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237节

  百姓人人皆知,太湖协绿营兵造反了。

  副将施令伦,竟然心怀前明。

  隐姓埋名几代人,终于成功窃取了权柄。

  这是何等坚忍的心志啊,欺骗了皇上,欺骗了同僚。

  之前苏州府所有的反贼作乱事件,都是他干的。

  现在,这个大反贼就要带兵来攻城了。

  据说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为了报清兵入关屠江阴的仇,他准备屠苏州城!

  不过,

  还好有文武双全,长得也不错的黄大人坐镇府城。

  商人,士绅们,自然要出点血。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会拒绝。

  于是,黄通判的手头又多了一笔银子。

  关于黄大人长相十分英俊这件事,

  绝不是阿谀奉承之词。

  若是他长得过于寒碜,当年还是穷酸秀才,茅屋苦读的时候,黄夫人死也不会接受这桩婚姻。

  毕竟婚姻是现实的,

  权钱色,总得图一样。

  ……

  “大人,我建议先挪用一下,打点和大人。”

  “不妥不妥,这可是城中热心士绅捐献的军饷,犒赏有功将士的。”

  “等打赢了,赏银另有出处。大人勿忧。”

  “好吧,那就依你。”

  于是,

  李郁找上了王神仙。

  这货最近很活跃,说明和大人很缺钱。

  城西,一处四进宅子,

  此处原本是属于范家,后分给了和大人,最后被王神仙漂没了。

  “李老弟,伱这事棘手啊。”

  “要是不棘手,用的着找你王神仙吗?”

  “哎,说真心的,现在的京城风气很差,你想办点事,全是银子打先锋。”

  “2万两。”

  “太少了。”

  “就帮着打打边鼓,不少了。”

  “现如今,京师物价飞涨,所有行业都在涨价。”

  “不不,王兄你听我讲。若是2万两想买一个苏州知府,那肯定少。但是黄大人已经有了硬扎的军功,就算没有和大人的举荐,胜算也在七成。”

  王神仙这才动心了,

  悄声问道:“说真的,太湖协要反了?”

  “纠正一下,是已经反了。”

  李郁说的很笃定,静静的看着面前的胖子。

  “成。这活儿我接了。”

  “王兄,我有一个大胆的建议。”

  ……

  最终,

  王神仙从善如流,深夜前去黄通判宅子。

  收了2万5千两银票。

  然后,分给李郁3千两,他自己昧下了3千两。

  最终,给和珅上交了1万9千两。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不吃差价,谁有动力去办实事?

  此事之后,

  王神仙在李郁面前再也不端着架子了,放下了神格,平易近人。

  相反,积极的介绍业务。

  告诉他,哪些事是可以平的,收费标准大约多少。

  李郁可以稍微提价,

  再给他留点利润空间就行了。

  人人都说圈子重要,人脉重要。

  就是因为看似遥不可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事。

  其实在某些人那里,

  就是一次简单的交易。

  有了这层关系,李郁在苏州府官场的名声好的没法再好了。

  官官皆知,

  遇上难事,可以拜访一下李官人。

  他会坦诚的告诉你,这事能不能办,需要多少诚意。

  而且,特有信誉。

  这样的妙人,怎么会和反贼扯上关系呢。

  说出去,谁信啊?

  ……

  太湖协东山水寨,

  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好几个千总、把总都红了眼睛,要求报仇。

  施令伦参股的一家铺子,也传来了噩耗。

  被苏州府接收了,充公了。

  亲兵队长跪地大哭,

  他是本地人,家眷全部下狱了。

  妻子还被当堂打了板子。

  要知道,这在封建社会属于奇耻大辱。

  女眷打板子,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将军,我要报仇。杀了那帮狗官。”

  坏消息一条接着一条,

  “将军,城守营那帮王八蛋,把附近的村子百姓都撤走了。”

  “将军,今日该到的粮食,没有按时运达。”

  绿营的军粮,是由所驻地方的官署提供的。

  黄通判早就让人,把粮道给断了。

  “军中存粮还够多久?”

  军需官灰着脸说:

  “按照正常供给,不超过7天。”

  施令伦握着刀柄,抛一句:

  “到明日日落时分,若是还没有好消息,我就带你们杀出去,去提督府讨要公道。”

  “我就不信城守营那帮怂货,敢和咱们动刀子?”

首节 上一节 237/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