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吐蕃签到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第525节
这些现象,说明大秦目前的商业,也才刚刚起了个步而已。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怎能不让人兴奋?
沈万三来到大明宫,向秦牧汇报近来的情况。
“陛下,最近的商业十分的活跃,财政收入,比年初的时候,翻了好几倍。国库里的铜钱,现在花都花不完!”说到国库的时候,沈万三整个人都是兴奋的。
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国库里的钱,是花不完的。
而这个史上最绝时刻,让他赶上了。
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
秦牧手里有了这么多钱,第一件事,想的就是扩建水军。
之前,刚刚把东海水军,拆分出一个南(cjfa)部水军。就只是一个变两个,但舰船数量,和水兵人数,都没有变。
既然有钱,那就大肆造船!
“沈万三,既然这些东西卖得这么好,下一步,你有什么计划?”
沈万三被问及未来的计划,显得有些小兴奋。
“陛下,既然这些货物这么受欢迎,就说明咱大秦百姓有钱了,购买力增强了。
臣以为,应该再天下多建青楼,让百姓开心起来!”
秦牧笑骂道。
“你个不正经的玩意儿,开那么多青楼,哪来那么多的歌姬、舞姬?
你这是鼓励民间女子,都去做这一行吗?”
一句质问,把沈万三给问愣了。
他还真没想这么多,当时脑子一抽,就觉得百姓有钱了,就该去找乐子。这样的生活,才叫幸福。
可被秦牧,一语点中了要害!
为何历朝历代,对青楼都有很多的限制?
怕的就是民间女子,羡慕歌姬、舞姬收入高,纷纷去做这一行。那这天下,还不乱套了吗?
秦牧的语气虽然轻松,可提到的问题,却是十分严重!
沈万三噗通一下跪下,老脸羞得通红。
“陛下,臣知错了!治理天下,的确不能一味的顺着利益而行。
还望陛下点拨点拨臣,让臣清楚,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
秦牧点点头。
沈万三这种及时反省错误的做法,让秦牧对他,保留了期望。
刚才的话,虽然说的不重,但秦牧其实是很严肃的。
如果在治国理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错误,这样的官员,就不能用了。
还好,沈万三及时调头,没有让自己直奔悬崖而去。
“既然卖东西赚钱,那就继续卖东西吧。让工匠,多琢磨琢磨有利于百姓生活的东西。
比如,使用高品质生铁,铸造新式铁锅。”
秦牧只是随便提个醒。
沈万三既然主管商业,就该对民间的潮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势利导,不断的开发新品,生产更受百姓欢迎的东西。
皇宫之中,用的就是新式铁锅。
沈万三一想到那个锅,眼睛就亮了起来。
“陛下,新式铁锅比以前的,更轻便耐用,质量更好,肯定会受到百姓的欢迎。
但是,因为采用的生铁质量很好。就怕敌国会买去,重新熔炼了,制造成兵器?”
沈万三的言外之意,暗指的就是大唐。
毕竟大唐临近,正是最需要提防的敌人。
秦牧却不担心这件事。
提醒沈万三道。
“如今,大秦对大唐的策略,已经不是直接敌对了。唐人对大秦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
将来就算打仗,你认为大唐士兵,会把秦人,当成是生死仇敌吗?
人心软了,刀子怎么可能硬得起来?
还有必要防吗?”
这……论调还是蛮清奇的。
沈万三琢磨来琢磨去,硬是找不出一点漏洞。
“陛下言之有理!”
的确,自从大秦与大唐,划江而治之后。唐人的态度,也开始改变。
而后大秦所采取的策略,都不会针对大唐百姓。
反而是在不断的赢得大唐百姓的好感,争取让他们,迁移到大秦来居住。
在这样的策略下,大唐百姓怎么可能还那么敌对?
敌对的,只有大唐朝廷罢了。
一旦开打,不管大唐拥有如何犀利的武器,奈何兵无战心,都不会有很强的攻击性。
这种情况,优质生铁销往大唐,似乎对大秦,也不会有多少威胁。
秦牧担心沈万三,对铁锅还不够重视,又补充了几句。
“沈万三,你可不要小看铁锅这么简单的东西。在很多贫苦家庭之中
分家的时候,因为一只铁锅闹纠纷的,也不在少数。”
“这么厉害?”
沈万三却是有些不信。
因为他看到的情况,和秦牧所说的,却是有些不同。
但皇帝说了,他又怎敢违抗?
心里却存了验证的心思.
,铁锅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一件东西。
第427章真有命数之事?秦牧急召刘伯温!
秦牧刚才举的例子,并非眼下时代。
故而和沈万三的认知,有一些不同。
但这些并不重要,只要以优质生铁铸造铁锅,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
秦牧也懒得去跟沈万三说明白。
对于大唐的经济战,之前都只是小打小闹,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沈万三,百姓家中一切的用具,都要造得比大唐好。你能做到吗?”
这一问,比较严肃。
沈万三知道,皇帝对这件事,一定是很认真。
“臣能做到!”
回答之后,沈万三把之前的事,飞快的?脑中过了一遍。
这时才发现,为了这一步,皇帝都已经做了很久了。很多大策略,都能延续到现-在。
就比如之前,命令李恪开始大规模编书。将各类工匠的技术,全都写在书-里,公开发行。
还开办工匠班,培养新工匠。
再比如,命令戚继光,用皇帝提供的新式冶铁法,炼出优质生铁。甚至可以直接炼出钢材。
而这些优质铁,在个个方面,都逐渐成为了比不可缺少的材料。
一步步的积累到如今,想要造出比大唐质量更好的用具,简直易如反掌。
“陛下眼光深远,未雨绸缪,臣万分佩服!”
醒悟过来的沈万三,急忙送上了一记马屁。
皇帝这种心智,确实是比群臣,要强得太多了。
在大秦,每个人,对秦牧都是非常崇拜的心态。
沈万三一路走来,更是清楚。如果不是有皇帝的一路指点,他也不能做出眼下这般成就出来。
这时,忽然有小太监上前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