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18节
“好大孙,你所说的,莫非是火药火枪,杂交育种,建造铁皮船,蒸汽机这些东西?”
“若是大明的人才能够主动研究这些,倒也不错!”
以这些东西的深奥程度,别说一辈子了,再聪明的人,十辈子也研究不透,永远有目标追求。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图谋造反夺权了。
而研究出来的成果,却是对整个大明都有用。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朱元璋又怎么会不同意?
“大孙,你准备怎么做?”
“皇爷爷会一直支持你的,尽管放手去吧!”
“咱就在这看着,大明在你手上,会走到哪一步!”
朱元璋给了朱高煜一万分的信任,他知道,这个好大孙的能力,比他更好,眼光比大明所有人都长远。
在他手里,大明只会更加繁盛壮大!
……
五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大明境内,大江南北,田地里大片大片的金黄麦穗,接天连地。
农民百姓望着枝头沉甸甸压弯要的麦子,乐的合不拢嘴。
“丰收,大丰收啊!”
“皇太孙殿下的粮种,也不知是怎么弄的,简直太神奇了!”
“今年这麦子,产量比往年好太多了,就是枕着馒头睡觉,也不是梦!”
原来,这些大丰收的农田,都用上了朱高煜提供的新粮种,说是能够提高产量。
本来,百姓们还有所怀疑。
但当他们亲眼看到丰收的景象,终于相信这话没错。
“这么大的穗子,上面的麦子一颗比一颗饱满。别说提高产量了,就是收获翻倍俺也信!”
“再晒上两个大太阳,就可以收割。”
“今年得好好称一称,亩产到底有多少!”
农民们都盼望着有一个好天气,能够顺利完成收割。
只要田里的麦子顺利收获进粮仓,今年全家人都可以吃饱,甚至吃上大白馒头!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农民们的祈祷。
接下来几天,全国都大范围晴好,基本没有因为雨水,影响小麦的收获。
很快。
一车又一车的粮食,从碾麦场打了出来,晒干后储藏起来。
各地的官府,也一边收着粮税,一边将今年的收获情况,整理成册,送往上级和朝廷。
……
金陵,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卢平,正催着手下整理统计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好上报给皇太孙殿下。
他自己也亲自动手,核查一些地方郡县的奏报。
只是。
拿起公文看了没一会儿,卢平就坐不住了。
“丰收!”
“丰收!”
“又是丰收!”
“怎么所有的郡县公文,都是丰收,而且产量远胜于去年!”
“是不是哪里弄错了,还是更换了衡量单位?”
卢平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已经坐过好几年了对每年的麦子夏收情况,了解得很清楚。
过去即使丰收年份,产量也没有这么高的。
要是一个两个地方,出现异常,还可以说是祥瑞。但大明处处大丰收,粮食产量大涨八成近了一倍,就不可思议了。
卢平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事情真的如此。
“查!”
“即刻派出钦差督粮官,去全国各地查探情况,检查粮仓!”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真的全国大丰收,还是有人从中弄虚作假,要搞什么幺蛾子!”
第二百六十四章 总产量,600亿吨
户部尚书卢平十分谨慎,发现全国粮食大丰收后,没有急冲冲的上报,而是选择先行查验真假。
就在督粮官巡查各地的时候,总的粮食产量,也都统计出来了。
“600亿吨!”
“这怎么可能!”
“你们确定没算错?!”
用吨来统计重量,是皇太孙提出的新要求。
这个单位,可比多少多少万石,要好理解多了,一经推出,便迅速实行了下去。
倒是地方上的斤两单位,并没有乱动,只是多了一个换算之法。
卢平之前怀疑产量有错,也有担心是下面人用新的单位,有算错了可能。
“这里是皇太孙殿下亲手写的换算单位,你们都拿去仔细对照一番。”
“把所有的结果,重新核算几遍!”
“这可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大事,要是算错了,不仅你们身上的官职保不住,甚至小心脑袋也保不住!”
粮食的重要性,不用过多言语。
更何况户部之中,涉及全国总产量的数据。
就算是造假,也得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否则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倾天大祸。
户部下面的官员也不敢怠慢,拿回文书,重新复核起来。
好几天后。
去往各地的督粮官,都已经回来,向户部尚书卢平禀报。
“大人,都查过了!”
“的确是大丰收,粮食产量比去年多近一倍!”
“下面的郡县,粮仓都已经堆满,甚至很多地方仓库都不够用,新粮堆不下,正在紧急修建新粮仓!”
“就连市面上的粮价,也下滑了一大半,粮食价格低贱无比!”
督粮官们从各个方面,查清楚了情况,确定不是郡县在弄虚作假。
卢平听完这些,愣在原地良久,没有说话。
他挥挥手,让下属将督查记录交上来,自己要详细看。
可任他怎么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
“难道,今年大明真的有神灵庇佑,处处风调雨顺?”
“这么高的产量,简直不可思议!”
他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户部统计总产量的官员,也都 围了过来。
以户部侍郎为首的众人,脸色压抑着激动,向卢平禀报。
“尚书大人!”
“我们又重新复核了三遍,数据没有错!”
“今年夏收,大明全国麦子的总产量,的确是600亿吨!”
“后面还有十几亿吨的零头,我们算在了火耗折损里面,还没有统计。”
“否则实际数据,绝对只有更多!”
卢平听完这话,再也顾不得其他。
他急忙抱起一大摞鱼鳞图册和文书,脚步匆匆的往宫中而去。
……
“殿下,大喜,大喜啊!”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