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26节

第445章 官制(三)

“我王家旁支亦可参加考试,并且优先录取,还请大家不要担心,祖母大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搞什么独裁集权,王家是王家人的王家,不是某一个人的王家。”

太史琥这一番解释,众人才松了一口气,出过王霆之乱后,他们本能地反感中央集权和独裁。

之后,又有人问道:“为何向秦国称臣,而不向晋国称臣?”

太史琥回道:“晋国远离辽东,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用不着称臣,秦国已经占据关东,若是不称臣,恐怕会与秦国产生冲突。”

又有人问道:“每年的辽饷只有三亿吗?”

太史琥回道:“以前的辽饷只有两亿。”

有人又问:“为何要接纳晋国庾、殷两大家族。”

太史琥回道:“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原来,是三年前,桓温在世的最后一年,终于完成了篡位三流程的第二个流程,只差最后一个九锡和称王的流程了。

然而,庾、殷两大世家沉不住气了,害怕拖不到桓温病逝,于是发动军事政变,带着几百个家丁就想要推翻桓温。

结果就被桓温给击败,然后被诛灭全族。

不幸中的万幸,庾、殷两大家族在造反前,提前在燕国燕都购买豪宅,给燕国朝廷送了大量钱财和技术性人才。

所以他们政变失败后,就直接拖家带口地跑路去了燕国。

桓温向燕国索要庾、殷两大世家的人,要求将这两大世家的人从燕国引渡回晋国。

但是燕国根本不理会桓温,气的桓温想要向燕国宣战,但最后还是被谢安劝阻了。

有人再问:“我燕国才三万士卒,为何还要裁减军队?”

太史琥回道:“君侯与九卿商讨过,兵民比例当为1:300更加合适,既,每三百个燕国百姓,才能养一个燕国士兵,当前有人口六百万,所以只能有军队两万,需要裁减一万,否则士卒太多,影响我们燕国休养生息的国策。”

裁减决议通过后,燕国只剩两万士卒,其中各个城主加起来有一万七千,燕侯雪的禁卫军依旧是三千。

这件事,大多数人也支持,毕竟他们依旧对君侯占据优势,而且也能给自己节省军费开支。

燕国的体制导致燕国虽然看起来庞大,但可以直接调动的力量却很少,比如燕侯雪如果想要攻打中原,她能直接调动的军队其实只有三千人,而且这三千人大部分要留在辽东守家,真正可以随心所欲调动到中原争霸天下的军队,最多只有一千。

当然,虽然燕国主动出击时能调动的兵力很少,但如果有敌国入侵燕国,那么燕国可以调动的兵力就很多了,因为各个城主都会派遣自己的兵力支援辽东,燕国还会允许行会们招募乡勇参战。

总之,如果是主动出击,那么一般情况下最多只有一千人,如果是被迫防守,则两万保底,最多可能有五十多万,真到了亡国之际,可不会在乎什么休养生息国策,那必然是用尽一切办法爆兵。

这也是燕侯雪不想卷入中原局势的重要原因,因为主动出击可以调动的士兵太少了,卷入了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所以老老实实称臣领辽饷是最好的选择。

之后,众人对燕侯雪的述职工作已经没有问题可以指出,毕竟燕侯雪这些年还是很靠谱的,绝大多数人也非常满意当今的现状。

燕侯雪的述职结束后,九卿、御史台、尚书台、宗室子弟或者其代表,先后开始述职,并且大家提出异议和指出问题。

这样一番流程结束后,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光是抄录每个人的述职报告就用去了大量昂贵纸张,成本非常高,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简简单单聚在一起说几句话就行。

有两个城主因为统治不得人心,问题太多了,经过全体王家人投票决议,剥夺这两个宗室子弟的城主之位,改由其他没有封地的宗室子弟担任城主。

不过被剥夺城主之位的两个宗室子弟,也仅仅只是失去了封地,他们依旧是王家的宗室子弟,依旧有议会贵族名额,以后王家在香料群岛开辟了新的城池,像他们这样失去封地的宗室子弟可以重新成为城主世袭。

