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518节

  主公就是主公,计谋从来不走寻常路。

  ……

  华亭县,赵典史盘点了一番明日要起运的粮秣马料,满意的离开了。

  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城外的外宅。

  照例一番折腾后,他开始抱怨:

  “最近爷的脚板都起泡了,天天往松江府跑。”

  “爷,金山卫城还在贼人手里?”

  “是啊。八旗兵也只能干瞪眼,攻打了好几次,人家愣是乌龟缩头,绝不出城。”

  正说着,院子里的狗叫了两声。

  典史心中不安,刚想出门看看,门就被推开了。

  一柄刀指着他的脸。

  哗啦啦,涌进来5个汉子。

  塌上的女人刚想尖叫,就被一条被子兜头盖脸的蒙住。

  利刃,隔着被子刺入。

  鲜血喷涌,被子被浸透!

  经常杀人的朋友都知道,衣服血迹是很难洗干净的。

  即使洗干净了,晾晒之后,也还有异味。

  容易招惹苍蝇,还容易发霉。

  总之,无缘无故的溅一身血很麻烦。

  动手的人是李二狗,他今日新换的一身便装,实在不想被污染扔掉。

  浑身上下,一点血都没沾上,又学到了。

  细节是魔鬼!

  ……

  赵典史吓坏了,双膝一软,扑通跪地:

  “各位好汉爷,你们要什么?尽管说。”

  李二狗拉过椅子,坐下。

  用刀尖从塌上挑起一件女人衣服,月白绸子的。

  小心的擦拭掉刀锋残留的血迹,这才收刀入鞘。

  俯身问道:

  “你在华亭县城二道街的家里,一共6口人,1只狗,对吗?”

  “是,是。”

  赵典史的牙齿开始打架,今天遇上魔鬼了。

  “上个月,你还钱重修了一遍郊外的祖坟。”

  “你外面还有个私生儿子,刚满周年,在湖州府亲兄弟家寄养,怕家里的悍妇知道了哭闹。”

  “赵典史,你小日子过的不错嘛?”

  李二狗阴恻恻的笑容,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如同阎王殿走出来的索命判官。

  “好汉爷,求求你们,饶了我一家子,我不敢耍样,你要什么我都答应。”

  李二狗这才舒服的靠着椅背,这个态度就对了嘛。

  不枉小爷,说了这么多话。

  “明日押运的马料,添加足量的巴豆粉。这事办成了,你和全家都没有危险。办不成,你赵氏活人死人都得扔进黄浦江。”

  赵典史的汗珠子如同瀑布一般,

  很显然,眼前的这伙子人是金山卫城里反贼的同伙。

  他们没有什么不敢的。

  “我愿意,我愿意。”

  ……

  于是,赵典史在两个陌生人的陪同下。

  先去了粮草存放地,掺入了早就准备好的一麻袋巴豆粉。

  和战马吃的黑豆,黄豆混合在一起,还加了盐。

  之后,就静静的等待次日上路。

  李二狗说的很明确,敢声张,就甭想活着。

  绿林好汉,讲究一个有仇必报。

  当着关二爷塑像,发下了誓言。

  事成,立即释放赵典史。

  若不成,立马返回灭全家。

  在双重的心理攻势之下,赵典史乖乖的照办了。

  金山卫城外,

  京口八旗营地,距离城墙有3里。

  双方陷入了一种僵持,战事很不激烈。

  一方没有大炮,攻不下城池。

  一方没有战马,出城肯定逃不远。

  所以,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打着,好似摸鱼打工人。

  副都统海儿哈,已经向江宁府请求,临时节制新组建的提标3营。

  攻城战,当然要流绿营的血。

  不过,暂时还未得到军令而已。

  驻扎在松江府的提标中营,新上任的副将胡之晃,明确表态了,若无总督军令,他绝不配合。

  ……

  “都统,粮草来了。”

  “此等小事报我作甚,分发下去。”

  “遵命。”

  上好的新米,自然是搬进伙房。

  还有赶来的5头猪,也现场宰杀,改善伙食。

  马料,是衙役们和马夫一起搬的。

  赵典史很紧张,几乎走不动路。

  衙役和民夫们浑然不知,还在笑嘻嘻的指点战马。

  江南很少见如此规模的战马群,确实稀罕。

  “诸位,帮着干干活,马槽空了,就补上啊。这点眼力劲都没有。”

  众人也不知赵典史为何如此殷勤,只能照办。

  马厩的马夫们,也没有多想。

  因为这些运粮的都是熟面孔,来往好多趟了。

  半个时辰后,赵典史带着人走了。

  一路上,他不停催促,快些走。

  衙役们不解,被他急赤白脸的一顿臭骂。

  此时,马厩里开始不对劲了。

  许多战马开始一泻千里,臭气熏天。

  马夫们扔下草料,知道大事不妙。

  赶紧禀报副都统海儿哈,同时牵出健康的战马,出营追杀。

  近3000匹战马,不可能同时进食。

  有一些在营地外河水里洗刷,有一些在附近田里悠然地吃庄稼。

  ……

首节 上一节 518/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