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39节
“南方晋国,已历百余年,实力强大,且有山川险要,当缓图而不可交战,否则苻坚便是前车之鉴。”
“东方冯燕(北燕),同样有山川险要,但实力弱小,而且已经向我大魏称臣,暂时不用理会,讨伐他的优先度不高。”
“西方之秦夏两国,才是我大魏可图谋之地。”
崔浩一番分析非常有道理,就是先攻打西边的夏国和秦国,增强自己的实力,然后再考虑其他方向扩张。
不过,拓拔嗣想的更远:“我们鲜卑人就是从草原来到中原的,所以必须对草原的柔然人严防死守,防止他们效仿我们鲜卑人。”
“因此,在吞并西方夏秦二国之前,朕打算先攻打漠北草原的柔然人,让他们不敢南下而牧马,顺带为我大魏的百姓抢点牲畜回来耕田。”
他有着上车后就要关闭车门的远见,自己入主中原了,就不准草原的其他小伙伴入主中原,防止草原的其他势力也跟着一起上车门分蛋糕。
第468章 犁庭扫穴(十三)
三年后
燕侯二百零五年夏(415年
这几年,气候逐渐转暖,已经不再出现辽河上游在夏天结冰这种怪事了。
在几年前,最冷的时候,长江都在冬天结冰了,一度让江左的世家大族们惶恐不安,生怕北方的胡人铁骑直接踏过冰面来攻打他们,好在有战神刘裕的存在,胡人自保尚且艰难,又如何能够南下攻打江左。
不过转暖也仅仅只是相对于小冰河期的最冷点而言,现在的气候总体还是非常寒冷。
这也是燕侯岚选择在夏天讨伐高句丽的原因,在这个寒冷的小冰期里,也只有这个季节适合攻打高句丽这种苦寒之地。
二十多年前,为了制衡扶余,王家放纵高句丽雄主“谈德”向北扩张,还暂时放开了对高句丽的武器禁售令,允许部分质量比较低的铁制武器售卖给高句丽。
现在,高句丽实力膨胀的太快了,所以王家又转而扶持狗腿子扶余人,并且重新对高句丽进行经济封锁。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也很简单: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这种手段很常见,古今中外都在使用。
比如光武帝刘秀扶持南匈奴,用南匈奴对抗北匈奴,后来南匈奴壮大了,汉朝又反过来扶持北匈奴,用北匈奴制衡南匈奴,直到权臣窦宪为了获得权威,不顾大汉的以夷制夷国策,强行把北匈奴打跑。
又比如明朝一开始扶持女真对抗蒙古,等到女真强大时,又反过来扶持蒙古对抗女真。
又比如阿美丽肯曾经在八十年代扶持中国对抗毛子,等到中国壮大时,又扶持阿三对抗中国。
借力打力,用一个敌人来制衡另一个敌人,是绝大多数地区霸权亦或是世界霸权势力都会使用的手段。
当我们疑惑为何蛮夷这么强大蛮横时,其实是我们自己代入错了角色,其实我们自己才是天天想着学习对方技术文化的蛮夷,天下之主在对面,我们是被以夷制夷的目标,对方才是使用以夷制夷手段的“中原朝廷”。
对方不愿意放开高科技技术给我们,中原王朝又何尝愿意放开冶铁技术给草原呢?
