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80节

朱高煜任由众人讨论了半天,才朗声道。

“我知道诸位心中有很多疑惑,但先不要着急。”

“我来说说,为何要弄出这么一件事来!”

“其实非常简单,那便是宗室制度不改,那便会成为压垮大明的巨石!”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若是一个藩王正妃、侧妃、嫔妃一共生育子女十人,那么一人继承王位后,剩下的按照宗室规矩同样也是国库供养。”

“好,这才十人,那么下一代呢?”

“当王爷的或许生十个,其他人没那么富裕,生五个吧!”

“这么一算,一个藩王,才到第三代,需要国库供养的人数就达到了六十五人!”

“这还仅仅是一个藩王,可实际上我大明的藩王能少?”

“将来不说其他的,单说宗室的供养费用就能压垮整个大明国库,这可不是我开玩笑的!”

“你们算算,往后再算几代,那数字会何等的惊人?”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听到朱高煜这番解释以后,先是一愣,而后不自觉的顺着朱高煜的说法往下算了起来。

反正他们手中都有笏板,正好在背后可以计算一二。

朱高煜刚刚列出的数字,其实并没有夸张。

在强调多子多福的这个时代,一个藩王生十个孩子,其实真不算什么很过分的事情。

那么这一代代传承下去,二十年一个轮回,百年时间这个数字就会膨胀到让人恐怖的程度了啊。

别以为这个时代的文官是学的四书五经,就觉着他们不同数算。

实际上,数学在科考当中可是有专门的科目的。

这些人固然不是专门学数学的,但一定研习过相应的知识。

所以,几乎没用多久,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让他们满脸苍白的数字。

他们其实隐隐约约想过宗室会成为当的负担,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负担会这么大!

尤其是户部出身的官员,由于他们天天跟钱财打交道,他们更清楚,这些人哪怕是按照最基础的俸禄发放银钱、米粮供养。

那加到一起也是一个极为骇人的天文数字。

所有人都一脸惊骇的看向了上首端坐的朱高煜,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小爷,真就是天生宿慧不成,不然为何眼光如此老辣,一眼就能看出这平静的政策之下隐藏的礁石?

要知道,之前不是没人反对过宗室供养政策。

可那些人都只是嗷嗷叫着说着那些古书上的各种典故,引经据典的倒是说得头头是道。

可具体到底什么危害?

说不清楚!

跟朱高煜这边明明白白的数字一比,简直天差地别。

但是,众人现在也有些为难啊。

因为刚刚朱高煜不是没给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废黜其他子女的继承权。

可这,跟儒家的规矩不一样啊!

第二百二十一章 去找朱皇帝告状

可以说,朱高煜今天这番话,是真心戳在了儒家的肺管子上了。

儒家确实始终坚持着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已然坚持了千年了。

可儒家的规矩并不是说嫡长子继承了家主,其他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啊。

敵庶有别固然不错,可都是一母同胞或者说都是手足同胞,怎么可能一个人得到所有,其他人不再享有分毫?

朱高煜这么做,等于把事情办了,但坏名声全扔给了儒家了啊。

虽然刚刚朱高煜没有明着说,但那架势摆明了就是打算名正言顺的打出儒家的牌子来了。

这特娘的,岂不是让儒家白白给朱高煜背锅?

几位原本就比较清正的老臣,直接取下头上的翼善冠,跪在地上朗声道。

“殿下,我儒家虽坚持立嫡立长,可也不是视其他子嗣而不见呐!”

“殿下此举把我儒家的规矩置于何地?”

“还请殿下收回成命,老臣乞骸骨!”

朱高煜见此眉头一挑,嘴角不自觉的慢慢弯了下来。

这是拿辞职威胁小爷了?

这招,他见过!

可以说,大明的官员对于死谏、辞职谏之类的套路,其实都玩得挺熟悉的。

但是,对于朱高煜来说,如果全大明的官员一次性全部辞职或许会惹出天大的乱子来。

可几个非核心岗位上的员工辞职而已,那还真就威胁不到自己。

而且,此风不可长。

要是以后碰上自己的政策、想法不符合这班人的心意,动不动就拿辞职的事儿来威胁自己,那以后这朝堂到底谁当家?

所以,对于这种以辞职相威胁的,朱高煜的做法就是坚决不惯着!

“几位爱卿真要如此?”

“要知道,尔等如今年纪可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就为了一个所谓的规矩,你们就要乞骸骨回家饴儿弄孙?”

朱高煜这就叫杀人诛心了。

这些人年纪确实不大,可说什么春秋鼎盛到也有些过分了。

不然也不会有回家饴儿弄孙的机会了。

不过,傻子都能听得到朱高煜话里隐含的意思。

可这几位,如今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位小爷如此的头铁啊。

“臣等乞骸骨!”

朱高煜见此也没多说什么,点点头不置可否的说道:“既如此,那我也得成人之美,诏准!”

“以后就安心在家饴儿弄孙吧!”

这话一出,一帮子官员瑟瑟发抖。

娘咧,又弄走几个啊。

不过这几个倒还好,只是辞官被诏准了而已,老命保住了,也没追究其他的,已经非常不错了。

可是,殿下这一言不合就要把黑锅往儒家身上压的搞法,其他官员们也很头疼啊。

尤其是其他几个脑子活的,他们这会儿是真心觉着这事儿闹大了。

要知道,儒家历来秉承的就是立嫡立长的传统,如今朱高煜真要在宗室当中推行这点的话,到时候都不用明着说,这黑锅就死死地扣在了儒家身上。

可他们能怎么样呢?

难不成先自打嘴巴,说咱们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立嫡立长?

几个脱了官衣的老臣,缓缓走出宫门,互相对视一眼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算了,我等能活得一条小命已算是侥幸了!”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位殿下的杀性到底有多重!”

“你们自己掰着手指头算算,能从他手上功成身退的官员有几个!”

其他几位老臣闻言一叹,复又抬头说道:“老夫还是不服,我儒家岂能无缘无故背负此等骂名?”

“老夫要去见陛下,尔等可愿同去?”

几位老臣闻言点点头,坦然道:“自然同去!老夫不信陛下听闻宗室的消息还能视若无睹!”

如今朱元璋的住址其实早就在官员之中流传开来了。

毕竟老朱那喜欢去别人家蹭饭的毛病,最近是愈发严重了。

而且还喜欢拉着人回那小宅子“品尝”各种弄出来的新菜。

有些倒还不错,可有些那就让人头疼了啊。

这一来二去的,朱皇帝隐居休养的地方也就曝光了。

只是一般人没胆子去打扰罢了。

如今这个情况,几位老臣也顾不上那些避讳了,当即叫上一辆马车溜溜达达的就到了原本的朱宅,如今的朱府!

等看到开门的乃是陛下身边的老内侍杜公公,一众人也松了口气,看来没弄错。

刚进门没多远,他们就见到了正一脸慵懒的躺在躺椅上,在小院中央摇摇晃晃晒着太阳的朱元璋。

首节 上一节 180/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