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88节

  如何是好?抗则开战动武,甚至会被打为逆贼。

  张辽此将,分明是来开路,曹操大军就在其后,一般相距不会超过七日,必至。

  所以,他们很从心的选择了开门,并且拥军而入,共同赞美大汉。

  暗中再将消息放出去,令其他家族做好准备。

  但是现在,就轮到长社陈氏急了,他们真以为会相安无事,却没想到来得这么诡异,张辽竟是直奔长社而来。

  陈群之父陈纪在家中苦思不解,只觉得张辽打算强占长社,再图其余诸地,想来他们陈氏也就是倒霉,被第一个盯上罢了。

  但而后,接连传来张辽施粥布粮,推行曹氏屯田令的消息。

  这又是要收治流民,积攒名望,以政绩来养民清静。

  同时,还听闻了些许暗中诟病陈氏的流言。

  光是其中一条,就足以让他们坐立难安:陈氏族中五囤粮,只肯百斛救山民。

  这句话,把他们架在火上烤,百年清誉就这样惨遭动摇。

  至此,陈群决定亲自进城,去拜见张辽,却两次没见到。

  而且每次去之后,张辽都会下令加大放粮力度。

  又三日后,张辽直接布告,粮食没了,爱莫能助,若能得世族商贾支持尚可继续,但未能得到当地名士接见。

  好,这一下民愤骤起,声讨陈氏之声越发浓郁,气得陈纪差点没急火攻心过去,他当了一辈子的君子,却没想到老年来要历经这种事!

  于是让陈群再去见张辽一次,兴师问罪!

  若是不得善果,当联合家族举事,驱赶张辽此贼,或数其当年罪行,替君杀之。

  ……

  此时,长社城外东营内。

  程昱和张韩收得线报,喜笑颜开,张韩直接拍开了酒封,喝了一口,解渴。

  程昱感慨道:“伯常深谙人心之道,颇有主公风范。”

  之前程昱不过提了一次,他想用郭嘉计再更改些许,郭嘉计策虽好,却仿佛实在“劝说”长社陈氏与军揽民,颇柔,其选择权始终交托给陈氏。

  当然,料定陈氏一定会来,那是基于郭嘉的了解。

  但程昱觉得不够妥当,他打算用“威逼”的方式,以阳谋逼迫方可让陈氏不敢继续明哲保身,因为保不住。

  他在陈留这一年太守,不是没有感悟,治理百姓轻车熟路,治当地士族更是得心应手,于是略改其计,提出“不见”。

  听他这么一说,张韩当时就问程昱不考虑一下这样做会不会毁人一族的百年清名,程昱说“清名不为我用,则不值得尊奉也”。

  张韩叹为观止,暗道无情。

  所以前世才会出现这么多前男友系列,张韩心说。

  于是顺着程昱的思路,打算给陈氏一点小小的“道德绑架”震撼,又提出了“断粮”与“祸水东引”。

  一老一青一拍即合,付诸施行此计,暗中派出暗探煽动流言,把陈氏架到了风口浪尖。

  人家在家里还叭叭品评天下人物,对曹操极其麾下文武评价定论呢,这把火竟然直接就烧到了脚脖子。

  张韩此刻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是真的要毁了陈氏、逼死那位大鸿胪,他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比我还正的那种。”

  程昱静静的看着张韩,听他把话说下去。

  “此计依然有一条摆在明面上的可解之法,也算我为他们留了一条很坦荡的后路。”张韩平静的说道。

  此时的程昱低头又思索了一番。

  仓粮已断…燃眉之急…若借此急,则恩情很更重,人心向来如此,越是紧要的关头越能记住恩情。

  此时陈氏入局施粮,那么一切流言都可自破,而且他们的名誉、风评还会再升。

  嗯,人性,张韩在此计中保留了一丝人性,但不多。

  合则皆赢也。

  他旋即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看向张韩的眼神也透出几分欣赏:“伯常死地留有生路,却又是仁者仁心。”

  在旁的曹昂听完两人的对话,略一思考之后忽然明悟,拍案叫绝,目光灼灼的看向张韩道:“伯常,我明白了,若是陈氏肯在危急之时续上粮草,既可揽人心众矣,又可解军中所谓的燃眉之急,且,彼此又能相安无事、乃至感激非常的精诚合作!”

