理起了眼前这些,已经在桌上堆积成小山的弹劾奏疏。

  近段时间以来,督察院内的风言风语,海瑞也有所耳闻,在他看来,赵贞吉肯定是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事情,无奈之下,方才选择了告病这一招。

  “看来我得找个时间,亲自上门探访一下赵大人,顺带着了解一下这背后的缘由!”

  想到这里,海瑞开始继续处理起桌上的弹劾奏疏。

  随着海瑞处理的弹劾奏疏越来越多,他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便是,与江西巡抚曹顺和有关的弹劾奏疏,尽皆消失不见!

  海瑞处理了大半的弹劾奏疏,却连一封弹劾江西巡抚曹顺和的都没有看见。

  海瑞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旋即将目光转向一旁,那些已经处理完毕的弹劾奏疏,无声自语道。

  “难道说,当初那些上疏弹劾曹顺和的人,都放弃了不成?”

  “亦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

  ……

  另外一边,严府。

  大厅内,如同往常一样,摆放着颇为丰盛的菜肴,而在严嵩的面前,摆放着一碗稠粥,一个鸡蛋,以及一碟六心居的酱菜。

  正当严嵩还在慢条斯理地品味着眼前的早餐时,只见严世蕃迈着急切的步伐,进入了大厅之中,刚一进门,严世蕃便火急火燎地向严嵩禀报道。

  “父亲,出大事了!”

  严嵩见严世蕃如此急躁,脸上将手中的汤匙放下,面露不渝之色,缓缓道。

  “你看你这副毛毛躁躁的模样,着急什么,有什么话慢慢说,到底出什么事了?”

  严世蕃在遭到严嵩这一番训斥之后,也是收敛了许多,只见其在平复好心情,方才压低声音,向严嵩禀报道。

  “父亲,孩儿得到消息,就在不久前,那些先前上奏疏弹劾江西巡抚曹顺和的官员,都被锦衣卫那边,给挨个抄了家!”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还不忘补充一句。

  “孩儿还听说,这些人的下场十分悲惨!”

第439章 只要将人杀干净,就不会泄密了

  严嵩在听完严世蕃的这番叙述后,脸上的神色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旋即出言感慨道。

  “看来是陛下那边出手了啊!”

  在这之后,只见严嵩将目光从严世蕃的身上收回,出言提醒道。

  “你还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过来一起吃?别忘了,今天可是举行内阁议事的日子!”

  “是,父亲,孩儿知道了!”

  话音落下,只见严世蕃在距离严嵩不远的座位上坐下,并顺势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早已盛好的稠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父子二人谁都没有说话,只是专心对付着桌上的菜肴。

  ……

  紫禁城,乾清宫。

  清晨,嘉靖在贴身太监的侍奉下,穿好袍服,而吕芳则如同往常一样,在固定的时间,迈着无声的步伐,走了进来。

  吕芳刚一进入乾清宫,便毕恭毕敬地跪伏于地,轻声道。

  “奴婢参见陛下!”

  眼见袍服已经穿戴完毕,嘉靖摆了摆手,示意贴身太监离开,然后将目光转向吕芳,出言吩咐道。

  “嗯,起来吧!”

  “多谢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允许后,吕芳方才从地上缓缓起身。

首节 上一节 387/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