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第47节

“而且还不止,以后我会弄出来越来越多的新东西,这些都会在我们的铺子内往外卖,那得挣多少钱啊。”

“行,就算你不缺钱,但你得想想你以后吧。”

“你想想,你以后当上皇太孙皇太子皇帝,到那个时候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你就不提前准备一些?”

“再说了,你就不为你以后的生活想想?难道你想像爷爷那样,顿顿吃大饼喝米粥?”

“你就不想享受享受吗?”

……

等说完后,朱允熥静静的看着朱雄英。

“可是,爷爷规定宗室不能经商啊。”朱雄英一脸为难。

“没让你经商啊,我只是给你一部分收益,你又不需要经营,这也不算违背爷爷的定下的规矩不是。”

朱雄英听完之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看着朱允熥。

“那,你能给我多少?一半?”

好家伙,刚才还不想要,这下直接张口就是一半。

“不行,我只能给你一成。”朱允熥伸出一跟手指在朱雄英面前比划了一下。

听到才给一成,朱雄英嫌弃的摇摇头,“才一成啊?那我不要了。”

卧槽,一成还嫌少,这个大哥多少有点贪心了。

“不是,我说老大,你知道一成能挣多少钱吗?”

朱雄英摇摇头,“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吧,从卖玻璃镜子和花瓶开始到现在的蜂窝煤炉子等物,我在直隶的铺子这几个月就挣了三十万贯。”

随后,朱允熥伸出一根手指,“我估计明年一年挣个一百万贯没啥问题。”

当然啦,这只是预计,能不能挣这么多人朱允熥也不知道,反正先忽悠着再说呗。

“啥玩意?一百万贯?”朱雄英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大声叫了起来。

他这一叫,顿时吸引来了正在学堂玩耍的几个王爷和伴读。

“啥一百万贯?”

这些王爷中属潭王朱梓年龄最大,听到朱雄英喊一百万贯,连忙走到两人身边。

“我说大侄子,你刚才说的啥一百万贯啊?”

同一时间围观上来的鲁王朱檀、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还有豫王朱桂都好奇的看着朱雄英和朱允熥。

“对啊大哥,你说的啥一百贯啊?”朱允熥在一旁也装作一副不懂的样子,并且重重强调了一下是一百贯。

“不对吧允熥,你大哥说的是一百万贯吧?”蜀王朱椿疑惑的看了一眼朱允熥。

“没有啊,我大哥说的就是一百贯啊,你们是不是听错了?”说完,将目光看向鲁王朱檀。

“十叔,你听到的是不是一百贯?”

众人的目光又通通转移到了朱檀身上。

朱檀挠了挠头,“没有吧?我记得雄英说的是一百万贯吧?难道我听错了?”

“肯定是听错了,我就在我大哥身边,他说什么我能不清楚吗?”朱允熥在一旁打岔道,同时悄悄朝朱雄英眨眨眼。

有朱允熥在一旁搅和,众人以为自己真的听错了。

只有潭王朱梓一脸不信,看着朱雄英。

“雄英你说的是一百万贯还是一百贯?”

“额。”朱雄英没想到自己一句话惹来这么多人围观。

看着朱允熥朝自己眨眼,朱雄英硬着头皮撒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谎话(也可能是第N个)。

“九叔,我说的是一百贯啊,你们怎么听成一百万贯了?”朱雄英一脸无辜的环视几位叔叔。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朱梓也是郁闷的抓了抓头发,自言自语道:“难道真是我听错了?”

朱允熥连忙对他肯定的说:“肯定是九叔你听错了,估计是最近你的学业压力太大了。”

“应该是我听错了吧。”朱梓嘟囔了一句,一脸郁闷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看到年龄最大的朱梓都回去了,剩余的几人也都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等众人都散去之后,朱允熥连忙趴在朱雄英耳边耳语一番。

“等我回去再跟你说吧大哥,你想想,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一成不少了,我之后还要分给别人呢。”

说完之后,给了朱雄英一个眼神,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只留下朱雄英一个人坐在原地发愣。

朱允熥刚刚回到自己的位置,李希颜走进来了。

不但如此,李希颜走进来之后,身穿龙袍的朱元璋和朱标也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徐达、汤和等勋贵和大臣。

看到朱元璋来了,学堂内的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第53章 背书达人朱允熥

等众人给朱元璋行礼后,朱元璋直接开口说道:“咱听说这学堂里出了一个神童,仅仅一天就将论语背诵了下来。”

说完,眼神瞥向了最角落中的朱允熥,“熥儿啊,这个神童是不是就是你啊?”

听到朱元璋点自己的名字,朱允熥倒是也不客气,“应该是我吧,反正李先生昨天夸我是神童来着。”

“你小子倒是挺不客气的。”

朱元璋自从昨天听到李希颜的汇报,说朱允熥不到一天就可以背诵论语了,当即就有些怀疑。

不过在李希颜以性命担保之下,朱元璋还真有点相信了。

这不,今天一大早下了朝,就带着几个官员赶到了这文华殿,准备当众考考朱允熥。

“标儿。”朱元璋给朱标使了个眼神。

朱标心领神会的朝着朱允熥走了过去。

“听李先生说,你昨天背诵了论语,今天再背一遍试试吧。”

朱标对这个儿子会背诵论语还是有点不相信。

毕竟他当年背诵论语可是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勉强磕磕绊绊的背诵完成,就已经被称为天才了。

京城,不允许出现比自己还牛逼的人。

“哦。”朱允熥远远的看了一眼朱元璋,答应一声,闭着双眼就开始背诵了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次朱允熥的速度更快了,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将论语全部读完了。

“咋样?”朱元璋在背后对朱标问道。

朱标张口不语,没有回答,而是继续看着朱允熥。

“会背诗经吗?”

朱允熥点点头。

开玩笑呢,别说诗经了,你就算让我背西游记我都能给你读出来。

朱标一皱眉,心里认为朱允熥在说大话,开口道:“背。”

朱允熥看着朱标紧皱的眉头,撇了撇嘴,心想你这是看不起我小朱吗?

花费一个发明点直接兑换了诗经。

(已经出现过的物品价格都不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念完最后一个字,朱允熥眼角洒落几滴泪水滴在地上。

一瞬间就想到了那个后世的那个家庭,年仅二十岁的他猝然离世,也不知道父母如何,姐姐会照顾好他们吗?

朱标站在原地一愣,不明白面前这个不足四岁的孩子为何落泪。

“咱孙子有才。”朱元璋站在远处,没有看到朱允熥的泪水。

听完朱允熥背完了诗经,大声夸赞了一句。

然后看向站在身旁的徐达和汤和,一脸得意。

“怎么样天德、鼎臣,咱这个孙子聪明吧?”

看到朱元璋问两人,徐达和汤和顺势朝着朱元璋拍了个马屁。

“那是,陛下的孙子那能是普通人吗?”

首节 上一节 47/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百倍返现:开局吊打特工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