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318节

  “300万两奏销,包括赏银,抚恤银,工部箭矢银,州县挪粮银,民夫工食银,数目庞大,项目繁多,需要人工审核。”

  “多久?”

  “很久。”

  “除非,福大爷你先付1万两关节费。那今天就能审完。”

  书吏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

  福康安,刷的一下抽出佩刀,带着金川之战的呼啸。

  书吏一抖,然而却不惧:

  “户部报销军费的规矩,打顺治爷那会就有了。”

  “我这个位置,换了谁来,都得问您要这笔钱。您就算把户部杀个底朝天,关节费也免不了。”

  ……

  “狗奴才,你可知道,我福康安是什么人?”

  “知道。大学士傅恒之子,孝贤纯皇后之侄,正白旗满洲都统,皇上待您如亲儿子,刚从金川凯旋归来。”

  书吏娓娓道来,

  福康安的身世,已经不是显赫一时能信任的了。

  很显然,

  这奴才不是狗眼看人轻,不知道刁难对象的高贵身份。

  这让福康安心中隐约有些不安,

  内务府大臣,和户部尚书,如今都是和珅兼着。

  “福大爷,听奴才一句劝。关节费乃是对事不对人。”

  “这1万两,是整个户部衙门的油水。哪怕是皇子来了,也不能免去。”

  “奴才再斗胆说一句,为了区区1万两大闹户部,惹的万岁爷不悦,同僚不欢,下属不爽。不值得!”

  “罢了罢了,你们这些奴才~”

  福康安服输了,

  上午交了1万两关节费,下午就提到了银子。

  回府后,

  他和亲信管家抱怨此事。

  “这京城,是越来越离谱了。”

  “公子,其实京城一直是这样的。”

  “为何以前我从未遇到?”

  “老爷还在世的时候,这些事都是他老人家出面的。”

  老管家想了想,决定还是多说一点:

  “公子,其实户部的这点陋规和内务府比起来,都不算什么。”

  “嗯?”

  “上个月,太后她老人家让杭州织造局进献了100匹锦缎,内务府扣下了20匹。”

  ……

  “如此离谱,是谣言吧?”

  老管家犹豫了一下,说道:

  “因为这事太离谱,所以应该是真的。”

  福康安张了张嘴,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挥挥手打发了管家。

  唉,大清!

第131章 一人一羊的短暂爱情故事

  福康安语塞,

  叹了一口气,到后院练剑去了。

  从金川回来的喜悦,已经十不存一。

  不过,

  好在很快就能离开这肮脏地儿,去江苏上任了。

  皇上体谅他征战辛苦,

  特准许在京休养一月,再启程去巡抚任上。

  他有一腔抱负,

  想大展身手,青史留名。

  作为八旗年轻一辈当中的佼佼者,他对于养鸟斗蛐蛐之类的爱好深恶痛绝。

  只想干大事!

  年轻人嘛,都一腔热血。

  要不看在他亲爹、和他野爹的面子上,上三旗的几位出身高贵的衙内早就想干他了。

  乾隆盛世,大家都躺平,享受富贵,

  就你丫的天天奋斗,四处征战,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这不是给大家心里添堵嘛。

  呸!

  ……

  同样是年轻人,李郁的风评就好多了。

  长兴县知县,县丞,主簿,典史都赞不绝口。

  称这年轻人懂事,日后必成大器。

  瞧瞧这出手,都是黄的白的。

  为了彻底消除隐患,还给主簿私下送了一个漂亮女子。

  于是,

  主簿就把家里那个小妾给发卖了,表示和矿主彻底断绝了关系。

  这个选择一点都不艰难,

  4年的小妾,早腻了。

  相当于以旧换新,很划算的。

  一时间,

  李郁在长兴县衙,又找到了起初出入元和县衙的感觉。

  剑履上衙,赞拜不名。

  我想来就来,抬脚就进。

  知县老爷,就如同我亲兄弟一般。

  有两淮盐运使的书信举荐,有大把的银子拿着,知县当然会做人。

  ……

  不过,

  湖州府富商,甄老爷就不悦了。

  原本,长兴煤矿是要落入他的手中的。

  便宜女婿,长兴营游击,

  那天已经开始调兵了,却差了一步。

  “贤婿,真打不过?”

  “泰山,真不行。”

  这话落在幕后旁听的甄氏耳中,很是不喜。

  男人,就不能说这种话。

  太虚了。

  这大清朝的男人怎么了,怎么就找不出一个赵子龙般勇猛,张翼德般强壮,关云长般高傲,三合一的英雄呢?

  若是有,奴家就是倒贴个几十万两,也要嫁。

  ……

首节 上一节 318/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