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551节

  4个火枪营士兵,恰好换岗。

  身上崭新的制服,红黑相间,军靴铿锵。

  腰间的武装带更是新奇,透着一股干练。

  燧发枪,他是认识的。

  只觉得和官兵装备的不一样,似乎更先进。

  正逛着,范氏族长来了。

  恰好两人四目相对,十分错愕。

  范族长尴尬的拱手行礼,随即就去了二堂,去见他的好贤婿范京了。

  “他也降了?”

  “黄大人说错了,范族长早就是主公的忠诚属下了,变卖家产为主公筹措军饷,十分卖力。”

  黄文运半天没说出话来,表情十分精彩。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想必那太湖里,也藏着无数秘密基地吧?”

  随从没有回答。

  此等机密,不可能随便答复。

  过了半晌,黄文运眼神黯然,找上了范京:

  “范大人,下官愿降。只不过家眷都在九江,希望能~”

  “知道了,我会派船将他们全部接来,黄大人速修书信一封作为凭证吧?”

  “好,好。”

  黄文运弃暗投明,随即有不少府衙属官也跟风了。

  因为他们都想明白了一件事。

  朝廷是不会饶过他们的,李郁的发家路上,他们提供了太多的便利,甚至是庇护。

  即使反戈一击,也是死罪!

  ……

  元和知县张有道,吴县知县黎元五,都痛快的改换门庭。

  他们和李郁的牵扯太深,根本没有上岸的可能。

  摇身一变,都成了李家军统治本府的触手。

  只不过是既用,也防!

  人心隔肚皮,信任是奢侈的。

  李郁不轻易信任一个人,也很少为此而烦恼。

  就像苗有林、王六,虽然不算信任,但不影响被重用。

  所有下属都发自内心的效忠,无一丝私心,本就是个荒诞的要求,和长生不老一样荒诞。

  此时的苗有林,正跪在李郁马前。

  恭敬有加:

  “属下苗有林,率麾下全部1000人拜见主公,计鸟枪手100人,刀盾兵300人,弓箭手50人,其余皆为长矛兵。”

  “起来吧,命你部为先锋,将嘉兴协引诱出战。此战,只要你将嘉兴协主力诱出,就是首功。”

  李郁顿了顿,俯下身低声说道:

  “待江南初定,我会划一块地盘给你。你是个有本事的人,一定能够做好杭州方向的屏障,拱卫苏松。”

  苗有林喜出望外,惊喜万分,咚咚两个响头。

  “韦俊也来了?”

  “拜见主公。”

  “嗯,起来吧。我们算是老熟人了,当初在石湖畔李家堡初立就携手了。”

  苗有林站在一旁,眼神滴溜溜。

  队伍中,他最忌惮的就是韦俊了。

  既不是他的心腹,又是主公的大舅子。

  投鼠忌器,不知如何处置为好。

  ……

  “这位是?”

  “拙荆昌金,金川部出身,使的好弓箭。”

  李郁赞叹的上下打量了一番:

  “奇女子,金川七千人都是英雄好汉。”

  昌金的眼眶红了,猝不及防的被触动了内心。

  老寨被攻破,血与火的一幕再次重现眼前。

  李郁解下腰间短手铳,连同火药铅子一齐扔给她。

  “拿着,防身用。”

  “谢谢主公。”

  “好好干,给金川老乡报仇,多杀几个清兵。早晚有一天,我军会西征收服金川的。”

  苗有林心中苦涩,他看出来了。

  主公短短几句话,加一柄短手铳,又收获了一颗效忠的心。

  而且这颗心的主人,是躺在自己旁边的。

  忠诚!

  苗有林带着百十号汉子,先行探路了。

  他们故意穿着最破烂的衣服,武器简陋,胡子拉渣。

  越过了江浙两省界石,充当诱饵。

  而大队人马,就地安营扎营。

  李郁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摊开地图。

  前方70里处,就是嘉兴府城。

  而嘉兴府城的东南方向,80里外就是乍浦城!

  乍浦水师主力是旗营,拥有战船20余艘,水手500多人。

  另有大型炮台一座,面向海面。

  是李郁决定要拿下的重要枢纽。

  ……

  苗有林带着手下,在嘉兴府郊区接连犯下了两桩案。

  打劫了一处钱庄,还杀死了两个下乡征税的衙役。

  不过,府城驻军岿然不动。

  于是他只能无奈的加码了。

  “打探清楚了吗?”

  “嘉兴协副将的老宅就在运河边。陈氏是个大家族,零零总总加起来超过200口。”

  “那就别怪老子手狠了。”

  陈家庄,200多户人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运河自然就吃运河。

  行船靠岸,独家提供食物蔬菜。

  还插手嘉兴府的时鲜货物集散,利润可观。

  陈老太爷,在几个家奴的簇拥下,每天都要到河边的茶楼消遣。

  泡一碗绿茶,听听曲。

  再俯瞰运河的商船来往,日子过得非常逍遥。

  苗有林带着人,大中午的突然杀进庄子。

  仅有的2个巡检,被当场砍死。

  之后,就沿着街道突进。

  按照踩盘子的情报,一口气就突进了陈氏老宅。

  清风寨出来的汉子,本就是绿林老匪。

首节 上一节 551/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