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201节

  晚上,

  张满库把事都告诉了媳妇。

  “相公,还是听爹的吧。”

  “你也觉得爹说的对?”

  “奴家是揣摩着李老爷的心思大抵如此。他待咱们张家不薄,真当自己人。”

  “那行,明儿我让狗儿也去。”

  “狗儿才5岁,能去铁厂干啥?”

  “学技术就要从小开始,他拿个锉刀,帮着打磨吧。”

  狗儿,是前面一个老婆生的,

  正如名字一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虽然才5岁,却是天天搬砖。

  傍晚时分,自己就到湖里摸鱼虾回来给爷爷做下酒菜。

  顺便洗个澡,省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第二天,张满库就把狗儿带着去了铁厂。

  送给他一个锤子,一把锉刀。

  狗儿欢喜的很,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

  这是身份的象征,咱是有正经工作的。

  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捡了山核桃,贝壳啥的。

  腰上解下锤子,

  咔,如果一锤子不能解决,那就两锤子。

  他在铁厂,属于编外人员。

  一月拿300枚铜钱。

  打杂跑腿,匠人有啥事都喜欢招呼他帮忙。

  唯一禁忌是不许靠近高炉20米内。

  铁水的温度足有1000多度,一个不小心,就是残废。

  几百年后的炼钢厂,伤亡事故都难以避免。

  何况这个时代,

  已经有一个炉工的脚,被溅出的铁水融了个指头。

  ……

  杜仁听说后,

  让人从府城采购了一批皮衣,皮围裙,皮帽,还有靴子。

  至少,能挡住零星的铁水飞溅。

  考虑到加工方便,熟铁成形的时候,就尽量做成圆形棒。

  李郁很重视模具,

  陈老汉和张铁匠合作,选用最好的钢材,在机床上做出了多个模具。

  分别用于枪管胚,炮筒胚,刀剑胚,还有米尼弹。

  模具,是工业的基础。

  精密的模具,意味着可以减少公差,批量生产。

  在这个,手工业时代向机器时代过渡的时代,意义重大。

  制造火绳枪的技术,目前是成熟的。

  待铁厂产能爆发,囤积一批铁锭后,才会尝试弹性钢的制造。

  燧发枪枪机,离不开弹簧。

  而目前的炮筒胚模具,只有两种,仿制的是轻型火炮。

  前段时间,

  城守营胡千总来访,和李郁详谈了半天。

  老胡在金川前线打过仗,对清军的常见火炮有大体了解。

  其中,他印象深刻的是劈山炮。

  所谓劈山炮,实际上是一种口径很小的火炮。

  整体重量,在50斤到400斤内。

  纤细,修长,可以打霰弹,有可以打实心弹。

  因为轻便,所以便于布置。

  几个人一抬,就能转移了。

  在山地战中,压制金川兵的效果不错。

  当然了,对付碉楼肯定不行,那得靠重炮。

  根据老胡的描述,

  李郁敏锐的发现了一个事实。

  清军的火炮,在两极分化。

  要么是重炮,要么就是很轻型的火炮。

  中间威力的,似乎是鸡肋。

  重炮攻坚,轻炮杀伤人马。

  这个思路,李郁觉得很赞。

  ……

  其实,

  这取决于战争目标。

  清军很少进行大规模机动野战。

  即使有,对手也缺乏对等的火器投射实力。

  多是攻城,或者治安战。

  重型火炮的大自重,糟糕的道路情况,使得运输成了难事。

  所以大部分军队,除非有明确的攻城需求。

  一般不携带重炮行军。

  拿破仑,也实践了类似的火炮思想。

  赋予了火炮前所未有的机动能力,骑兵拉着炮满场跑。

  炮兵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最后一仗却在拥有大批中型火炮的联军面前,吃了大亏。

  因为射程!

  因为对手也是纯火器军队。

  时也命也。

  李郁得出了一个结论,

  用兵,要灵活。

  吃饭要一口口来,铸炮也是一样。

  先从最轻型的劈山炮开始,积累经验。

  好的炮胚,是圆柱熟铁实心体,里面没有气泡杂质,分布均匀。

  陈厂长非常自信的说,

  铸炮的这一炉铁水,是他亲自把关的。

  张满库把炮胚牢牢固定在钻床夹具上,开动了钻刀。

  钻刀全速转动,炮胚缓缓的靠近。

  接触的一刹那,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匠人不时的淋上鲸油,作为工业润滑油。

  钻刀陷入炮胚当中,

首节 上一节 201/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