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54节

……

因为和土著人的友善相处,大明众人登陆之后,一切都无比顺利。

他们先是四处砍伐树木,建立了一座简单的营寨,让明军居住在外围,作为防卫和保护。

接着便引导所有移民百姓,进入营寨,找地方住下来。

经过数日的修整后,等百姓们重新适应了陆地上的生活,精气神都饱满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开发建设。

“燕王殿下,属下已经派人打探清楚了附近的地形,这里气候和环境都十分优越,有大片适合开垦为农田的耕地,还有河流水源,林木资源也取之不尽!”

“这片岸边的地方,可以建造一座港口城市,作为我们开拓东唐州的桥头堡!”

“等城墙建起来之后,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一位负责探索地形的将军走进大营,给朱棣呈上一份详细地图,兴奋的禀报。

朱棣顿时站起身来,接过地图,细细的看了起来。

良久,他才终于抬头。

“很好!”

“粮食、淡水、港口、木材……”

“所有的资源都不缺,真是一处建城的好地方!”

“传令下去,让一部分士兵继续保持警戒,其他人伐木取土,建造城池!”

其实说起来,建造城池最快最坚固的,还得是皇太孙殿下发明的水泥。

可惜这里是远离大明数千里的东唐州。

一者不可能带上沉重而且一沾水就变质的水泥渡海远航,二者现在烧制也来不及。

所以大明众人便采用最古老,但也是最方便,可以就地取材的方法,建造夯土城墙。

先是选择好地址,然后一边挖坑取土,一边倒在用木头固定的框架之内,一点一点的夯实。

这样的夯土城墙,可以建造得很厚很厚,干硬之后也无比坚固。

若是以后烧制了青砖,在城墙外面包上一层砖,就是中原地区千军难破的坚城了。

城池的建设,十分顺利。

不多时,地面上便出现了城墙的雏形,城墙之外取土的地方,也逐渐加深,成为护城河。

大明众人看着城墙一天一天增高,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也逐渐安分下来。

“城墙,我们终于又有城墙保护了!”

“在这片陌生的新大陆,只有城墙的保护,我才能安心睡着。”

“城墙建好,再也不用害怕外面的土著人,或者是蛇虫野兽了!”

“我们在东唐州,终于有了一块安稳的落脚地!”

城墙的意义,本来就是保护。

有了城墙,城内的大明众人便有了主心骨,有了底气。

也让他们后面的开拓工作,更加安心。

而看着不远处拔地而起的高大城墙,土著人心中的敬畏,也一日比一日浓重。

他们哪里见过这样高大坚固的人造建筑?

而且还是在短短时间之内,神迹一般飞速出现的。

说大明人不是神明,土著人都不信!

由此,土著人对大明的敬畏更上一层楼,丝毫不敢与之起冲突,甚至还提供了不少帮助。

比如教大明人本地的那些东西能吃,那也不能吃,哪里有什么树木,哪里有河流水源……

总之,随着城池建造后了之后,大明的开拓工作,进展飞速,一切都极为顺利。

甚至已经有大量百姓,在城池的周围,砍伐树木,平整土地,准备耕种了。

对大明百姓来说,什么都是虚的,唯有可以耕种的土地,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二十万人一起动手,开荒耕地的工作,也很快取得巨大紧张。

现在,东唐州的海岸平原上,已经出现了一座坚固的城池,以及大片大片的平整耕地。

就等着了解完本地的气候,就可以下种播种了。

朱棣带着郑和等人,望着面前新开发出来的土地,神情满是欣慰。

“土地,农田,城池……”

“有了这些,我大明终于在东唐州新大陆上,站稳跟脚了!”

第三百零三章 第一批粮食成熟

因为对东唐州的气候还不够了解,大明众人不敢种植水稻小麦等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成熟的作物。

而是选择了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瓜果,能够短时间内成熟的东西。

再加上船只出海捕鱼,军队在森林里打猎获得的食物,已经足够养活这二十万人了。

很快。

当田野里冒出嫩绿的幼苗,生长出茂盛的庄稼,所有人的心更加安心,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不论是负责耕种的普通百姓,还是朱棣郑和等高层官员,每天忙完事情之后,都忍不住来田地里逛逛。

这一日,郑和又在一片田间地头,遇到了如老农一样,正蹲在地上看庄稼苗的朱棣。

“燕王殿下,你也来田里视察了?”

郑和也跟着蹲下,静静欣赏已经有半尺高的红薯秧苗。

也不知为何,好像红薯十分适应东唐州的气候,种下之后没多久,便进入了飞速的生长期。没有半点不适应。

朱棣满眼期冀,轻轻从一片红薯叶子上捉住一只瓢虫,将其捏死。

“是啊。”

“每次一看到生长如此好的红薯,我就发自内心的开心。”

“红薯庄稼在地上扎根,也意味着我们和所有大明百姓,在东唐州开始扎根!”

“等第一季庄稼成熟收获,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来源之后,所有人就都可以放下心来,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在朱棣眼中,田里的红薯不仅是一种庄稼,更是代表着所有大明子民。

如果一切顺利,红薯可以这场生长成熟,就再也不会有人对安家东唐州,有所疑虑了。

就这样。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大明百姓们还在继续建设可开荒,开拓更多的田地。

而地里第一批种下的蔬菜,早已可是食用,大明人吃上了在东唐州种出来的第一种食物。

又过了不久。

当红薯的叶子遍布田间,成长到了一定程度时,朱棣亲自换上适合耕作的短衣,带着所有人来到田野里。

“大明的子民们!”

“我们种下的红薯,终于成熟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里的收获如何,看看红薯的产量有多少!”

众人也都万分兴奋,无比期待接下来的收获。

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在东唐州立足,能不能成为掌握数百亩土地的大地主,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来东唐州开拓这么久,收获的时间终于到了!”

“现在可以开始挖红薯!”

“希望是大丰收!”

怀着美好的祈愿,朱棣亲自动手,和众多大明百姓一起,开始拔起红薯的藤蔓,挖掘地下埋藏的珍宝。

“噗!”

随着泥土飞溅,红薯根部成熟的块茎,也终于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只见一个一个拳头大的红色块茎,挤成一堆,异常可爱。

朱棣捡起一颗红薯,爱不释手的把玩着,笑意从心底荡漾到脸庞,乐的找不着北。

“丰收,大丰收!”

“这里的红薯,长得比大明的还大,产量比大明还高!”

“哈哈哈!好!太好了!”

“我们再也不缺粮食,再也不用担心没吃的了!”

朱棣不顾形象的大声欢呼,笑声传遍四野。

首节 上一节 254/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