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52节

无尽的豪情,充斥着所有人心头。这是对开拓新大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但同时。

更加隆重的别离之情,思乡之愁,也填满他们的心间。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去,就再难返回。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甚至可能这辈子,都再也没有重回大明的机会!

不是客死异乡,就是在新大陆安家落户,就此扎根。

众人不由得热泪盈眶,眼睛通红。

一股悲壮的气氛,弥漫四方。

朱棣也一样红了眼睛,擦了擦眼角。

可这些,都没有阻拦他们的决心。

没有人会因为这种思乡之愁,而放弃未来,他们早在来之前,就想清楚了后果,坚定了决心。

此行。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新大陆,死在东唐州!

送别宴后,无数人醉倒一地,泣不成声。

但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清醒过来,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

朱棣带着郑和,最后看了金陵城一眼。发出一声悠长叹息。

他拿出一张手帕,蹲下身子,抓了一把家乡的泥土,小心的包好,郑重的藏进胸口。

“诸位!”

“时间差不多了。”

“扬帆,启航!”

众人纷纷登上船只,开始了一次漫长的航海之旅。

大明一共派出了7万水军,2万囚犯,以及10万老百姓。

加上杂七杂八的人手,一行浩浩荡荡,足有二十万人!

大大小小的船只,蔓延出数十里,将长江水面全部遮蔽,一路沿着长江出海而去。

……

在抵达出海口的时候,因为船只的不同,航行速度有极大的差异,船队已经脱成两截。

朱棣等明军乘坐的铁甲战船,配上了蒸汽轮机,行驶的又快又稳,将木质帆船远远甩在了后面。

“燕王殿下,我们是等一等后面的民船,还是先行探路?”

旗舰上,郑和恭敬上前,向朱棣请示。

民船本身就比不上军方的战船,而且要考虑移民百姓的适应能力,速度十分缓慢。

但铁甲战船的目的,就是护送移民,自然不可能将他们抛弃在身后。

朱棣眺望后方长江的入口,又询问清楚民船现在的位置,忽然心中一动。

“民船抵达出海口,还需要不少时间。”

“而且即使他们到了,后面的海路航行,也更加困难,一路上可能都没有停靠修整的地方。”

“不如就让民船到了这里,先停下来修整几日,本王亲自带着铁甲战船,往南海走一走,镇压一番!”

“免得那些南海猴子,得知大明铁甲战船不在,又起什么幺蛾子!”

民船上的移民百姓,大多是乘坐过船只的,毕竟大明河流纵横,南方更是遍地是水系。

可这么长时间的航行,还是难以适应。

在正式出海前,靠岸修整一下,很有必要。

朱棣不愿耽误时间,趁着这个机会,去南洋巡视,也很有作用。

南洋诸岛上的土著野人,虽然已经被大明打服,但他们本性拙劣野蛮,畏威而不怀德。

时时有大明战船经过还好,他们不敢有任何心思。

但若是大明的主要海军战力,被朱棣带去了新大陆,失去了镇压,难免不会翻天!

郑和本就是下南洋的老手,对南洋的情况比朱棣更清楚,他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道理。

“燕王殿下思虑周到!”

“南洋诸岛,是该敲打敲打了!”

“最好趁着这个机会,抓一批杀一批,立个典型,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厉害,才不敢起异心!”

听到郑和也赞同,朱棣便没有犹豫。

他留下几艘船,停靠在长江入海口,负责镇压安排后面的囚犯和百姓。

自己则带着主力舰队,一路往南洋而去。

南洋的情况,果然如朱棣所预料。

在得知大明有意开拓新大陆,海军主力要离开后,不少人便动了心思,四下串联,图谋不轨。

然而,当朱棣带着铁甲战船赶到,所有人就傻了眼。

“不!”

“不是说大明海军,要去东唐州吗,怎么这个时候还来南海!”

“快快快,快躲起来,别忘他们找到我!”

南洋诸岛有异心的土著,就像见了猫的老鼠,上蹿下跳,四处躲藏。

有的躲进茂密的雨林,有的乘着小船出海,甚至有人直接跪倒在明军舰队面前,恳求原谅。

朱棣可没兴趣跟他们浪费时间,直接一声令下,将所有图谋不轨之人,全部斩首示众!

“杀!”

“凡是这段时间有异动的南洋土著,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逃进山林里大海里的,抄家灭族,并挂上重金悬赏,让他们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

朱棣自然不可能去满山满海搜寻几个野人,直接实行连坐之法,将他们的家族,乃至有亲近关心的人,全部杀光。

一个目的是震慑,另一个也是斩断他们的根基。

能够起异心的,必然是掌握一定权势之人,有势力有根基。

只要将他们的势力根基斩断,杀光支持他们的土著,他们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后回来了也没有大碍,反而会被人出卖领赏。

这一番血腥的屠杀镇压,一直杀到南洋诸岛都胆战心惊,恐惧不已。

再也没有人敢因为大明舰队的一时离开,而敢于跳起来动心思。

可以说,朱棣这一杀,起码为南洋换来了数年的和平!

至于以后……

大明造船的步伐,可从来都没停下呢!

第三百零一章 抵达新大陆

朱棣带领舰队镇压了南洋诸岛后,没有过多停留,便开始返航,北上而去。

很快,他便再一次来到了长江入海口,与其余的移民船队汇合到一起。

“燕王殿下!”

“船上的移民都已经修整好,随时可以出发!”

朱棣的船还没挺稳,便有官员前来禀报。

得到这个消息,朱棣很是满意。他亲自过去检查,发现移民们的状态都很好,已经逐步适应了航海之旅。

于是,他没有犹豫,大手一挥便下令。

“传令所有船只,启航北上!”

“先经过东瀛,再往东唐州去!”

载着二十万人的浩大船队,再一次启程,穿越无垠大海,消失在水天一色之中。

从长江出海抵达东瀛时,还比较顺利,这条航线大明走了许多次,有很多熟门熟路的老水手,所以一切顺利。

船队在东瀛经过一番修整后,才真正开始探索未知的航线。

穿过日本海峡,再一直往东航行。

这一路,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惊涛骇浪。

好在此时大明的船只,都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巨轮了,所以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波折,比较顺利的沿着海岸线,渡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旅程。

在这番航程之上,郑和也展现了他超强的航海能力,指挥调度船队非常的流畅,水平高超。

他甚至对于海上的一些气候变化,即将到来的风暴和大雨,都是有非凡的嗅觉,往往能够提前预测。

在郑和的带领下,船队一次又一次的渡过种种危机,在狂风暴雨中,化险为夷,让船队顺利的抵达目标——东唐洲。

首节 上一节 252/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