  “妙哉!就看陈氏愿不愿下此台阶了!”

  他们等了小半日,张辽从城中传来了消息,陈群求见。

  “见!”

  张韩、程昱当即道。

  是该去见一见这位颍川陈氏的名士了!

  ……

  城内,陈群气势汹汹的来,陈词犀利,气质极硬,不带脏字的在张辽身前高谈阔论。

  张辽身旁子弟宿卫,虽说听不太明白,却知道在发怒,也都按捺不住手握刀柄,随时准备斩杀此人。

  但,张辽的涵养极好,始终保持一种似笑非笑的目光,还在等待军师到来。

  “陈长文好文采,骂我们恬不知耻,引祸于陈;骂我们自大无知,叼买人心。”

  “但陈氏若能站出来续上此粮,待我主公一至,这数万百姓,数千流民的感激,不就全入你陈氏清名了吗?”

  陈群转身看去,见到一位年轻儒生淡笑着走了过来,连张辽都起身向他行礼。

  此时,就已知道他是此行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人,那么,在背后算计陈氏者,恐怕也是此人。

  张韩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陈群的面前,依旧是笑脸满面。

  一只手放在了案牍上,道:“长文应当思量一番,若是此时与我军交好,一同收治流民,无异于雪中送炭,日后定可传为一桩美谈,从而流芳百世,而个中曲折,无人知晓。”

  陈群的脸色一抽,心里当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了一下。

  被算计了。

  这不就是一个下马威吗?区区竖子,也想将我陈氏随意拿捏!?

  陈群冷冷地看着张韩,心中气节不消,自不愿低头,他双手悄然放在了案牍之下。

  俄倾,猛然一掀!!

  啊!?

  纹丝不动……

  陈群感觉自己手指都因为大力而嵌破了皮。

  这案牍难道是钉在地上的吗?!

  哎哟,好晚了,先更明日改

第96章 陈迎德建,传为典故耳!

  我陈群,自幼修习武艺,曾行走游侠,寻师访友。

  杀过不少凶恶之徒,身负不俗武艺,在乡里难逢敌手。

  气力,亦是自问有超凡之能,寻常大力士二三人不可撼动我之力。

  当世之儒生,可不仅仅只是居家读书、座谈论道而已。

  哪个不是能仗剑天涯者。

  但是,我想掀起这案几,却丝毫掀不动,它就像被钉在了地上一样,沉重得仿佛一座山。

  陈群又奋力的试了试,同时抬头怒视张韩,他的脸肉眼可见的憋红了,脖子爆出了根根经脉的轮廓。

  案几离地了,然后又被摁在了地上,于是陈群不服,又奋力爆发,想要把案牍掀了。

  你们玩弄人心,那就谁也别想好!

  “喝!”

  “哈!”

  “嘿!”

  陈群低声奋力,每次都是猛然掀起案脚离开地面,又被更大的气力按下来。

  于是就变成了一副滑稽的景象,陈群好像身体扭曲一般,甚至保持着跪坐的姿势立身而起,别红了脸,一抽一抽的往上蛄蛹。

  过了不久,张韩叹道:“你休息会儿吧,让我这案几也休息会。”

  张韩放开了案牍,陈群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仿佛看鬼神一样的盯着张韩,喘道:“你,伱到底何人!?”

  “在下,曹营主簿,张伯常。”

  张伯常……陈群心中一凛,依稀记得这人的风评,贪财、好酒。心中并不是很欣赏,只觉得和当初荀彧推崇的所谓“奇才”戏志才一样,才能不必怀疑,但行事放荡不羁,不修礼仪,或许入不了师长之眼。

  当然,陈群也明白,这样的人,欣赏者自会非常欣赏,不认同者敬而远之。

  说白了就是性格尿不到一个壶里。

  至于功绩,好似是解决过屯田令,出身白丁,虽说名声不算大,但提出屯田令至今也算解决了兖州、徐州这一两年内的内治大计,甚至安置了当年降卒。

  算是人物。

首节 上一节 88/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自爆穿越,我为秦续命千年

下一篇: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