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243节

  马忠义布置剿匪的时候,他就对这个少年有极深的印象。

  一个极善于伪装,心思缜密狠辣,说不清来路的家伙。

  ……

  “找几个镇子上的官面人物。”

  施令伦吩咐手下人,他要打听一下消息。

  那个和李家堡打过交道的保长,正好在其中。

  无需吓唬,就把他知道的所有情况都交代了。

  “将军饶命,那李家堡我去过。里面不大,但是挺神秘的。”

  “可有护院家丁,有刀枪火器吗?”

  “刀剑都是有的,火器说不好,估计有。”

  “李郁可是长住堡内?”

  “是的。”

  “李家堡有多远?”

  “就隔着一条河,往南走5里。”

  见答不出什么有价值消息了,施令伦示意手下,把人干掉。

  目光投向南边,

  “将军,咱们真要去打那个李家堡吗?”

  “打。杀不了黄文运,杀李郁还是可以的。”

  施令伦的眼神里,满是疯狂。

  此时,府城。

  黄通判听完了求援骑士的禀告,半天说不出话。

  天气并不热,甚至还有些凉。

  但是他两鬓的汗珠,一颗颗滚落。

  计划进行的一直很顺利,直到现在,出现了一个天大的纰漏。

  成功的逼反了施令伦,所有的黑锅都背上了。

  但是这家伙,怎么就不好好的做个背锅侠呢。

  竟然来了个困兽犹斗,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一仗,

  就把城守营给打残了。

  “胡千总麾下,还有多少人马?”

  “不足200人。”

  “那他们现在呢?”

  “还在横塘镇外监视敌军,千总大人说,他要死战到底,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也动。”

  “滚。”

  ……

  黄通判差点气歪了鼻子。

  这种鬼话,他还听不懂吗。

  意思就是,我率兵远远的看着敌军。

  如果敌军走了,我就远远跟着,这叫奋勇追击敌军,收复失地。

  如果敌军来攻,我就逃,用脚丫子取得胜利。

  “难道是李郁教他的?不行,这事他得负责到底。”

  黄通判还没来的及迁怒李郁,

  又有小吏来报。

  “大人,有横塘镇,胥口镇逃生的百姓,您可要询问叛军最新动态?”

  “快带进来。”

  几个满身灰土的百姓,哭诉了悲惨遭遇。

  黄通判对于他们的痛苦毫无感觉,只是被最后一句话惊呆了。

  “你们是说,叛军要进攻浒墅关?”

  “对,还说要打下府城报仇。”

  黄通判愣住了,连忙召集衙门众官吏商讨。

  攻打府城那是扯淡,城砖都啃不动几块。

  但是攻打浒墅关,倒是有可能。

  浒墅关可没什么防御,也没有坚城堡垒。

  仅有的那些兵,只会搞钱。

  见贼而逃,都算强人所难。

  望风而逃,才是本色出演。

  “大人,一定要增援浒墅关。那里可是有几十万两存银,不能有一点闪失。”

  “哪儿还能调兵?”

  众人语塞,

  苏州府的经制之兵,仅有城守营。

  其余的,距离少说百里。

  最近的平望营,江阴营,府通判也指挥不动。

  ……

  “求援,向总督府、提督府求救兵。本官不信,他们敢坐视不管。”

  “城中再调100兵丁,去增援浒墅关。开拔银赏3两。”

  “只要能守住3日,援兵四面合围,施令伦他就是一条死狗。”

  不过这样一来,守城的人手就不够了。

  20米,才能站一个人。

  这其中,大部分还是临时招募的青壮。

  黄通判只能再次吓唬商人,筹了一些银子。

  招募了城中青皮,游手,全部套上官衣,上城墙充数,多插旗子。

  若不是护城河宽敞,他还真没信心。

  府衙中人,都在忙着拜伍子胥。

  感谢他老人家在2000年前,不惜人力把护城河挖的这么深,这么宽。

  时间,

  有时候一文不值,有时候则关系到一场战争的结局。

  双方都在掐算着时间!

  傍晚时分,

  乱兵没有离开横塘镇,而是就地宿营。

  好好的饱餐一顿,住进了瓦房大宅。

  甚至,还能搂着哭泣的富家女子。

  施令伦一改往日对军纪的严格要求,极度纵容。

  因为他知道,

  做贼和做兵不是一回事。

  除了镇子外的巡逻队,每2个时辰换一班。

  这是一个沙场宿将的最后倔强。

  ……

  幸好,一夜无事。

  老胡带着200人的溃兵,远远的也扎营了。

  他不敢进,也不敢退。

首节 上一节 243/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