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337节

  这场“帝王心术”的聊天,

  持续了半个时辰,双方都很满意。

  乾隆,也知道自己需要考虑继承人了。

  永琰,也感受了一种隐隐的重视感。

  乾隆离开后,

  突然心里冒出了一个滑稽的念头,

  赛里斯国王,治的哪一本经?

  若是《论语》,那就太稀松平常了。

  若是《易经》,倒有点意思。

  阿切,

  3000里外,李郁打了个喷嚏。

  他正在翻阅,那些从京城礼部藏书楼骗来的书籍。

  其中一本长卷,

  《浙江全省海图说》,引起他的浓厚兴趣。

  定海县,也就是舟山群岛,清廷的海防力量最为密集。

  海疆门户,

  一旦打开,就能进攻杭州。

  ……

  地图的边缘,是松江府金山县。

  这给了他一些灵感,

  时机成熟了,需要在沿海取得一块地盘。

  方便走私,还有接触海外。

  每次都走长江口,侥幸过关,太危险了。

  如果,自己能在松江府金山县控制一块地盘,扶持一位代理人。

  事情就顺利多了。

  赖二在潮州府的走私,

  以及未来可能接触的英商,还有史密斯,都可以在金山县卸货。

  而从金山县,到太湖,是可以走水路河道的。

  距离也不远,200里而已。

  属于自己的势力的辐射范围,危险系数不大。

  只不过,目前缺少一个合适的插手机会。

  毕竟,松江府不是苏州府,含“李”量不高。

  顺便提一句,淞沪抗战中,

  10万头留卫生胡,贼讲究的小日子,就是从金山卫登陆的。

  所以在这个时空,大型海船绝对有条件在金山靠岸停泊。

  李郁志在必得!

  ……

  目前,

  他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在了冬季建设。

  2万多苦力,为了每天20文的工钱,集中在了府城西侧,运河沿岸。

  工程浩大,

  2000匹骡马,3000辆大车,还有东山团练全员出动维护秩序。

  砖石用量更是庞大,

  李郁干脆让人,在工地上临时搭建了5个砖窑,现场烧制。

  李家堡的人,

  借着这个机会,仔细勘探了苏州段大运河。

  将水浅淤堵处,彻底疏浚。

  美名曰,为了皇上的御舟畅通无阻。

  实际上,是为己方正在筹建的大型战船进入长江扫清最后一步障碍。

第136章 你笑我不懂救火,我笑你不懂大

  西山船厂,

  正在筹建能够适应长江,近海风浪的尖底战船了。

  这次,采用的改良型硬帆。

  32炮舰。

  木料加铁固件。

  没有经验,全靠大胆。

  吃水深度,

  就按照大运河航行不擦底,不搁浅的标准设计。

  最浅处不低于7米,是李郁报给府衙的数据。

  黄文运和朱珪都表示满意,

  若疏浚后能达到这个水深,给皇上提供的御舟就可以更大更豪华。

  到时候,又是简在帝心。

  “阿仁,凡是有一技之长的苦力,了解一下情况,工程结束就招揽到咱们麾下。”

  “没问题。”

  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放过任何薅羊毛的机会。

  胥江园区,

  那些概念区域,也在一点点建起来。

  士绅们终于没法嘲笑,李爷的园区是纸上画饼了。

  整个地基,

  甚至整体抬高了小半丈,费的土方,是附近挖掘的。

  属于典型的以邻为壑。

  把周围挖低了好多。

  不过,李大官人缺德事干太多了。

  所以府城百姓,并不惊讶。

  ……

  随着胥江园区的概念,从纸面落实到了地面。

  李郁开始旧事重提了,邀请府城的各类商人进驻。

  总的来说,

  是以手工业作坊为主,商贸为辅。

  作坊区,例如木器,织布,绣,造纸,首饰制作,酿酒,舂米,成衣,铁器,造船,印刷~

  商贸区,例如丝绸,布匹,茶叶,农具,南北干货。

  这么说吧,哪怕是做棺材的,李郁都欢迎。

  许多商人,仔细考虑后进驻了。

  起码也是在这开了个分店,算是留个人情。

  李爷是怎么起家的,士绅商贾们多少听说过。

  说的透彻点,

  商人,要么被官府盘剥,要么被豪强盘剥。

  选哪头?自愿!

  很显然,李郁这个选项还行。

首节 上一节 337/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