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515节

  安心的看看邸报,等待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白莲教主力,已经急剧膨胀到了10万人,除了守城兵力,偏师。

  其余的8万人,在洪教主的率领下,东征,准备啃一块硬骨头。

  襄阳城!

  秦岭,横贯帝国东西,连绵3000里。

  而襄阳,正好处于秦岭的中间低矮之处,相当于秦岭的钥匙。

  南北陆路交通,必须经过襄阳城。

  翻越秦岭,寥寥数人或许可以。

  但是大军,辎重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白莲教占据了襄阳城,就意味着,陕甘绿营、河南绿营若要南下,就必须绕道安徽或者四川。

  以此时的道路状况,堪称灾难。

  当然了,南方诸省还有大批清军,可以就近围剿。

  ……

  “地形,无论何时,都是影响战争的关键因素。”李郁感慨道。

  西山岛作战会议室,

  挂上了一副新的大清疆域全图,不甚精准,自己根据印象手绘的。

  刘千的信鸽,传来了最新消息。

  清军大败,白莲教高歌猛进。

  众人兴奋异常,纷纷摩拳擦掌,恨不得这会就插旗。

  李郁还算冷静,给众人讲了一下襄阳城的地位!

  “诸位,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强大的水军,才能坐拥长江下游,让清廷不敢窥视。”

  “主公,那以后呢?是北伐?还是西征?还是南进?”

  “此乃高度机密,暂时不做讨论。”

  李郁很严肃的拒绝了当众讨论战略方向的议题,哪怕在座的都是完全信任的骨干。

  相比上一次的军事会议,多了俩人。

  一个是岳父胡雪余,一个是范氏族长。

  此2人,虽都是旧势力成员,但以行动证明了忠诚。

  即使是被动的、权衡利弊的忠诚,那也是忠诚!

  作为一个王者,不能有洁癖。

  无论是道德层面的,还是男女方面的。

  因为王者这一生所参与、或见证的肮脏,用尽黄河水也洗不净。

  范族长,将名下田产,宅子大部出手,换回了银子、物资。

  掏空家底购置了12万石粮食,还有8万方的优质木材。

  交易是明面进行的。

  就连两江总督,都派人来询问此事。

  范氏族长一口咬定,是想重建一座堪比孔庙的祭祀场所,范庙。

  占地3000亩,需要用工数万,历时十数年。所以才如此的费尽周折。

  孝道,是大清的正治正确!

  所以,即使两江官场上下,都觉得范族长老糊涂了,昏了头了。

  也不好加以干涉,只能干笑两声。

  竖起大拇指夸一声“至诚至孝”。

  ……

  “今日秘密召集诸位到此,是为了宣布一项重要决定。”

  “我要筹建江南造船厂,位置就在金山卫港。”

  众人坐的笔挺,眼神炙热,听着李郁在讲述战略。

  “此船厂,专为建造海船。以西山船厂的匠人为底子,加上重金雇佣一些有过建造海船经验的南方船匠。”

  “同时招募民夫,疏浚金山卫港口,增加2条栈道,修筑水泥驳岸,还有一座炮台。”

  “诸位可能有一个疑问,我们何时和清廷翻脸?”

  这是在场所有人最感兴趣的话题,没有之一。

  李郁故意停顿了一会,等到所有人都翘首以待的时候,他才说道:

  “清廷集全国之力,集聚湖北,和白莲教僵持之时,就是我们堂堂正正,竖旗起兵之日。”

  杜仁询问道:

  “主公,届时我们是要联手白莲教,夹击清廷吗?”

  “是夹击,还是单独进攻,届时看情况而定。”

  众人都频频点头,明白这里面的玄机。

  无非是,如何利益最大化。

  白莲教是造反同行,但绝不是同道!

  范族长想了想,还是说道:

  “老朽年迈,可还是想建言一句,主公万万不能和白莲教走的太近,至少表面上要保持距离。否则日后荣登大宝,也容易被诟病。”

  李郁笑道:

  “宗教是把双刃剑,自古依靠它起家的枭雄,无一善终。我虽年轻,可也清楚其中的厉害,和白莲教的相处,无非是利用、提防。”

  “主公英明。”众人纷纷拍马。

  ……

  “明日,我会亲率大军,先吃掉围攻金山卫的京口八旗1000余人。”

  “主公出马,定然如同雷霆万钧,一锤定音。”刘武恭维道。

  这一趟,定然需要大量船只的配合。

  漕帮谭沐光押运漕船去了通州,所以这随主公出征的人选,必须有他!

  果然,李郁看了看他:

  “沿途航线、船只的事,你全权负责。”

  “属下遵命,早已准备完毕。”

  “据说,你麾下水师新添了几艘浅水火力支援舰?”

  “正想和主公汇报一下。”船厂蒯厂长赶紧接过话茬,这是他的分内事。

  “那你就当众讲解一下,此船有何特殊之处?”

  “浅水火力支援舰,专为适航江南水网设计,平底船,船头船艄皆为方形,长4丈,宽1丈,高1.5丈(不含桅杆,只到干舷),单桅硬帆一面,甲板四周为半包,临战可加挂盾牌或者沙包增加防御,必要时可划桨缓慢机动。整艘船包含1门3磅船艄炮,1门虎蹲炮,12杆抬枪。理论搭载船员20人。”

  ……

  李郁抬手询问道:

  “重心有问题吧?”

  “禀主公,航行移动时,人员尽量在船舱,压舱!作战时,若横风强劲,建议坐滩。”

  众人都笑了,李郁询问道:

  “老蒯,伱有没有测算过?这种船的极限通过情况?”

  “水深2尺,即可通过。”

  【注:据古籍《海运南漕议》,载货3000石(约210吨)的大型沙船,吃水才4~5尺(约1.3~1.6米)。1丈=3.3米,1尺=33厘米。】

  “目前有几艘?”

  “刚下水试航2艘,准备这次随征试试。”

  “行,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李郁对于新鲜事物,向来很宽容。

  更何况,内河后勤运输、内河火力支援,是他多次向刘武和老蒯强调过的。

  李家军是一支近代化军队,依赖火器,后勤压力很大。

  在江南作战,水网就是后勤生命线。

  邻水作战,后勤不断,即使遇到数倍敌人也不必躲避。

首节 上一节 515/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