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71节

众人倒也没胆子干出袭杀钦差的蠢事儿来。

那种事,但凡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干。

那是赤裸裸的打朱皇帝的脸和朝廷的脸,更何况这次的钦差还是老朱的亲儿子,几乎就差明昭天下的继承储位的燕王朱棣。

这要是下了死手,能不能弄死这个久在行伍厮混的藩王钦差不知道,但暴怒之下的朱元璋绝对会让出手之人阖家老小尸骨无存。

所以,他们眼下最要干的事情就是先把手里的那些田地给抹去印记,至少不能让人查出是强占或者霸占的。

必须要有正规的官府田契,交易买卖文书等,还得双方证人都在,证明这不过是你情我愿的交易才行。

不要以为这些事情很难,对于扎根在当地多年的乡绅氏族来说,这种事情以前只是没动那心思觉着没必要而已。

想要做的话,让府上几个管事带人走一圈,便能解决。

而这,仅仅是他们掏出来的第一招!

第八十五章亚麻逮住的朱棣

朱老四是个性子急的,接下自己付皇帝的差事后,带着亲卫以及户部一众官员打着钦差旗号就出了应天。

作为清查当地田亩的专项钦差,还是一介藩王,他使唤起当地的县令、县丞、衙役来真是半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而得知朱棣的离开,朱元璋沉思片刻后,叫人唤来了蒋瓛吩咐道。

“安排得力人手跟着老四走一趟!”

“此行,尔等一则是要替老四查漏补缺,老四那人有干劲、有胆子,但军伍里待久了多少有些不够细致。”

“尔等暗中跟着跟着帮着探查一二,若是老四自己查明白了你们便做好记录,若没查妥当,那么你们暗中帮助一二!”

“另外蒋瓛你还得抽调人手护住老四的安全!”

“朕总觉着那帮没脑子的货被老四逼急了以后,会干出些狗急跳墙的蠢事儿出来。”

“若真有此等事情发生,务必护住老四周全!”

“是,陛下!”

蒋瓛面色不显,看似一脸淡定的接下了这差事。

可实际上蒋瓛心里这会儿都快骂出声了。

娘的,合着就是要我派人过去给朱老四跑腿、当保镖不说,还得在暗中行事,功劳全让给朱老四呗。

好处没见着有多少,但办砸了绝对惩罚一大堆啊。

这破事儿但凡能拒绝的,蒋瓛真想一脚踹得远远地。

但他也知道,这种事儿也就想想罢了。

作为天子家奴的锦衣卫,压根没法拒绝皇帝的指使。

他现在能做的,无非就是安排一些得力的人手,尽量保证不出岔子罢了。

朱棣可不知道他爹还给他准备了暗中的人手。

头一次这么出来处理差事的他,此刻正一脸黢黑的站在一大片田亩当中听着一旁这凉国公府管事的汇报。

“回燕王殿下的话,国公爷早已有交待,但凡您问了小人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小人刚刚所说的句句都是实话!”

朱棣这会儿拳头都快攥出水来了。

他来之前便已经知道凉国公府在这边的田亩相当多了,但毕竟涉及到了清查一事,他总得实地看一看才是正理。

最重要的是,他想弄明白,这些田地到底是怎么弄到凉国公府名下的,这天下就有那么多的便宜可以捡吗?

结果,这边凉国公府上的管事倒也老实,或者说蓝玉觉着反正自己都特娘的把土地交出去了,那也没什么好瞒着的了。

故此这管事还真就除非不知道,否则问什么答什么。

但正是因为这份“坦诚”,让知道了真相的朱棣差点直接当场拔刀砍了对方。

哪怕到了现在,他还是有些没法相信。

“那你说的这几年每逢大灾大难就能收到地,而且给点粮食最多一两银子一亩地,还是大家伙一起干,这个大家伙到底都有谁?”

这凉国公府的管事闻言颇为惊讶的看了朱棣一眼,可朱棣这会儿光顾着生气去了,压根没注意到。

他还以为对方不想说呢,直接威胁道:“赶紧说!本王暂时或许拿凉国公没办法,但处理你这么个府上的管事,那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这管事听到这话双眸一缩,而后嘴角带上了一丝讥笑的回答道。

“回燕王殿下的话,既然国公爷交待了让小人知无不言,那小人自然不会隐瞒!”

