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77节

毕竟沓氏县是王家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的田,哪怕财政再紧张也要兼并,嘴边肉绝对不能放过。

同时,西安平县芦家被人告缗令告到了长安朝廷。

芦家也是倒霉,因为半年前,芦家家主死后将自己的家主之位传给了能力更强的庶子,没有当上家主的废材嫡子感觉很不公平,于是跑到长安把自己家族给举报了。

朝廷当即下令把芦家抄家灭门。

这事以后,辽东剩下的四大家族,王张李郭,都加强了对自己家族子弟的管控。

他们不怕佃农举报,因为佃农根本没钱买马,所以佃农连本县都出不去,而胆敢去县衙举报的佃农也会被县衙直接打死。

但他们害怕自己家族里出几个逆子,搞出芦家那样的手足相残事件。

遥想十几年前,辽东还是八大家族并立。

现在,破产的破产,抄家的抄家,八大家族只剩四大家族。

第105章 火烧刺史(二)

颍川郡府

“这是什么?”颍川太守看着主簿交给自己的一张麻纸。

“路上捡的。”主簿心虚道。

“嗯?”

太守疑惑,随后打开麻纸,却看见里面的内容写着:

“反贼不可不剿,亦不可全剿,尔好自为之。”

落笔:竹君子

“嘶——”

看到落笔“竹君子”三个字,颍川太守倒吸一口凉气,他在颍川郡待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这三个字的含量,这个“竹君子”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个家族,而是整个颍川郡所有豪强士族联合时共用的一个笔名,上上任颍川太守看不起这个笔名所代表的力量,结果刚上任没几天就被刺客暗杀,那个太守的全家也被一伙游侠给杀了。

颍川太守仰天哀叹,剿灭反贼要被士族杀全家,不剿灭反贼要被皇帝处死,这可真是个艰难的选择。

——

一年后

“这么多任颍川太守,居然连一伙几千人规模的反贼都无法彻底剿灭。”

皇帝刘彻已经不再像一年前那样生气了,一方面是一个月前卫青的逝世让他悲伤不已,整个人都老了许多,头上多出许多白发,另一方面则是习惯了,一年前是第一次有老百姓公开造反,他还没习惯,所以才会那般愤怒。

但这一年时间里,天下各个郡县到处都是造反的百姓,虽然规模都不大,每只反民队伍只有几百人,多的也才上千人。

但按住葫芦又起瓢,这个县的反民镇压了,那个县又有反民,那个县的反民镇压了,这个县又出现反民。

这么多造反的反贼里,就属颍川郡最离谱,每一任太守都无法彻底剿灭反贼,都是剿灭得反贼只剩残兵败将时,太守就突然兵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兵败,反正就兵败了,然后反贼趁机窜进林子里休养一段时间,过个把月又出来继续闹。

换了好几任颍川太守了,还是这个样子。

倒也不是每任太守都这样,两个月前有个颍川太守差点就把反贼剿灭干净,然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太守身边的主簿突然就把太守给杀了,杀完太守,主簿也莫名其妙自杀,完全看不懂什么情况。

但他隐约觉得可能是地方豪强士族跟地方官吏勾结在一起糊弄朝廷,于是便想起了文帝时期,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不如将这种丞相史出刺监察地方的方法长期化、制度化?然后就叫……刺史?”皇帝刘彻喃喃自语:“将天下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个刺史,监督地方官,防止他们与地方豪强勾结!”

皇帝刘彻能想到很多政策都是文景二帝时期就已经实行过的,只不过文景二帝时期都是临时政策,还从来没有长期化、制度化。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刺史制,都是文景二帝时期就临时出现过,但又取消的。

皇帝刘彻越想越觉得可行,随即让宦官取来大汉疆域图。

看着大汉疆域图,刘彻想着应该将天下划分为多少块监察区,怎么划分合理。

“上古之时,大禹有九州而筑九鼎,陛下何不如……”酷吏尹齐提醒道。

他是皇帝的诸多酷吏之一,专门帮皇帝对付豪强士族以及诸侯,每天都忙着抄家灭门,给皇帝充实国库。

正因为如此,天下士人都恨透了尹齐,司马迁还专门把尹齐编撰进了自己的酷吏列传里,只不过尹齐本人还不知情。

“九州?”皇帝刘彻心想似乎可行,将天下划分为九个监察区,安排九个刺史监察地方官员,防止他们勾结豪强士族,但又转念一想,并对尹齐非常傲气说道:“我大汉的疆域可比大禹时代大多了,九州恐怕不够啊。”

能够开辟比先祖时期大得多的疆域,确实足以傲气。

说罢,皇帝刘彻便指着地图上新开辟的河朔、河西、南越、朝鲜等地说道:“在九州的基础上增加朔方(有朔方城的州)、交趾(大汉疆域上的脚趾头)、凉州(大汉的荒凉之州),将梁州改名益州,并设立在巴蜀以及新开辟的西南夷地区。”

“如此,便有朔方、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趾,共十三个州,其中长安洛阳一带是京畿地区,不设立监察刺史,由朕亲自监察。”

若是算上长安洛阳的京畿地区,那便有十四个州,这第十四个州,可以叫京州,也可以叫司州(司隶),反正这两个词都是中央的意思。

又一番和酷吏们的探讨过后,皇帝刘彻确立了十三州的划分。

划分基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人口密集的地区要分出几个郡给人口少的地区,免得有的刺史工作量太大忙不过来。二、与匈奴作战的区域很重要,哪怕人口很少也要单独作为一个州,并设置监察刺史。三、相同的山川河流地区尽量划分为同一个州,省得刺史监察起来还要翻山越岭太麻烦。

