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第125节
百姓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不说他们家里,单单是看看这延川城内,有了灶王,延川街道都变得整洁起来,这些都是灶王在出钱维护。
他们承了灶王这么大的恩,为了灶王立个像,还要灶王出钱,哪有这门子道理,他们岂不是成了负心的白眼狼。
“灶王,我们给您跪下了,这事儿您就点头吧,让我们来。”
老汉带头,一群人又跪了下去。
“这好吧,”无奈,刘振华只能够点头应下这件事情,“不过,乡亲们,量力而行啊。”
雕像,有泥雕,石雕,铜雕,金雕,延川县百姓也没有那么富裕,城中的地主老财大部分被刘振华剿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少田少地,不过家里面也有钱,愿意主动上缴田地的,刘振华倒是没有将他们抄家。
一般立像这种事情,都是这些地主老财牵头。
眼下在这里的都是百姓,牵头的也是百姓,刘振华估计有个石雕就可以了。
“多谢灶王应允。”
见到灶王点头百姓们连忙又是一阵叩拜。
“乡亲们,外面天冷,都别聚在这了,快回去吧。”
刘振华说道。
百姓们从地上起来,和灶王作别,不多时,县衙前面又空荡起来,街角偶尔有两三个穿著棉袄的孩子,远远地看著刘振华,他们还没有到去学堂的年纪,因此没事就爱在街上玩儿。
刘振华冲着他们招了招手笑了笑,随后转身走进了县衙内。
“当当当。”
县衙前面清冷起来,其他街道倒是热闹了。
一个老汉敲著锣,面前摆著一个桌子,“给灶王爷立像了啊,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咱们争取年前将像立起来。”
周围两三个汉子也跟著吆喝。
围观的百姓们早就拿著准备好的铜钱粮食等朝著那桌子上放。
粮食永远是硬通货。
“张远,捐铜五贯。”
“王斗,捐粮三斗。”
有人喊,有人记,选出来的都是邻里乡里有威望的,识字识数的老人。
“张有财,捐金五两。”
老汉愕然的喊道,周围的人也朝著这个略微有些胖的中年男人投去诧异的目光。
要知道灶王进城以后,这些地主可不好过,基本上手里揣著的高利贷都被灶王断了,田地也被灶王分了。
而这张财主就是地主里面的几个,若不是这张财主顺从,现在估计已经身首异处了。
眼下竟然主动拿钱出来,还是五两黄金,来赞助灶王立像,在周围的百姓们看来就是难以置信的事情,跟黄鼠狼给鸡拜年差不多。
“呵呵,一朝天子一朝臣,经过灶王敲打,我已经深刻意识到了错误,眼下捐钱乃是顺应时事,响应灶王的号召。”
他双手撑著腰,笑眯眯的说著,他看的很开,能保住命就可以了。
再说了,灶王又没有抄家,这证明了灶王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士。
而且,灶王是真神仙,他可是看见了,那一手变化的手段,绝对是神仙手段。
眼下给灶王立像那是大功一件,比以前做的什么烧香拜佛都要积攒功德,若不是灶王断了他的高利贷,让他们上缴田地,让他们家里面实在是元气大伤,他甚至能够拿出来更多的钱来,为灶王立像。
“我也来卷五两,”又有一个财主站出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俊杰不止这一个。
还有一些商人也站了出来,他们也捐献了不少银子。
就如同张财主说的那句话,给灶王立像,那是烧多少香都换不来的功德,他们自然是踊跃捐献。
基本上整个延川县城的百姓,都应了那句有钱出钱有力,募捐而来的钱粮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第147章 杨鹤急了
大年三十,陕北大地上终于飘起了雪花。
刘振华一大早就被张亮叫醒,说是灶王像已经造好了。
这让刘振华有些诧异,雕像竟然这么快就立好了。
这才过去了七天时间。
这件事他几乎全程没有过问,按照百姓的要求,他只需要点头就可以。
在张亮等人的带领下,刘振华来到了城中,这里是一大片空地,周围都是商铺,依然一副商圈的样子。
而在这空地上,矗立著一座雕像,高两寸有三尺高的底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三倍多的他,金斑银漆,在太阳下面看著闪耀著光斑。
刘振华有些愕然,延川百姓没有那么富有吧,这金斑银漆的雕像是怎么回事。
虽然可能心是石头做的,但是单单是表面那银漆和金斑都价值不菲。
雕像四周站著一群群百姓,这些百姓们如同月牙一样拱卫著这雕像。
远处街道商铺有兵卒和百姓混在一起,朝著这边观望。
刘振华给他们招手示意,立刻引起众人的欢呼。
一个老汉看到刘振华来了,立刻上前来,他手里捧著一个册子。
“灶王这便是您的雕像,乡亲们东拼西凑凑出来了,家家户户出的多少全在这儿,您对这像满意吗。”
老汉说的话似乎是在给刘振华要钱一般,但刘振华知晓他重点在最后一句。
“满意,你们辛苦了,”刘振华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能够在七天就将这庞大的惟妙惟肖的雕像完工,足以看出来百姓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他上前将老汉手中的册子接过去。
他环顾四周,随后刘振华举著册子,“乡亲们,多谢你们。”
“灶王万岁!”