不是时代变了,只是自己代入错了角色。
当国人争着移民太平洋对岸,想要大豪斯和牛排的时候,草原蛮夷又何尝不想移民中原,他们同样想要中原的庄园和米饭。
面对一个实力日益壮大的鲜卑政权,哪怕这个鲜卑政权真的没有入侵中原的想法,中原政权也会想办法对这个日益壮大的鲜卑进行各种打压封锁制裁,防止某一天鲜卑人威胁到中原。
因此,鲜卑人入主中原的经验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甚至是用来借鉴。
无能自卑的人,面对失败只能发癫狂怒,每日怀念祖上的荣光,嘴里唠唠叨叨曾经我的祖上何等辉煌,那个时候你们还是群在草原吃草的蛮夷,这就是大晋的司马皇族和世家士族。
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失败会总结失败教训,认真分析对方成功的原因,学习对方并且超越对方,了解对方的弱点,在关键时刻给对方致命一击,这就是魏国的拓拔鲜卑和东北的高句丽。
鲜卑人被中原政权一次又一次地征服,一次又一次地被以夷制夷,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原政权屈服当狗,可是他们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入主中原,被后世之人写进教科书里记住了。
同样的道理,王家可以扶持高句丽,也可以打压高句丽,一切只看实际需要。
而高句丽也在王家对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摧毁中重新发展,在夹缝中生存,宛如一条精明的毒蛇,寻找某个机会对王家致命一击,最终在一百多年前,趁着王家内乱时,成功地报仇雪恨。
如果有一天,王家被蛮夷覆灭了,那也只能怪王家腐朽堕落,这怨不得谁,文明的竞争就是如此残酷。
你不进步,自然就会被其他进步壮大的文明征服消灭,哪怕你曾经拥有多么辉煌的过往,那也只是昨日黄花,就如同埋进沙漠里的古埃及一般。
祖宗再辉煌再强大,也不如现实的我们自己辉煌强大,相比怀念几百年前的辉煌过往,燕侯岚更加向往未来的星辰大海。
中原士族在怀念以前的美好时光,而王家贵族却在期待未来的星辰大海,这就是差距。
征服了高句丽的丸都城,开发了四十年,还不够,还要再征服高句丽的栅城,把实控区域继续向外扩张,增加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晋朝世家还在怀念自己曾经拥有中原的辉煌岁月时,燕国贵族正在向北方和海外扩充自己的生存空间。
栅城位于南沃沮地区(朝鲜咸镜北道),紧临王家新的祖陵(长白山天池),曾经是南沃沮人的国都,后来被高句丽人征服。
此次征伐高句丽,燕国一共出动兵力约两万,其中包括燕国禁卫军300、贵族地方兵700、行会志愿兵1500、肃慎土司兵1000、契丹盟友兵500、库莫奚雇佣兵300、扶余仆从兵3500,勿吉协从兵500、南沃沮复国兵2500、北沃沮独立兵1500、黑水土司兵1000、香料群岛土著部落农奴兵1500、高句丽带路伪军4000,88个随军医生文官使者等,一共18888将士,约为两万大军,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
实际出兵三百,然后对外号称二十万,燕国王家的一贯操作了。
出兵三百北伐高句丽,其实也不能算少了,当初汉灵帝时期,汉朝出兵四万攻打西域疏勒国,其中汉朝自己的士兵只有五百,剩下的三万九千五百都是西域其他国家提供的仆从兵。
这次北伐作战,王家的策略是两万大军兵分十路,对高句丽形成合围之势。
当初石勒起家之时一共才三百人,然后三百羯胡士兵分三十路进攻许昌,打得许昌的两千大晋官兵落荒而逃。
汉末王珏攻打洛阳时,一共才三千虎豹骑,三千虎豹骑兵分四路进攻,最终成功夺取曹操的洛阳。
第469章 官制(四)
沃沮城(海参崴)
“父王,我们在栅城的子民已经全部迁走。”高句丽王的女儿正在向高句丽王高琏禀报最新的情况。
“嗯。”高句丽王【高琏】点点头,站在楼阁之上,望着远方的大海。
由于现在依旧处于小冰期,因此沃沮港的港口作用已经失效,外面的大海全年冰封,所以燕国王家的船队根本过不来,这也是高句丽敢于定都于此的原因。
三百年前,高句丽在王家的打压下分裂成数十个各自为政的部落。
一百多年前,高句丽人重新统一,并且报仇雪恨,但之后又被持续打压,差点灭族。
几十年前,一代雄主“谈德”,向王家屈服,为王家制衡逐渐不太安分的扶余人,并且利用这宝贵的蜜月期,向北吞并了北沃沮以及许多勿吉部落和肃慎部落。
