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378节

  ……

  范族长一咬牙,盯着说道:

  “好,老夫就直言不讳了。”

  “何时反?”

  “暴露之日,就是造反之日。”

  “你有多少兵?”

  “我的兵,足够扫荡江南绿营,攻占江南三府,松江、苏州、常州。”

  “然后呢?”

  “军事机密,无可奉告。”

  “金川兵,缅兵,准部骑兵,皆为当世强军,被朝廷打成了冢中枯骨。你自问比他们如何?”

  “我之谋略,胜过大汗、缅王、土司10倍。没有人比我更懂大清。”

  “江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你可有策略?”

  “坚城堡垒为支撑点,河流为生命线。以水师为载具,打出去,打破袭战,打舆论战,打代理人战争,配合本土防御。”

  “当今皇上在位40年,驭臣有方,手腕老辣,寡情又睿智,狠辣又果断。你可比否?”

  “我看透了他,他却从未看过我。”

  “可有证据?”

  “赛里斯使团,听过吧?”

  范族长瞬间惊讶的跳了起来:

  “你,你派的?”

  “正是。”

  李郁心想,这世道真幽默。

  大清皇上,是反清事业的a轮投资人,还是领衔的。

  “好,好。老夫无话可问了。”

  范族长站起身,

  苍老,疲倦,担忧都溢于言表。

  “老夫知道,范家现在就好似雪夜狂奔的瞎马,你还在上面不停的狂打鞭。事到如今,老夫也不怨谁了,只指望你是个朱元璋。”

  “对了,贤侄你缺钱吗?”

  李郁拱手行礼:

  “江南虽是鱼米之乡,可战事一开,一切都不好说。”

  “请族长,为我囤积10万石粮草,还有上等造船木料,起兵后备用。至于说理由,你自己编。”

  范族长点点头,

  走出了屋子,重新融入了黑夜。

  以他的年龄,折腾这么一趟确实够呛的。

  不过,

  他的态度,很令人满意。

  李郁原本是要把范氏连根拔起的,现在杀心已经减去了6成。

  这么大批量的囤积粮食,

  若是自己干,就好似走夜路打火把一样惹眼,

  范氏出面做,能省去很多的麻烦、嫌疑。

  即使是朱珪,福康安知道后,

  也只当是范氏判断来年的粮价会涨,所以提前下手。

  而且范氏有良田万亩,佃户数千,

  囤积粮食,荒年赚差价这种事,属实是士绅的常规操作。

  合情合理!

  囤积上等木料嘛,是为了翻修祖先祠堂。

  这等大事,有多好的材料都不为过。

  ……

  范族长是个聪明人,

  他一点都没犹豫,就决定赌命。

  这就是和聪明人打交道的好处,不必多说。

  因为,

  清廷那边已经没有他容身的位置了,

  一个和造反集团前三位人物联姻的家族,实在是良心坏透了。

  乾隆不把范氏杀个精光,再把范文正拖出来鞭尸,从名教大儒行列中除名。

  都对不起这些年倒在他刀下的八旗亲贵。

  李郁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因为有轨迹可循,

  总能预判,对方进门先迈哪只脚。

  而和蠢人打交道,就头疼了。

  你永远无法预料,他今天会用第几条月退开门。

  一个穷酸童生,秀才都没考上的货。

  王兆铭。

  在大年初三,给巡抚衙门上书,

  希望朝廷表彰李郁,同时收回胥江园区。

  给苏州府游民,乞丐,苦力提供一个谋生场所。

  实现天下大同。

  有了李郁这个楷模,大清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他敲了登闻鼓,

  甚至当面把书信交给了福康安。

  随后,被安置在了巡抚衙门里。

  ……

  这个消息传到李郁耳中时,

  他差点怀疑这货是哪个对手派来恶心自己的。

  急匆匆赶到府城,找黄文运打听。

  却得到了一个尴尬的回复。

  这货是认真的,无人指使。

  福康安已经派人审讯了好几次,确定没有主使。

  所以,

  “李老弟,抚台大人怀疑是你指使的。”

  “黄大人,你看我像是脑子进水的样子吗?就这么捐了,孔子不理解,庄子不理解,老子也不理解。”

  看着李郁气急败坏的样子,黄文运也忍不住笑了。

  “说真的,这事过于离谱。是个人,都会怀疑是你自导自演。”

  “我辛苦挣的家业,为啥要捐出来?这是绑架。”

  “你且宽心,我和朱大人都为你说话了。抚台大人不至于相信那个傻子的话。”

  毕竟,胥江园区是黄文运的业绩之一。

  开春,指望着多收税呢。

  这也属于早达成共识的p友交易,之一。

  打造一个标杆码头,

  然后,每条船都收一笔过路银子。

  过路银子,

首节 上一节 378/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