最后的结果是,幽州刺史部一共划分了:渤海郡、涿郡、广阳国、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

现在的刺史还没有治所,它只是单纯地负责为天子监察地方官员,防止地方官员勾结豪强士族,所以刺史今天如果去监察辽西郡了,那么刺史今天的治所就在辽西郡,刺史明天如果去监察辽东郡了,那么他明天的治所就在辽东郡。

本质上就是丞相史出刺和谒者的结合,让十几年才监察一次地方的谒者在变成刺史后,能够时时刻刻都监察地方官员,每时每刻都盯着豪强士族准备割韭菜。

因为刺史是谒者的长期化、加强版,所以俸禄也和谒者相同,都是六百石。

但大汉的具体权力并不完全跟俸禄挂钩,虽然谒者的俸禄只有六百石,但这些年被六百石谒者弄死的两千石太守并不在少数。

同样的,作为谒者的加强版,仅有六百石俸禄的刺史也是可以让两千石俸禄的太守感到恐惧的。

许久之后,在处理好划分十三刺史部的事务后,皇帝刘彻对尹齐说道:“朕准备让你当第一任幽州刺史,去监察那里的地方官和豪强士族,你有这个胆量和信心吗?”

“臣,尹齐,绝不敢辜负陛下!”

尹齐当即跪在地上高声振奋,并且很是兴奋,兴奋于自己能够当上刺史,也兴奋于皇帝如此重视自己。

他是酷吏,是被豪强士族们痛恨和瞧不起的酷吏,是要被史书骂一辈子的酷吏,这个世界上,只有皇帝能够重用他、欣赏他,其他人都巴不得他们这些酷吏早点死。

第106章 火烧刺史(三)

又一年后

元封五年

幽州刺史部

涿郡

涿郡郡府

“尹齐,你不得好死!你不得好死!”

涿郡太守衣衫不整,被刺史随从们摁在地上,连发冠都掉落在地,披头散发的不成体统,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勾结涿郡的豪强士族隐瞒财产,还把告状的佃农给活活打死,这事东窗事发,被幽州刺史尹齐逮住。

“哼!你勾结豪强,残害百姓,还有理了?”尹齐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从他成为酷吏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皇帝手中的尖刀,帮助皇帝铲除一切敌人,而皇帝的那些敌人,他们虽然不敢明着反对皇帝,但却敢跟皇帝的尖刀对着干。

所以,一旦皇帝抛弃他,他便会立刻被豪强士族们群起而攻之,想要活下去,只能死死抱住皇帝的大腿。

他以前抄家灭门那么多,豪强士族们也不可能接受他的投靠,所以除了依靠皇帝,他别无选择。

“来人,带走!”

尹齐对于这些地方官和豪强士族也没别的手段,就是抓出来以后酷刑伺候,依靠着酷刑把同党也抓出来。

“伱这个酷吏!你会遗臭万年的!”听到要被带走,涿郡太守奋力挣扎。

“我遗臭万年也是以后的事,但你现在就得死!”尹齐冷笑,吩咐都官从事将涿郡太守关押到涿郡的地牢里,并且派出刺史书佐火速前往长安,将幽州刺史部在反腐打贪的雷霆行动中抓到涿郡太守这么个大老虎之事上报给皇帝。

刺史虽然只有六百石,但跟谒者一样直属于皇帝,三公九卿也无权过问刺史行事。

……

三个月后

辽东郡府

“这该死的朝廷鹰犬,他来真的?”郡尉李姚低声咒骂。

“现在那个刺什么到哪个郡割韭菜了?”王长治也是第一次听闻刺史这种新奇东西,依旧当成以前的谒者来对待。

至于什么幽州刺史部,呵呵……豪强们可不认同这样的地域划分,他们依旧以郡作为划分。

“听闻那个酷吏尹齐已经到渔阳郡,估计再有一两年就能到我们辽东郡。”郡丞张寿也是皱着眉头:“也幸亏我们辽东郡比较远,刺史从西往东开始监察,目前才刚刚监察完渤海郡、涿郡、上谷郡,正在前往渔阳郡监察。”

“刺史监察的这一路上,遭殃的官吏和豪强那可不少,许多县官和豪强被抓起来,有个豪强跟朝廷三公有姻亲关系,即便这么强的背景,也被尹齐抓起来抄家了,太可怕了!”

“连涿郡太守都被抓起来送到长安斩首了!”

“朝廷这次是认真的!”

张寿、李姚、郭靖你一言我一句,他们很是害怕。

皇帝突然设立这个什么刺史,分明就是要故意针对他们这些豪强士族。

“这个什么刺史?他爱财否?”王长治问道,他想按照以前的办法,用钱砸晕朝廷派来的人。

给朝廷交税时是没钱的,但贿赂官员时是有钱的,大家都这样。

“这个尹齐好像不爱财,之前涿郡太守想用钱打发他早点滚出涿郡,结果尹齐直接深入调查涿郡,把涿郡许多官员和豪强士族连根拔起。”张寿摇摇头回答道。

“哦?那他爱名否?”王长治抚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又问道。

“似乎也是个不在乎遗臭万年的人。”李姚回答道。

首节 上一节 7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