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1197节

  施令洋一言不发,转身望着正中挂着的先代靖海侯巨幅画像。

  他先前放出风声。

  想放弃带陆,率全族搬迁至大员岛南部。

  如今的大员,已不是100多年的荒蛮之地。

  经过数代人孜孜不倦的开发,南部平原最适合耕作的土地全部成了良田。

  可以说,

  在整个大清国,就找不到比大员粮价还低的府。

  ……

  他环视着这些熟悉的面孔,

  肃然道:

  “既然如此,我施家就要全部动员了。”

  “即日起,施家15岁以上男丁全部入伍。再将各家的家奴、佃户、族内的远亲族人,加上晋江县半数男丁,编成一支军队。”

  众人齐刷刷叫好。

  这些人不愿意搬迁,舍不得他们在泉州的家业。

  细软金银可以搬走,但是那些宅子、铺子、田地搬不走,白白便宜了穷鬼。

  舍不得!

  ……

  随着施家军雏形初现,

  整个泉州府都被震动,有人欣喜,有人不安。

  总之,

  福建是愈发的乱了。

  王、黄、施3家斗法,各自不对付。

  依据《闽吴互不侵犯条约》,长驻福州的吴国观察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陛下不希望看到铁板一块的福建!

  陛下要看到血流成河!

  观察员频频出入王亶望府邸,施压索地。

  陛下看上了福建的一块小平原——兴化平原。

  此地位于沿海,海岸线中间位置,占据了兴化府莆田全县面积的四分之一。

  ……

  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必须待施、黄2家打成血葫芦之后。

  李郁拟将第3军团的一个团,走海路运输进驻莆田。

  屯田、修筑坚城、码头。

  水陆配合,控制一小块飞地。

  从此,

  更加方便操控,介入。

  除此之外,

  也为吴国的海运航线,增加了一处重要节点,为江南商船南下北归提供落脚点。

  大航海计划,

  初步路线是:

  金山卫——莆田港——潮州港——广州港——?

  如今,

  路径之上,已落3子。

  只差1个莆田港了。

  ……

  福建阴云密布,

  当事人之一,靖海侯府的密使却悄悄抵达广州府,求见李郁。

  李郁没有召见,

  因为一不是来降,二不是献礼,三也没送女人。

  见个鬼。

  秘书处侍卫陆舟在军营之内,接见了信使。

  信使也很坦诚,

  明说,靖海侯想和吴国直接做点生意,不让王亶望做中间商。

  用大员的粮食换吴国的枪炮。

  价格嘛,由吴国定。

  态度是好的,姿态也够低。

  不过,

  这明显是待价而沽,先晾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

  站在广州城墙之上,眺望四周。

  李郁突然问道:

  “5月,怎的这般阴郁?”

  “回陛下,往年天气不是这样的。今年不知为何,气温偏低,阳光偏少。”

  “春粮有影响吗?”

  “有,比往年减产1成到2成。”

  李郁眉头紧锁,低声吩咐身边侍卫:

  “催促一下各省的春粮产量报告,尽快送至寡人案上。”

  “是。”

  由于南北气候差异、粮食种类差异,各省的春粮收获时节并不相同。

  有早稻、晚稻。

  各地农夫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本地的水稻种下去。

  红薯的大规模传入,让无法种植水稻的山区、旱地、薄田都有了用武之地。

  红薯吃多了,泛酸水。

  但是,总比饿肚子要强。

  ……

  战争过后,广州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老广对于吴军的接受度很高,基于双方都比较认同商业文化的前提。

  例如,

  遵守契约,守规矩。

  热衷搞钱,热衷消费。

  吴军士兵轮换出营,例如今天是单数营放假,明日就是双数营。

  辰时,

  士兵开始自由出营。

  申时,

  士兵陆续回营。

  吴军军饷不错,且论功行赏,赏银早早发放到了个人手里。

  部分人还有战场藏私。

  在战事基本快赢了的时候,顺一锭金银藏在自己怀里。

  这种情况很难完全杜绝的。

  各级军官和军法官心知肚明,

首节 上一节 1197/1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