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76节

难不成之前咱受的那些气白受了不成?

朱棣可不能任由这爷俩继续这么天南海北的聊下去了,不然还不知道说到哪儿去呢!

“对咯!”

“这事儿就不能操之过急,咱先把清查土地那事儿弄明白再说吧!”

“这办事儿也没有说稀里糊涂一起来的啊,一样样来呗!”

“小哥,你之前不是提过那什么鞭子法嘛,那事儿还没弄呢,咱不着急啊!”

不怪朱棣这么着急,实在是朱高煜在他们面前说的东西太多了。

似乎每件都挺好的,都是对大明、对百姓有利的国策。

他们父子俩没一个舍得放弃的,可全吃下去似乎又做不到!

其实若朱高煜知道他们的想法,定然会笑出声来。

因为没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以及专业化、高效化组织洗礼的人,用恐怕永远不知道组织效率居然能高到那个匪夷所思的程度。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这种牵扯到一国上下所有人的大事,在他们眼中一辈子能搞成一个就能光宗耀祖。

弄好了两个,那就是必定青史留名,而且还是名垂青史的那种。

至于把朱高煜之前说过的那些全部弄出来,那怕是有通天彻地的本事都做不到吧?

最关键的是,朱高煜连番点出大明的各种问题、各种解决方案,一方面让他们觉着朱高煜确实是个有本事的。

但另一方面,他们何尝不是觉着满心苦涩?

这摆明了大明才刚刚立国不久,实际上这地基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这让朱元璋这个大明的开创者以及朱棣这个正儿八经的皇子、未来的继承者怎么受得了?

一时间,整个正堂再次陷入到了静谧之中。

眼见着对面二人的沉默的坐在那儿琢磨着,朱高煜也没催,反而任由他们慢慢思考。

反正也不着急,自家皇爷爷的身子骨还能坚持几年,举事的日子也还早着呢,他有的是时间慢慢谋划、安排一切。

整整一炷香的功夫过后,朱元璋才抬头看向朱高煜道。

“小友,是咱太过执拗了!”

“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动起来的!”

“就好比你上次所说的屠圣之法,只说了一半就被打断了!”

“正好今天咱们有时间,不如咱们细谈?”

“咱还真挺想知道,弄完了土地、乡绅、勋贵之后,第二步弄啥!”

朱高煜听到这老爷子的要求也没犹豫,这些事情本就没什么好隐瞒的。

就算现在不说,以后也会提到。

沉吟片刻后,朱高煜缓缓说道。

“其实第二步,针对的就是科举制度了!”

“八股取士,实乃误国害民的恶政,必然是要取消的!”

这话一出,两人先是一愣,而后朱元璋就急了。

这可是他自己苦思冥想弄出来的东西啊,自己可是相当看好的,居然被贬的一文不值?

莫非这里面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坑或者说真够得上“误国害民”四个字的评价?

咱老朱这辈子莫非真就干了这么多糊涂事儿?

朱元璋一时间,格外的迷茫和悲伤!

第九十二章 激烈的政策

朱棣到底还是心疼自家老爹的,一见老爹这模样,赶忙冲着朱高煜问道。

“小哥,你这话说的未免也太过严重了吧?”

“我记得上次咱们聊到这事儿的时候,你也说了,科举其实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怎么忽然间就成了误国害民的恶政了?”

“大明朝堂可就指望着科举取士呢,这要是没了这玩意儿,到时候怎么招纳人才?”

朱高煜端起一旁的茶盏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这才缓缓说道。

“李叔着急了!”

“我何时说过要废了那科举制度?”

“自那隋炀帝杨广弄出这科举取士之法后,这东华门外唱名早已成了无数人一辈子的追求了!”

“真要是把科举给废了,那已经不仅仅是朝堂招不到人的问题了,而是天下动荡的问题!”

朱元璋这会儿听到这里也缓过来了,一双略有些浑浊的眸子紧紧地看向了自家大孙子,想听听对方到底能说出什么高论来。

实在是因为八股取士于他而言太过重要了!

科举一事对于大明也太过于重要了!

朱高煜倒是不慌不忙。

“刚刚我已经说了,我要废掉的不是科举,而是八股!”

“为何?因为八股没用啊!”

“四书五经读得再熟,哪怕倒背如流了,八股文章做得极好,可那又能如何?”

“这样的人是能执政还是能算账?是能掌军还是能清理刑名?”

“都不行!”

“二位回过头去看看历朝历代绝大多数的官员、臣子你们就能发现,但凡那些能在知县、知府等亲民官任上干出成绩的,实际上都是有根底的!”

“要么就是家中亲友本就是当官的,要么就是师长当中有当官,有人言传身教不说,还得给他配上几个靠谱的师爷,这才能干出一番名声!”

“那么,这就有个问题了!”

“科举,考的那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或者说八股取士在大明这些年,让无数读书人埋头苦读穷经皓首之下,学到了什么?”

“没有!那就是一门应付考试的学问,考上考不上这辈子除非当个教书匠,否则一辈子都用不上了!”

“二位觉着呢?”

咱觉着?

朱元璋这会儿觉着头皮发麻!

因为他居然觉着自家大孙子说的是对的!

而朱高煜见对面这二位都没说话,心里也暗自得意的一笑。

来自后世的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八股取士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那其实就是个考核逻辑思维能力的汉字版数独游戏。

说白了,先用四书五经打底,然后烂熟于心以后,再把八股的规则吃透、弄懂、搞明白以后,那就是个填空题。

后世早已有无数人把这八股文当做视频素材给说了个明明白白了。

“小友,你觉着,不考八股的话,那考啥呢?难不成还跟以前一样每次都随意出题,然后就考那些四书五经?”

朱元璋的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但朱高煜也不着急,反而笑眯眯的答道。

“其实吧,儒家最开始的时候,在孔圣人的时候所提倡的君子六艺,那其实就是最好的考核科目。”

“礼、乐、射、御、书、数,真要是这些方面都合格,至少比现在八股取士弄来的强不少吧?”

“更何况,我觉着,不仅君子六艺,兵法策论、经史子集啥的都得算上!”

朱元璋父子俩听到这整个人都不好了,朱棣惊讶的喊到。

“这怎么可能?”

“这么一弄岂不是全乱了?”

“谁能学这么多东西?”

朱高煜直接一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怎么可能乱?”

“绝对乱不了!”

“你们呐,是在内心深处把那君子六艺的标准定得太高了,就好比射这一项,我也没说要求人百步穿杨啊!”

“兵法韬略以及君子六艺里射、御两项,也不是说让人非得练成个高手高高手才行,更不是让他们去生死搏杀!”

“不过就是强身健体同时涨一涨阳刚之气罢了!”

“二位想想,但凡历朝历代盛世来临的时候,读书人是不是都有种文武双全的感觉?”

“强汉如何?班固班超兄弟俩可是文臣?照样北伐匈奴!”

“三国如何?各路诸侯谁手里没几个能文能武的谋臣?”

首节 上一节 76/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