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118节

  然后下定决心请求天子罢免,这一套下来,曹操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来形容。

  阴险?不全是……

  善演?不能万全诠释他在其中对陛下幼小心灵的把控。

  想了半天,他忽然觉得当世没有能完美形容,并且控诉斥责张韩这种人的词。

  罢了,反正我和他一伙的,不知为何看起来却又能引起些许舒适。

  此时的刘协,感受到张韩话语里的失望和惨淡,顿时感觉无力,他不知道如何劝阻,要怎样才能留下张韩。

  更是震惊于方才张韩那句“我一生节俭,攻不下这条金贵的玉阶道”,这是何等的讽刺,原来舍生忘死救朕回到都城的大功之臣,被人欺辱至此,甚至连最基本的尽忠职守都成了奢望吗?

  这些公卿士大夫要拦住多少贤才!?

  他们或许才是令我大汉人才凋零,令朝廷无人可用的罪魁祸首!

  因为,他们宛如横在朕于万民中间的一条大河,如何能够真正读懂大汉当下的国情?

  想到这,稚气刚脱的刘协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膛迅速挺起,声音仿佛蕴含了如怒波涛,低声道:“伏完、董承是吧,爱卿不必辞官,朕会给伱一个公道的。”

  曹操听到这,已经暗暗含笑了。

  张韩这一番以退为进,效果极好,陛下已对此二人揽皇城禁卫,不予他人插手的做法心生不满。

  带他来真是带对了。

  曹操以为结束了,接过看到张韩立刻慌乱不已的抱拳躬身,让曹操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嗯?还要干嘛?

  “陛下!”张韩表情慌乱,“万万不要怪罪辅国将军与国舅啊,他们,他们对臣极好,是臣才能不够,资历太浅。”

  “臣至今为止,除却领骑兵救陛下之外,就只有进献屯田策,安几百万百姓;进献仁攻徐州,得令兖、徐安宁此二功绩,以及这数年之中督建骑军、研发农耕用具、主张商道划定而已。”

  “区区小功,不能与两位将军相提并论,陛下若是为臣与那二位亲戚起争端,非臣所愿见,不可让陛下再为臣费神了。”

  曹操在一旁,拳头都握紧了,但是仔细想想打他也是自己痛,又悄然松开。

  若非你是我的女婿,今日我真,真……好想掐死他。

  “爱卿!”刘协直接怒目而视,看眼神仿佛被冒犯触怒,“你就是太过仁善!为何你面对他们,却不敢拿出在战场上的杀伐果决?你是朕的屯骑校尉,无惧任何公卿大臣!日后不允许再如此任人摆布!”

  “陛下……”张韩猛然抬头,双眸十分感动。

  其实心里恶心坏了,娘的他这是什么霸总发言,不对,他的身份比霸总高多了……

  张韩现在自己都想反手往脸上来两巴掌,气抖冷,没想到终有一日我居然会变成一个裱裱。

  呸!张伯常,你不要脸!

  “朕自会压下他们,”刘协旋即语气一松,看向曹操,感慨道:“曹爱卿,刚才屯骑校尉所言,朕深有感触,或许此经历,能够激励当下寒门、白丁出身的学子,也能让豪族出身的年轻人更为珍惜当下,朕想将此经历,命尚书台记录成策,发于许都,通传而学,你觉得如何?”

  “哈,”曹操脸色精彩的笑出了声,这一句真是猝不及防,居然被这混帐诓成这样,曹操连忙拱手:“臣认为,此经历的确推及成风,能激励世人,陛下有一双慧眼,更令人敬佩。”

  “臣认为应当将陛下如此善待贤士的事例,一同记录传扬,才可令天下贤才来投。”

  “善,”刘协大为受用,派宫人送张韩和曹操乘坐马车出宫,并且自宫中取百金,安抚张韩。

  临了还让曹操再考虑一番,接任司空一职的事,准备将朝堂的土建、钱粮等,交托于曹操来调拨。

  ……

  出宫的路上,曹操盯着张韩看,久久不能开口交谈。

  他现在都还想掐他脖子。

  此刻最大的期盼便是,张韩的这种能力,千万不要教给子脩。

  子侄这一代里,出一个张伯常就够了,千万别大家都学。

  “司空之位,你觉得我该任否?”

  曹操片刻后,还是开口问向张韩的意见。

  “小婿觉得该任,但主公若是任司空,就要把大将军、或车骑之位,给袁绍。”

  “以此,谄媚侍袁,捧其愈骄,待到整个大汉都无人看好我等的时候,便是袁氏颓败之时。”

  “哼哼,”曹操不置可否的笑了几声,眼神深邃而复杂,沉声道:“你认为,会有多少人认为袁绍一定能一统黄河以北?”

  “多少人看好不重要,”张韩在此刻显露了空前的自信和豪迈之色,嘴角一扬:“胜负要打了才知道!”

