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6节
朱高煜没管那么多。
到这方世界这么些年,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场景,让自己深深明白了一点,上辈子的自己是何等的幸福。
我不奢望把这世界建设成上辈子那模样,我也没那能力。
但,我希望尽我所能,让砸门中华民族的儿女们,能过上不缺吃、不缺穿、有书读的日子。
想到这里,朱高煜干脆直接把最后一番话都说了出来。
“就好比眼下盛行那程朱理学。”
“我皇爷爷之所以支持理学,无非是觉着理学有利于统治罢了。”
“可他却不曾想到,这乃是加在大明头上的一道枷锁。”
“理学继续发展,这些腐儒们,就会把这道枷锁不仅用在百姓身上,还会用在皇帝身上。”
“到了那时候,哼哼,文人们抱作一团,开头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
“但嘴里说的是仁义,其实心里却满满的都是算计!”
朱元璋听到这话,脑海之中顿时如被闪电劈开了一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第十八章 掀开历史的遮羞布
朱棣此时也顾不得假寐了,从刚才听到自家大儿子要屠圣开始,他就已经坐立不安。
眼下还能端坐于此,也不过是强装镇定罢了。
虽然听明白了自己儿子要屠的乃是读书人的“圣”,但还是让他觉得心凉。
这东西一个不好,不光他燕王府几百口人头落地,恐怕就连老朱家的国本都要动摇。
有道是杀不尽的读书人,而且只要此言一出,天下读书人怕是和大明针锋相对了。
到时候可比攻城拔寨难度大多了,而且敌人是谁根本无从知晓,可能一时间天下无敌也可能一瞬间天下皆敌。
朱棣听整个人呆愣在那,不过脑子里却越来越清醒,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现在却清晰的摆在眼前。
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自己那侄子朱允炆,就是被那些腐儒洗脑了。
如果自己的这个侄子真继承了大统,还真有可能被这些文官控制。
届时,可不就是自家儿子说的这个局面?
到了那时候,这大明是老朱家说的算,还是读书人说的算?
这大明,到底是何人之天下?
圣天子垂拱而治?
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朱元璋显然也想到了什么,面色一片肃然。
如果真的如自家大孙子所说,事情的严重性可能远超掌控。
不过朱元璋作为帝王哪怕深陷死局也会向死而生、舍命一搏,自然不能就这么认输,随后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小友说的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吧?”
“读书人中固然有腐儒,但也不乏清流,读书也多有读出天下社稷之辈,也有为国为民着想的。”
朱高煜听到这话,顿时一愣,转而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这位颇为不服气的张老爷子。
“老爷子,您为何如此天真?”
“为国为民?”
“您说的是谁的国谁的民?”
“在那些读书人眼中,听他们话的国才叫他们的国,受他们驱使的才是他们的民!”
“他们眼中排第一的,永远只有他们崇敬的至圣先师们制定的大礼、规则。”
“至于他们口中推崇备至的伦理道德,那不过是一块他们用来约束世人和帝王的牌匾罢了。”
“当然了,也是他们为了推广学说、遮掩自己的遮羞布!”
“毕竟,他们嘴里的这些东西,听起来哪一条不是正正确确?”
“忠孝节悌啊!忠君爱国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黔首贫民,但凡听到这些,难道会不认同?”
“可世人哪里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他们制定的标准,却不用在他们自己身上啊!”
说到这里,朱高煜难得的激愤了起来,甚至连原本温润如玉的面容都有些涨红了。
“他们想要所有的事情都要符合他们认为的标准。”
“规则越多,对他们的好处就越多,对皇帝的束缚对天下的束缚也就越多,对百姓的忽视就越多。”
“文官全都劝皇帝,应当如何,从来不说为何如此。”
“你让他讲求利害关系,动不动就是舍民取义”
“为什么不是舍他们自己?”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激动不已,实则他当年就是被贪官污吏害了个家破人亡。
更别说,自从坐上这帝位二十余年来,那些对自己劝谏之人,何尝不是个顶个的举着大义旗号?
如今回过头一看,自己好像真就是用文人说的那套东西在要求自己?
嘶~
好像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咱儿子、孙子,咱都是按照这套东西在言传身教?
朱元璋此刻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又不能承认自己早已经深陷局中了,只得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心里嘴硬着问道。
“那若是如洪武皇帝一般杀伐果断,只顺着自己心意来,压根不管那些文人呢?”
朱高煜对于张老爷子这番反驳并没有半点意外,反而冷笑了两声。
“呵呵,顺着自己心意?”
“先说我皇爷爷,他固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开创了大明,在民间也是声望极高。”
“可士林之中呢?”
“先杀胡惟庸一系,再杀李善长一系,中途更是对贪官污吏绝不留情。”
“我家皇爷爷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
“而败坏他名声的是谁,还不就是这帮子没能捞到好处的读书人?”
“就因为他们掌控着话语权,所以,他们便能肆意编排、随意传播。”
“此时还算好的,可过上几十上百年后呢?”
“当后人发现所有洪武一朝流传下来的书中,除了官方的,只要是流传下来的,都说我家皇爷爷滥杀无辜、暴虐……”
“三人还能成虎呢,何况这前赴后继的诋毁?”
“到了那时,又当如何?”
“始皇帝乃我华夏第一位皇帝,一统六国、功震寰宇,可如今还不是被读书人说成暴秦、嗜杀?”
朱元璋整个人听到这里,彻底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可偏偏朱高煜自己说得兴致起来了,浑然不觉自己今日里这屡屡语出惊人,是何等的石破天惊和惊世骇俗。
“之后的事情咱们暂且不说,那说说眼下。”
“如果皇帝不遵从他们宣扬的那一套,那便是有违礼制,就是昏君当道,就要以血荐轩辕,那皇帝还能做什么?”
“我家皇爷爷自草莽之中一路崛起,固然能识破他们那些小心思,可后世子孙、后世帝皇呢?”
“那些深宫之中长大,压根不知道民间究竟如何的皇帝,如那朱允炆一般深受腐儒影响的皇帝,他们能看破?”
“更何况哪怕皇帝雄才大略,终究无法兼顾一个国家,可偏偏读书人一封奏章就能涵盖天下大事。”
“殊不知到了皇帝手中的大事已经被他们润色了好几手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涉及到他们利益、根本的,统统百般遮掩,无非就是用春秋笔法掩盖一二罢了。”
“我那皇爷爷纵使手中有锦衣卫在手又能如何?”
朱元璋被朱高煜这番话彻底吓住了,脸色煞白的沉默了。
良久,才悠悠地问道。
“小友,读书人真就无可救药?”
“可史书上可是说了,有不少真正满腔热血为国为民的贤才来着!”
第十九章 真正读书人的下场
朱高煜此刻心中同样也是心绪难平。
上辈子的他,每次看到明末那段历史当中那帮子文人的嘴脸,都觉着怒发冲冠。
水太凉?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