“其实看似我凉国公府趁火打劫,趁着天灾人祸之际低价收地,但有一说一,我凉国公府还真说不上过分!”

“一两银子一亩的价钱或许在王爷看来有些过分,但比起其他家我等算得上良善了!”

“当然有些没给银子是给的粮食,但那都是灾荒之际给出去的,那时候的粮食可是能救命的,比那银子可重要多了!”

朱棣听到这彻底忍不住了,直接骂到:“少跟本王绕来绕去的,直接说,当时的都有谁!”

“说清楚了本王自会让你离开,再给本王不严不实的,那你便去昭狱里慢慢熬着吧!”

这管事倒也是个见过世面有胆气的,居然还真没被吓到,脸上仍旧满满的都是笑容的拱手答道。

“回燕王殿下的话,世家门阀、地方乡绅自然都有,您查查鱼鳞黄册就能知道。”

“当然了,作为凉国公府的管事,小人最熟的当然还是其他勋贵府上的管事们。”

;“哦对了,刚刚小人不是说了吗,其他家府上可舍不得这么老老实实地掏银子。”

“随便扔上几枚铜板打发的,甚至干脆把人灭口的,或者地拿走了,还要把人家里闺女弄到府上作践的,多的是!”

“记得去年的时候,有位行事比较老辣的管事,说自己是燕王府上的,也不知道真假!”

朱棣看着对方那明晃晃的笑容,整个人遍体生寒。

他来之前就知道情况很恶劣,甚至翻看那些田亩册子的时候,恨不得砍了蓝玉。

可如今这么一听他才知道,蓝玉充其量就只能算暴发户而已。

世家门阀、地方乡绅,乃至于自己这些藩王,才是真正不显山不露水的大户。

那么,真的要对这些人挥刀嘛?

这么查下去真的不会出事?

蓝玉这边的事儿,朱棣已经不打算继续追究了。

毕竟蓝玉都已经自认倒霉的全交出来了,等于他当初花的钱都白花了,全送给老朱家将功补过了。

但其他人呢?

朱棣几乎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地方!

对照着鱼鳞图册,朱棣直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开始清查了起来。

而且,他首先把傅友德、蓝玉他们几个交上来的人的地都看了一遍,随后朱棣去了那些说自己没有做过手脚的官员名下的田地。

但查到这里的时候,遇到麻烦了!

在朱棣看来,这种清查田亩、丈量土地的事儿,无疑是天下万民的福音。

可最底下的百姓哪里会知道那么多?

甚至连一般的胥吏都不知道朱棣的到来到底是冲着什么的。

原本在应天周围顺风顺水的清查,忽然一下就进入到了停滞的状态,朱棣一下子居然查不动了!

第八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朱棣

此时的朱棣,正在有鱼米之乡称号的江南一地清查着。

对于这里的田地,虽然原本朱棣就隐隐约约有想法,知道这里难啃。

可他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官员、胥吏居然会这么滑不留手。

来的都是小喽啰不说,一个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正车轱辘话来回说就是没一句靠谱的。

找知府没用,知府直接指派当地的县令接待钦差不说,还口口声声县令才是最了解详情的。

而县令则用着各种理由推诿,称病的、丁忧的、装傻的……

朱棣头一回面对这种局面,真就恨不得全部砍死了事。

但朱棣最后一丝理智告诉他,不能砍!

砍人不算大事,自家父皇砍人的次数、人数比他多多了,但不能为了砍人、为了泄愤而砍人。

而且砍人事小,但砍完了这事如果依旧推进不下去的话,那岂不是白砍了?

之后几天,朱棣干脆换了个思路。

他直接开始下乡,自己一边光明正大的对照着加急从朝廷调来的鱼鳞图册清查田亩,一边暗中差人在当地打听消息。

这期间还真就打听到了不少强买强卖田亩让人家破人亡的案子。

但偏生这些都是暗中探查到的不说,如今既找不到苦主也没了证人,而县衙那边一翻档案的话,却又明明白白手续齐全,让朱棣想发难都找不到借口。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朱棣这死倔死倔的性子一通翻腾之下,还真被他找着了一个明显有问题的冤案。

表面上看,这是一户农家十亩的土地被强买强卖,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只剩下一个远房亲戚收尸的时候听人说起了这件事。

首节 上一节 71/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