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234节

  “这话我信。”

  “大人您哪儿都好,就是心太善了。”

  “是啊。”黄通判一声长叹,这话他信。

  “可您也得看对谁啊?他施令伦心多黑,他这是恶意碰瓷。”

  “啊?”

  “您官运亨通,走的是平坦大道,他却把脚放你前面,让您踩。然后满世界的喊疼,你说这是不是碰瓷?”

  李郁说的义愤填膺,黄文运听的目瞪口呆。

  猛地一击手掌:

  “是这个道理。”

  “皇上英明,朝廷诸公眼睛雪亮。苏州府,长期隐藏着一个意图反清复明的巨贼,就是他施令伦。左营事件是他自导自演,白莲教袭击钦差也是他带的路。”

  李郁竖起大拇指:

  “大人英明。”

  两人哈哈大笑,终于放心了。

  ……

  这事,就算是定性了。

  施令伦要造反,所有的乱子都是他幕后策划的。

  接下来,就是讨论细节:

  如何逼反施令伦,以及他麾下的兵勇。

  黄通判定下了一个基调:

  “既要让他做出实质性的造反行为,又要控制住损失,还要能果断的全歼。”

  李郁立即响应,

  表示既要,又要,还要的指示,是非常英明的。

  “在座的诸位读书少,未必能深刻理解黄大人的意思。”

  “我简单的讲几句,从各个角度分析一下。”

  “官面上用些合法手段,给施令伦施加压力,让他恐慌。”

  “比如说,散布谣言,断粮,抓太湖协的家属,在水寨周围布防。帮他调整心理,逐步进入反贼的心态,不要觉得自己还是朝廷命官。”

  胡千总没忍住,笑了。

  自己的结拜兄弟,说话还是这么的幽默。

  然而,这幽默的背后,是血色。

  “这个过程,短则两三天,长则半个月。我们要调兵,做好随时镇压的准备。”

  “他施令伦一反,最好稍微波及一下运河,或者某个镇子。我们再出兵,为朝廷平叛。”

  “这样损失不大,朝廷不会怪罪。而且绿营弟兄们出兵辛苦,朝廷给的赏银不多,总要谋点外快吧?”

  ……

  “我们不是客兵,刮地皮不能太过分,会被戳脊梁骨的。”黄通判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我是这么想的,人是施令伦杀的,财是施令伦抢的。我们只不过平叛而已,算是合法缴获。”

  众人都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这么说,我们回去就好动员了。

  这年头,带兵你没点银子,真不行。

  使唤不动的!

  前两年,

  韶州绿营因为开拔银没到位,又没赏格,伙食还差。

  那帮丘八,临阵齐刷刷的往后跑。

  参将,游击,一众将官因为铁甲重,平时又缺少锻炼,

  跑的太慢,全被贼人砍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绿营兵用实际行动,打出了“筒//战的价值”。

  李郁洋洋洒洒分析了上千字,

  然后转头看着黄通判:

  “大人,您看我理解的还到位吗?”

  “唔,正如本官心中所想。”

  胡千总也赶紧抓住机会:

  “大人,城守营右营,也需要一个得力之人指挥。”

  “你以千总之职,暂时节制两营吧。待这一仗赢了,本官奏报朝廷给你提一提。”

  “谢大人厚爱。”

  “还有你,范巡检,好好干,事后也给你报功。”

  散会后,

  黄通判恢复了理智,询问黄四:

  “城守营,加汛兵,差役,能打的过太湖协那帮丘八吗?”

  “小的觉得,还不够稳。”

  “那怎么办?”

  “组织一些团练吧?据我所知,西山煤矿就养了一些打手,有的还是江湖杀人犯。”

  “这可不行,朝廷不许。”

  “小的意思是,临时用一次,用完了就撤销。”

  黄通判点点头,觉得这个建议还是可以的。

  就当是卫生纸,用完就扔嘛。

  不违制。

  ……

  机会的大门,

  不是一次性打开的。

  往往是多次试探,偶尔推开一条缝,又pia的关紧。

  但是,凡事只要有了第一次,

  后面就会有无数次。

  俗称,破窗效应。

  心存疑惑的黄通判找上了李郁,想试探一下他的反应。

  没想到,却被拒绝了。

  “不行,不行,我是正经商人,哪能参与这种事。”

  “我那些护院家丁,领的是我的工钱,朝廷又没发一个大子。”

  “再说了,别人还以为我有多大野心呢。这兵权是烫手山芋,我才不接呢。”

  欲擒故纵,玩的那叫一个六。

  最终,黄通判多次劝说,

  李郁才勉强接受了,表示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就100人吧,不够的用矿工凑数。

  死了,官府得给抚恤。

  兵器,粮食,也得官府提供。

  而胡千总,拿着公文杀气腾腾的接收了整个城守营。

  将李家堡的人,安插在各队。

  依仗这些人,他才能掌控两营。

  听话的有开拔银,赏银。

  不听话的,直接斩首。

  一口气杀了四颗脑袋,总算是镇住了这上千人。

  老胡拉出了一半的兵力,开拔到东山附近。

首节 上一节 234/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