“根据燕国王家以往的扩张规律,他们不会像汉武帝一样急于求成,不会太追求版图大小,而是非常求稳,在开发稳固完之前占领的地盘前,不会再对新的地盘有想法。”
“因此,这次他们强行占据我们的栅城后,光是在栅城附近移民开荒铺路建城就要二三十年,接下来二三十年,我们与燕国将会度过一段和平时光。”
“这二三十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在这二三十年里,向北征服勿吉人和肃慎人,向西征服扶余人,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抵挡住王家的北扩脚步。”
面对燕国大军来袭,高句丽王自知不是对手,所以也不打算硬拼,而是提前将人口物资财富转移,留了一座空城给燕国。
虽然对南面选择忍让,但是对北面的勿吉和肃慎,却选择重拳出击。
栅城
原有的旧城墙北拆毁,大量来自琉球群岛的火山灰被运到此地。
使用火山灰可以制作原始水泥,这个知识还是王家先祖西域行时从罗马带回来的。
哞
上千头牛同时出现在河谷平原,它们正拉着一种新型铁犁。
这种新式铁犁需要十六头牛同时拉一张铁犁,铁犁体积非常庞大,可以一次性开垦一大片田。
在燕国,不仅有省时省力的单人小铁犁,还有适合在丘陵梯田开垦的双牛铁犁,同时还有普通的三牛铁犁,最大的还有十六牛铁犁,每种铁犁适合不同环境。
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简简单单一个铁犁,也是技术发展的体现。
有工匠发明了一种水力铁犁,适合在山谷瀑布附近开垦小片菜园,目前看来似乎没什么用,毕竟没人会在这种地方开荒种田,即便有,面积也不大,用不着这么奢华的工具,带一头牛就足够了。
这种水力铁犁,动力完全依靠瀑布带来的力量,通过动力轴承,将力量传递给铁犁。
除了铁犁的进步发展,还有播种机的发展,中原虽然也有播种机,但播种机跟铁犁是分离的,铁犁工作完以后,还要用播种机第二次工作。
而燕国工匠们,将铁犁与播种机进行了结合,可以铁犁耕田的同时播种,不用进行第二次工作,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官署尚未建造好,开荒队就已经先在官署建造地附近用火山泥制作的原始水泥搞了两面石墙。
两面石墙分别是【律法】【公告】,燕国的律法会贴在石墙上,向所有人明示,并且每个官署的“律者”都有义务每个月至少用一天时间专门为市民解答法律条文。
平日里,律者还要在乡间为百姓调解纠纷,律者的升迁任免隶属于【御史台】,但是律者的俸禄却由【尚书台】发放。
这是燕国行政体系发展的结果,将地方长官的职能进行细分,并且互相不统辖。
在中原,郡县长官可以负责郡县内部的一切事务,除了不能擅自征兵买马,几乎等同于皇帝。
而在燕国,除了贵族城市,郡县长官隶属于尚书台,律者、监察使隶属于御史台,武将、征兵隶属于九卿、俸禄由燕侯发放,并且由御史台审核,由九卿通过,最后由尚书台具体执行。
同时,完善了死刑审核程序,起初的改良结果是,地方长官无权对当地百姓执行死刑,凡是死刑,地方长官需要向燕都上报,经过御史台审核通过后,死刑犯押送至燕都执行死刑,如果御史台审核不通过,则由燕都【廷尉府】亲自重审。
这本来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吏滥杀无辜,依靠生杀大权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势力。
毕竟前汉时期,王家当辽东太守时,就依靠着对辽东百姓的生杀大权,慢慢地掌控了整个辽东。
这种生杀大权有个很霸气的称呼“灭门县令”“灭族太守”。
这些称呼听起来很霸气,但事实上却是无数百姓的血与泪,有多少无辜百姓被前汉的“灭门县令”和“灭族太守”生杀予夺,这也是前汉律法制度不完善的体现。
“灭门县令”“灭族太守”,听起来真的很霸气,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其实是被灭的一方。
燕国王家的律法改革,就是要堵上这样的漏洞。
然而,这次改良仅仅持续了三年就瘫痪了。
因为燕国的疆域太大了,横跨了南北半球,如果每一件死刑案件都要上报到燕都复核,光是来回都要几个月时间,那么将会有大量死刑案件堆积而得不到解决。
而且成本太高,大老远跑到燕都,就为了复核死刑,这样就非常浪费资源。
于是,【两都制】就出现了,燕侯岚与九卿商议,以星繁城作为燕国的第二个国都,甘蔗岛及其以北地区的律法问题由燕都处理,甘蔗岛以南地区的律法问题由兰芳城处理。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