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8节

“虽然在下这番话有些危言耸听的意思,但所思所讲皆为对眼下时局的分析,并不是信口开河!”

“所以,在下此刻就按照眼下的朝局推演一番,二位大才考量一二,如何?”

朱元璋点点头,朱棣一脸的麻木。

人麻了,真的!

他觉着自家逆子再说下去,自己想不造反都不行了!

朱高煜再次在正堂之中背负着双手,来回踱了几步,整理了一番思绪后,缓缓说道。

“我那皇爷爷,是个喜欢谋定而后动,却也敢于下手的。”

“若是他真决定了要定朱允炆为太孙,将来继承大统。”

“那么,他肯定就会在自己有生之年,为朱允炆扫清障碍!”

“而这里就有一个大问题,蓝玉那帮淮西勋贵怎么办?”

一提蓝玉这名字,朱元璋猛然一惊,连原本麻木的朱棣都眼中精光一闪!

可朱高煜这时候状态正好,沉迷于这种“剧透”的快感之中,哪里还顾得上其。

“蓝玉、傅友德等人,皆为淮西勋贵,随我皇爷爷当年一路征伐起家。”

“论战功,那无人能比,论能力,皆为当世名将!”

“但好死不死的,这帮人一个个都是骄兵悍将不说,互相之间还通过联姻等手段抱团了!”

“他们倒不是为了其他的,只是彼此之间本就熟识,走动得频繁一点罢了。”

“皇爷爷在世之时,这些人自然无所谓,一脚一个踹死都行!”

“可皇爷爷压根不相信朱允炆能压制得了这帮子骄兵悍将,所以,但凡皇爷爷认定了朱允炆,就必然对蓝玉等人下杀手!”

“胡惟庸能杀、李善长能杀,那区区蓝玉、傅友德,为了大明的传承凭什么不能杀?”

朱高煜这话一出,朱元璋一颗心彻底冷静下来了。

转而对自家这位今天才第一次见面的大孙子,升起了一股子油然而生的骄傲!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

当年的刘伯温神神叨叨的,依咱来看,还不如咱家大孙子呢。

瞧咱大孙子说得多好,把咱的性子、想法分析得多到位。

没错,咱要是定了允炆那小子,真就会把蓝玉那帮人杀了!

为了咱老朱家的传承,死上几个人怎么了?

正如咱大孙子所说,当年的胡惟庸、李善长,哪个没功劳,咱该杀不照样杀?

“这一杀,固然帮朱允炆稳定了将来的朝局,可也把明初这帮名将大帅给杀了个一干二净。”

“等到朱允炆上位,开始迫不及待的对着我父王,还有几位叔父下手的时候,连个出主意、壮声势的人都没了啊!”

“瞧瞧朱允炆身旁的那些人就知道,不过是些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儒罢了。”

“或许在他们眼中,只要仗着大义,便能对我父王这些人生杀予夺!”

“可他们忘了,那朱允炆可不是我皇爷爷,我父王,怎么可能把命交在这等人手里?”

“既然朱允炆要让我父王阖家老小去死,那还不若放手一搏!”

“而我,也正因为看到了这点,故而为了那天开始做些准备!”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啊?”

第九章 朱元璋的感慨

此时的正堂,忽然之间陷入到了一片寂静当中。

实乃刚刚朱高煜那番话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若是落在旁人耳中,也许不过是一介狂生胡言乱语罢了。

可落在朱棣和朱元璋耳中,却格外不同。

因为,他们就是朱高煜嘴里的当事人。

朱棣听到这番话,第一时间看向了朱元璋。

眼神却比之前少了几分惊惧。

反倒是朱元璋,此刻哪怕脸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却升起了惊涛骇浪!

这位老人双眼望向了正堂之外,似乎是担心其他人看出自己内心的变化一般。

然后仅仅只是瞥了一眼,便把视线放到了手中端着的茶杯里。

茶汤微黄,还带着丝丝雾气,细细一闻还能嗅到一缕淡淡地茶香。

可此时,朱元璋那杀过人、断过案、建过国,执掌天下天下的老手,端着这轻飘飘的茶杯却在微微发抖。

以至于那杯中的茶汤,都在轻轻地荡漾,晃荡出一圈圈的波纹。

见此,朱元璋终于不得不承认。

这些天,自己一直在回避的那个问题,终究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想到此间皇城中那些暗流的汹涌,这位久经风雨的老人,无奈的在心中暗暗地叹了口气。

难啊!

朱元璋确实坚信,只要自己还在一天,那定会如刚刚高煜那大孙子所说,自家儿子绝不会刀兵相向、兄弟阋墙。

但,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标儿一遭英年早逝、撒手人寰,这大明的国祚延续的问题,城里那些人岂能不放在心上?

毕竟,谁不想混个从龙之功,保自家延续几十上百年的富贵呢?

若是以往,了不起放手杀就是了。

这天下,吃不起饭的多的是,可不想当官的却找不着几个。

杀完这一批,总能找到另一批人来给咱老朱家干活。

但…这次不一样!

这是老朱家的家事,咱,真的还能痛下杀手?

一想到这,朱元璋便觉着他那颗心仿若被揪着一般,从胸口一直疼到了骨子里。

都是咱的血肉至亲,都是自己亲眼看着从小娃娃长成大人的孩子。

自己往日里固然严厉,但顶多也就是揍上一顿罢了,虎毒还不食子,自己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儿子们下手?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胸口便是莫名的烦躁,但却又无处可说,只得举起手中的茶杯,咕咚灌下一大口。

温热的茶汤,入口便觉着苦涩,可这种苦涩,却如同一个惊雷一般,惊动了这位身处九天俯视天下的老人。

还有!

刚刚高煜这孩子说啥来着?

朱允炆!

一想到朱允炆,朱元璋便觉着口中的苦涩又重了几分。

朱允炆不同于其他孙子,生在东宫、养在东宫。

可以说,允炆几乎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生、成长的。

咱看了一辈子人、斗了一辈子人,又岂能看不清楚自家那孙子的心性?

正如高煜所说,允炆的书读得固然不错,但那性子不行!

再怎么遮掩,允炆往日里看向那些官员、勋贵乃至藩王之时,眼底里的傲慢和高高在上总是遮掩不住的。

那孩子是压根没把叔叔们当亲戚啊。

一旦将来他真登上那位子了,他的那些叔叔岂能善终?

可笑啊!

当年咱还笑话那李渊,明明有几个文成武德的好儿子,却为了立长立贤一事,生生闹出来一出玄武门。

而咱吸取教训,顺从礼制,虽然独宠嫡长子朱标。

亦不曾忽视一众藩王,都是咱的孩子,咱都培养。

可只是培养他们给标儿当助手,将来兄弟齐心共筑大明伟业的。

若是标儿还在,将来定会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大好盛世。

可如今标儿不在了!

高煜今儿的这番话,算是说到咱心坎坎上了。

不过,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对于朱高煜的话已经信了十之八九了,他还是谨慎的态度,又或者说心有侥幸的问道。

“朱小哥,你……你真觉着那朱允炆会对藩王下手?你从何得知的?难道就只凭你在街市上和他见了一面?”

听到这问题,朱高煜也不意外,随即莞尔一笑说道。

首节 上一节 8/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