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贴身太监竟是徐妙云 第340节
“太子病重之后,诸位殿下,都起了争夺皇位的心思!”
“其中呼声最高,皇帝最为属意的,就是老师!”
“可是老师并不想参与到夺嫡这件事中,才逆了皇帝的命令,连夜带着孩儿跑出应天府的……”
方孝儒将他知道的消息,都说给父亲听。
父子二人一路从马车上,说回地方官邸。
听了半晚,方克勤沉默许久,
他对朱橚的看法,从几个时辰之前的看不起,或者说厌恶,
到如今已经是一百八十度转弯。
方克勤听着方孝儒,将朱橚在应天府做的事,一件一件说出来,他才明白,
原来天下人对他的误解,太多了。
“伤我浙东士子暂时的利益,换来大明长远的福祉,何妨?”
“吴王是真圣人!”
“我欠吴王一个道歉呀!”
方克勤望着自己的儿子,回想刚才方孝儒说过的话,
他心中,做了一个决定.
213 老夫代你去琼州,这国运本人也想守
“儿子,你跟在吴王身边很好!”
“昨晚上你提的要求,为父准了!”
方克勤拍着方孝儒的肩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方孝儒大喜。
他虽然是性格稳重,可毕竟也是孩子,
对于跟着朱橚到处走,他也十分期待。
可是方克勤说的令一些话,却让方孝儒急了。
“但是,你说的帮吴王代守琼州一事,我不同意!”
“你不该止步于举人,而是应该通过会试,走进士的路子!”
“父亲不想你误了前程……”
“父亲,不行,做人不能言而无信!”
“我已经答应了老师,代他守护橡胶成长,您这样是陷我于不义!”
方孝儒急的跳起来,方克勤却呵呵笑、。
自己的孩儿守信,他自然满是欣慰。
“你一个小屁孩,去琼州能做什么?”
“那里虽然已经纳入我大明朝的管辖之下,可如今还是半个蛮荒之地!”
“你管得住那些还没经过教化的流民吗?”
“还是镇得住地方的土司,还有黎苗的山民?”
“既然你说了,那些橡胶关乎国运,这件事就不该交给你去办!”
“儿子,为父代你去!”
“只要吴王说的东西,真的有利于华夏千秋,为父也想为我华夏,镇守国运!”
方孝儒呆了,他没想到父亲不让他去的理由,居然是这个?
他的眼眶,瞬间泛起一层水雾,
山东和琼州,虽然都是大明的国土,
可是繁华的程度完全不同。
琼州不与大陆相连,资源匮乏,汉家百姓,大部分也是流民,
去驻守那种地方,完全是流放也差不多。
父亲宁愿放弃山东的任职,去请求驻守琼州?
这既是浓浓的父爱,也是父亲以另一种方式,报答朱橚的救命之恩和那十二两银子的体谅。
“父亲,孩儿谢过了!”
方孝儒并没有矫情,去跟方克勤争辩一番。
他心里清楚,如果方克勤愿意去,比他这个毛头小子好上十倍。
他未来也许成就会比父亲更高,可是如今的他,为人处世还是稚嫩。
父亲此去琼州,肯定比他更为合适。
父子二人商量好,接下来就是方克勤上书请奏皇帝的事情了。
可是父子俩却不知道,
他们二人的谈话,却被府邸中的奴役,听得分明。
这些话,早就通过某些秘密渠道,
由检校汇总到锦衣卫衙门,不过这次还有一份密卷,不过锦衣卫,直接放在皇帝的御书房的书桌上。
“这个臭小子,有本事!”
皇帝读了这份密卷,心中大为欣喜。
朱橚带着方孝儒出行,第一站就是去见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
这位,皇帝是有印象的。
此人颇有才能,名声在外,可是吏部多次举荐,他都以要照顾家中老母的理由拒绝当官。
还是去年(洪武四年),吏部再次举荐,老朱亲自见了方克勤,将他封为济宁知府。
为官不过一年,他的名声老朱也曾多次听人提起,
清廉,正直自不必说,
身为浙东人,他也不主动结党营私,跟浙东官员走得太近,
在地方上,方克勤处理政务的能力也是不错,
“省宪考绩,为六府之~」最”,作为一个官场新手来说,方克勤的表现,已经可以用精彩来形容。
皇帝本来就想着,在地方上锻炼他几年,再调往应天府。
可是,这家伙居然被老五忽悠的,想起琼州?
“橡胶?”
“这东西真的那么重要,值得老五布局?”
“朕记得,方克勤对老五的印象可是不太好,不过短短一日,他就愿意为老五效力!”
“这逆子收买人心的本事,比朕想象中还要强呀!”
“八面玲珑,可就是用不到朕身上!”
皇帝看着地方检校的报告,越看越气。
朱橚远行,已经被皇帝选中,成为太子朱标备选的他,皇帝自然不会放心他一个人出游,
虽然气他不告而别,可是找人看着,是肯定要的。
锦衣卫暗中保护,这是皇帝第一时间发出去的命令,
可是想到朱棣的异常,皇帝在地方,却启动了检校。
检校乃是锦衣卫前身,本身在锦衣卫成立的时候,这个部门其实已经被归入锦衣卫,可是正如朱橚上次在中都想的一样,洪武年间的锦衣卫,远不如后来朱棣登基之后成立的锦衣卫强大。
永乐皇帝朱棣是造反登基,他心中最忌惮的是地方的官员和士子对他的非议,加上一辈子都在找建文帝,他重启老朱已经废掉的锦衣卫,并另设北镇抚司,
锦衣卫在他手里,才真正变成一个遍布大明,奸细满天下的单位。
在洪武年间,皇帝成立锦衣卫的目的,大部分还是监视京官,再往后一点,地方上的几个重要城市,也许也有一些锦衣卫运转,譬如顺天府,譬如苏州,扬州或者边关重地。
可是大部分地方上,锦衣卫对检校的收编和掌控,还不如皇帝。
朱橚带着方孝儒,皇帝早就知道他起码要去找方克勤,检校的人,早就渗透济南,将所有的一切都监控起来。
方克勤对朱橚的态度,在朱橚没有去到济南的时候,
皇帝手中就有他的报告。
简而言之,方克勤对朱橚,是怨气颇深。
其一,是因为他那些同乡士子的信件,算学入科举。对浙东派学子的打击颇大,方克勤在和这些老友的信件中,对方自然没有一句朱橚的好话,久而久之,方克勤对朱橚本人,也很有看法,这是其一。
其二是,天下人在关注太子朱标的病情,这是能动国本的大事,朱标乃是帝国未来的储君,也是所有皇子的大哥,可是朱橚却在这时候,离开应天府,方克勤认为他不忠不孝。
加上他古板的性格,可以说和朱橚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人。
上一篇:三国:大耳贼,吾乃大汉皇叔是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