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433节

云逍站起身来,举步又走。

唐麟祥忽然说道:“督宪大人且留步。”

云逍问道:“难道你怕我出尔反尔?”

唐麟祥担心自己反悔,倒也十分正常。

不担心才不正常。

大明朝廷太不要脸了,跟朝廷做买卖,不仅是盈亏的问题,而是要时刻担心脑袋保的保不住的问题。

商人们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天启年间,有一个徽商叫吴养春,靠木材、盐业富甲一方。

这人算是个义商,先后给朝廷捐了六十多万两银子,用于赈灾及备窝军饷。

后来那场莫名其妙的天启大爆炸,皇宫宫殿毁坏无数,吴家又出了三十万两给皇帝修房子。

结果如何?

吴家不仅没落到什么好,反倒成了朝廷眼中的肥肉。

天启皇帝先是以贩卖私盐、盗卖黄山木植等罪名,直接让吴家交钱。

交多少,六十万两银子。

这还没算完。

后来干脆连借口都不要了,直接以违抗圣旨的罪名,将吴家抄家,几乎满门死绝。

在吴养春家破人亡之后,朝廷还不罢休,继续被追赃。

吴家人都没了,怎么追?

于是这笔“脏银”就被分摊到了当地百姓身上。

这样的朝廷,商人们怎么敢相信?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没有几个爱国商人,这样的朝廷,实在是让商人们不敢爱啊!

王承恩的脸色当即阴沉下来,“怎么,你连云真人也不信?”

唐麟祥陪着笑说道:“草民谁都不信,也不敢不相信督宪大人,您可是下凡的神仙啊!”

云逍笑了笑,“那你有什么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

“每到新粮上市前后,南直隶的粮价就起伏不定,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暴涨,而新粮出来的时候,粮价就会暴跌。”

“此时正逢粮荒时节,在湖广购买粮食,价钱偏高,运到南直隶来又要花费人工、运费。”

“万一要是拖到新粮上市还卖不出去,到时候可就要亏到本里面去了。”

云逍点点头表示理解,商人图利,唐麟祥的担心不无道理。

一百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一旦涌入南直隶,就会导致粮价暴跌。

等到秋粮出来,这些粮食也就变成了陈粮,价钱会跌的更厉害。

如此一来,江右商帮的损失可就大了,那可是几十万两银子的盈亏,以江右商帮的财力,也会伤筋动骨。

云逍说道:“这点你尽管放心,保证你们直赚不亏就是。到时候如果真的亏了,亏多少,我就给你们补偿多少。”

要的就是这句话……唐麟祥松了一口气,亏损在十万两银子以内,自己一个人担了就是,可万一亏太多,就没法回去交代了。

有了云真人的保证,那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云真人说是只会赚不会亏,那肯定跑不了,他赚钱的手段,沈万三都得给他提鞋。

云逍想了想,又道:“我倒是有个赚钱的法子,江右商帮可以试一试。”

唐麟祥又惊又喜,忙道:“请督宪大人赐教!”

第361章 哭庙

云逍说道:“就拿米粮生意来说,米业应当是江右商帮最大的生意,我说的可对?”

唐麟祥躬身应道:“督宪大人明察秋毫!”

江南的苏松,原本是鱼米之乡。

由于丝绸业有着巨大的利润,在利益驱动下,老百姓很早就开始弃稻种桑。

苏州之所以成为大明首富之地,是因为商业和手工业,与田赋没有任何关系。

到如今,苏松这曾经的天下粮仓,反倒缺粮,百姓所需的粮食,大半是各个商帮从湖广贩运而来。

南京同样如此。

南京由于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就更大。

“受季节影响,粮食价格波动极大,新粮上市的时候,大量粮食涌入江南,供大于求,就会导致粮价暴跌,商人经常赚不到什么钱,甚至亏本的都有。”

“而到缺粮的季节,粮价又开始暴涨。于是商人们抓住商机,囤积粮食,等到粮价涨起来的时候再抛售。”

“我说的可对?”

云逍又问道,唐麟祥连连点头,这些都是粮商的基操。

“然而如此一来,却带来巨大的风险。”

“粮食存储需要耗费银钱,囤粮也会占用大笔的本钱。”

“另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谁也无法预测来年粮价高低,万一粮价没能涨起来,那可就要亏到本里面去了。”

唐麟祥呆呆地看着云逍。

你是个道士啊,怎么知道这么多?

王承恩看到唐麟祥的表情,忍不住笑了。

这天底下有什么是云真人不知道的?

大惊小怪!

云逍笑道:“我教给你一个法子,不光是米粮买卖,其他生意都可以尝试。”

“你可以在新粮上市的时候,跟买家们提前达成远期的买卖协议,由买家缴纳一部分定金,等到缺粮的季节,再交割粮食。”

“只需要把粮价定的稍低一些,买家们自然是乐意之至。”

“如此一来,就不用承担风险,更不用担心本钱被占用,还能提前收回一部分资金”

唐麟祥愣了半晌,然后猛地一拍大腿:“我这猪脑子,怎么就没想到这办法?”

王承恩笑道:“与云真人相比,咱大明所有的商贾,都是猪脑子,不光你一个。”

云逍微微一笑。

这叫现货远期交易。

有了这个,距离期货市场也就不远了。

送给江西商帮,也能推动大明的商业。

当然也不算是白送。

现在已经对江南士绅动手,士绅与富商一损俱损,富商们肯定也会坐不住。

拉拢江西商帮,正是利用他们,来打压其他商帮。

唐麟祥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感激地说道:“督宪大人不光给江右商帮指明了一条生路,还教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法子,江右商帮感激不尽,以后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以后有用得着你们江右商帮的时候,到时候绝不会亏了你们就是!”

云逍点点头,举步走出长亭。

等云逍上了马车,唐麟祥才反应过来,狠狠地掐了一把大腿,疼的他龇牙咧嘴。

不是做梦!

发达了,江右商帮,以后发达了!

……

云逍一行乘坐马车,进入苏州城中。

来到苏州,自然是住在丝绸商人周本才的私人园林中。

途径闹市时,忽然看到大批百姓纷纷朝着一个方向涌去。

王承恩命人去问了一下。

原来是有苏州士子,去文庙哭庙了。

云逍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难道要在大明,搞一次‘哭庙案’?

所谓哭庙,就是到寺庙、祠堂等供奉场所哭祭。

而苏州的哭庙却是与众不同。

由于苏州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来自殷实之家、中产阶级的士子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监察力量。

首节 上一节 433/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无双皇子,镇守北凉十三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