听到刘振华的话百姓们举著一个手欢呼道。
“来人,”刘振华笑著喊道,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杀猪,今天我们一起在这里过年,吃猪肉炖!”
刘振华大喊道,城中有圈养的猪鸭,都是当初那些地主老财的。
被充了公。
眼下刘振华高兴,将这些猪肉拿出来犒慰百姓。
天上的雪花落在百姓们头上,不过很快被热气融化,他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虽然说有造王的日子里面他们过得很好但是也没有奢侈到可以吃肉的程度。
眼下灶王竟然请他们吃猪肉。
整个广场顿时忙碌起来。
有兵卒扛著猪,有人架锅,有人则是开始择红薯叶子。
他们没有大白菜,因此猪肉顿里面的素菜只能够用白菜来代替。
百姓们的脸上都洋溢著笑容,就连那肥头大耳的地主也穿著袄乐呵的站在街道上看著忙碌的百姓。
这些地主看得开,看不开的早就在刘振华进城的时候被宰了
延川,甚至连带著延长清涧永和皆是一片欢天喜地,准备过年。
但是杨鹤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他颇有些头疼的看著眼前的巡按吴甡。
“杨总督,欺上瞒下,你好大的胆子,那贼手劫掠四方,灶王更是连克四镇,伱看看你写的奏疏是什么,还说不日将会拿下灶王,现在那灶王过得好好地。”
吴甡一脸愤怒,他手里紧握著皇上递给他的一份奏疏,让他看看,陕西境内的情况是不是和三边总督上报的一样。
“确实围困灶王了,陕北贼寇也被招安了不少,若是不信,吴巡按可以自己去走访一番,”杨鹤的话说的理直气壮,因为他说的没有错,当初确实围困了灶王,眼下陕西这里除了灶王,基本上其他贼寇都被招安,他的粮食每日都在发出去。
最少可以用小半年的时间。
“哼,那些贼寇确实是被招安了,但我说的是灶王,还有你奏疏和事实不符的事情,”吴甡依旧愤怒。
他一路走访,贼寇在陕北大地上四处劫掠。
而杨鹤的招安政策也是最近才生效一些的,但是他的奏疏上面说的明显和事实不符合。
“吴巡按有所不知,招安也是需要时间的,其实在写下奏疏的时候,那些贼首已经有了要投降的意思。”
“本督在得到这个好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要上报圣上,”说著他还做出了一个拱手朝北的样子,“想要和圣上分享这大好的消息。”
“谁知道,这些贼寇出尔反尔,无奈,我只能出兵,威逼利诱之下,让其重新投降,一来二去,就浪费了一些时日。”
“故此,吴巡按看到的和我奏疏上略微有些不一样。”
杨鹤负手而立,这人对他没有好脸色,他也没必要对这人好声好气。
说出这番话来以后想必对方也没有任何办法。
果不其然,吴甡听杨鹤这一番话滴水不漏,确实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他气的指著杨鹤,但是也无话可说,这件事情算是被他轻飘飘的盖过去了。
上一篇:大清话事人
下一篇:悟性逆天,我在三国建永恒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