  “又不是不能赢,未战先怯不可成风,从今日到兴战于袁,还有充足的时间储备粮食军备,训练兵马,养精蓄锐,再扫袁术、诸长安旧将、防备南面荆州、稳定关中诸侯。”

  “若是每一步都走得雷霆万钧,其势必不在袁本初之下。”

  “一切都要等到那一日,酣畅大战的时候,才能见分晓,若是光看地盘大小、将士多寡就评定胜负,不如天下各部诸侯别打了,将一切奉到袁术、袁绍面前算了。”

  论将士多寡,袁术号称第一。

  论即将得到的地盘大小,诸侯莫不能及袁绍,那大汉不就是他们袁氏兄弟的了?

  “然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曹操闭目靠在马车内,仰面朝天,缓缓背出这一段兵法所言,本来微微皱起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甚至伸手指在屈起的膝盖上规律敲打,仿佛在唱诵。

  马车沿着还未完全建成的宫墙,缓缓行驶出宫……

  第二日。

  朝会之上,刘协对伏完、董承破口大骂,以意图揽权为由,宣读罪状。撤去其二人职责之外的布防,却也只是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张韩在百官最后头一档看着这一幕,感觉再熟悉不过了。

  看别人被罚俸、怒骂,才明白幸灾乐祸也是生活里的小确幸。

  开心。

  天子随后命张韩领典韦尽忠职守,卫戍皇城南部,安排巡守。

  同时再拜曹操为司空,言辞恳切,语气平和。

  曹操再拒后,由百官同时劝说,中书令荀彧几次相请,无奈应下,任司空而行土建、财库之则,开府,赐符节,携皇命招兵买马,屯兵于许都周围。

  而后,曹操进言封赏在外有功的诸侯,不能只自己一人受封,不光是予以表彰,应当再予诏书让他们加官进爵,并且奉命讨逆。

  其中,最主要是便是属袁绍,曹操进言封袁绍为大将军。

  而袁术,只是大汉后将军。

  天子考虑之后,大多应下,其余的官位交由百官商议。

  散朝后,曹操受百官恭喜,几乎结伴而出宫殿,随后董承、伏完两人也是刚刚遭到莫名其妙的责罚,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

  和曹操发火又不敢,只能走到他面前恭喜完了,又阴阳怪气的笑问道:“曹司空立此大功,迎奉天子而归,难道就不想弄个车骑将军、大将军之类的吗?却将此位进言让袁绍担任?”

  伏完说完,董承当即也似笑非笑的说道:“那董卓,当年都还给自己要了个丞相的位置呢。”

  “哈哈哈,”曹操当即大笑起来,“诸位,我岂是董卓、李郭之辈,曹某甚至不愿居司空之位,只愿为大汉征伐讨逆而已。”

  “此乃是陛下恩宠,几次三番要求,只能愧受天恩!”

  “那就恭喜司空了。”

  “恭喜司空……”

  他们两人心里直发酸,只能灰溜溜的再次恭喜。

  当初日防夜防,就害怕曹操要官位,重现当初董卓的旧事。

  没想到,结果还是得了大权在握,而且还是天子、诸公、皇城百官在大殿上几次相请,得史官纪录。

  何等的讽刺。

  与此同时,朝会之后,尚书台将张韩请去,想纪录其言,将他昨夜所说少时苦学的经历说出,编纂成赋、小赋、诗歌等。

  欲在许都之内公布流传。

第118章 从寒窗少年,到大汉君侯

  到尚书台,负责抄录从事的官吏各自都在忙碌,荀彧在正堂等待,张韩到了之后就跪坐一旁,将自己精编版《送东阳马生序》,又给来问从事说了一遍。

  然后旁边的几名掾属都在记录,一边记一边啧啧称奇,有些才情不错的年轻人,甚至开始哀叹起来。

  写完后,一名文学掾对张韩投去了崇敬的目光,低声和同僚道:“当年,我也如此艰苦,却不如校尉也。”

  “案牍冰坚、不敢怠慢,这一边呵气取暖,一边又不得不饮雪取水,竟是如此好学。”

  “校尉这般刻苦于文,不知为何还有精力能得一身武艺……”

  “所以人家是君侯、校尉,你只能做文学掾。”

  “啧。”

  几名文学掾抄录结束后,将完整的一篇小赋送去了荀彧处。

  过了大约一炷香时间,荀彧请张韩去正堂商谈。

  到了正堂上,张韩和荀彧相对而坐,两人都是没有率先发话,而是时不时的互相对视,然后礼貌微笑。

  过了很久,荀彧微笑着收起了案上的书卷,对张韩笑道:“伯常,你说这是昨夜在殿上,与陛下进言时,所以即兴而言,是吧?”

  “嗯,不错,”张韩颇为自然的点了点头,就是昨天忽然间想到的,而且还有一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忘记说了,但不影响效果。

首节 上一节 118/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自爆穿越,我为秦续命千年

下一篇: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