所以在王家,虽然效仿刘邦,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但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上,是家族全体族人的共识,既,从王康时期就有的家族会议。

如今的议会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始祖王康时期的家族会议。

王康每年都会召开家族会议,让家族成员们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壮大家族,一开始,这其实只是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说出自己的想法,慢慢地,王长治时期因为没时间处理家族事务,所以给了家族会议更大的权力,演变到八代家主王倇时期,群策群力的家族会议就成了权力共享的家族议会,等到了王枔时期,议会制就基本成型,等到了王珏时期,议会制便进一步完善,等到了燕侯雪时期,议会制已经修复了王霆之乱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比以前更加完善合理了。

王家的议会制度,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某人的突发奇想,而是早在始祖王康时期就有了雏形,然后一步步进行小的改变,最后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现状。

就好比,一艘船,它不是突然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而是在几十年前换了个船舵,十几年前换了个甲板,十年前换了船帆,几年前换了水手,两年前换了船长,一年前换了船身,今年又更新了航海技术。

它不是突然就现在这样子了,而是一步步演变出来的。

中原的世家大族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不是突然就在东晋成为了世家大族,然后权倾朝野,让后世之人津津乐道,而是早在西汉刘邦时期就开始起步发展了,一开始只是个小地主豪强,在诸侯王的脚下瑟瑟发抖,后来诸侯王被武帝干碎,他们才逐渐壮大为规模比较大的豪强,再之后,他们给光武帝刘秀提供兵马钱粮,成为了刘秀的开国功臣,在刘秀的儒化改革影响下,逐渐从大豪强转型为士族,再之后,又不断发展,壮大家族实力,垄断经学话语权和做官的特权,才从士族发展为世家,并且一步步蚕食帝国的统治根基,再之后,皇权在八王之乱中遭受毁灭性打击,世家才如日中天,有了我们认识中的恐怖世家印象。

总之,任何事物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可以追溯到雏形的,然后有着一条发展脉络,顺着这条发展脉络,最后有了现在的样子。

第446章 逐鹿中原(十九)

一年后

燕侯一百六十七年秋(376年)

燕国在去年的议会讨论中做出决定,那便是在高显、山海关、渤海湾这三个地方加强防御设施建设,主要目的是防备宗主国秦国在灭亡晋国后,会对燕国有什么非分之想。

防备自己的盟友,是燕国的一贯操作。

燕国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天下大势已定,晋国不可能是秦国的对手,十几二十年以后,中原地区就会被秦国一统,所以燕国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高显加固城防,增加沼泽深度和范围,在山海关建造更多的军事堡垒和壕沟,并且撒满各种铁蒺藜,在燕山山脉的高山上建造许多瞭望塔和烽火台,防止秦国学习邓艾,搞什么偷渡燕山、直取辽东。

同时,拉拢燕北草原的鲜卑人、契丹人、奚人,让他们成为燕国的屏障,为燕国抵御将来可能要入侵燕国的秦国。

自从慕容燕国被王猛灭亡后,契丹人和奚人便趁机南下占据了燕北草原,跟当地的鲜卑人混居,燕北草原重新回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同时,加大对秦国出口琼浆酒的力度,用添加了五石散的琼浆酒腐蚀秦国人的身体和精神,降低他们的战斗力,这样才能保障燕国的安全。

以前,燕国卖琼浆酒是为了赚钱,所以卖的比较贵,但现在,燕国卖琼浆酒是为了腐蚀秦国,所以降低了琼浆酒的价格,宁愿自己少赚点,也要腐蚀秦国人。

燕国这一年多来的小动作,苻坚自然是有所察觉的,不过王猛死后,他便变得有些一意孤行了,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所以哪怕有人提醒他“燕国有反骨”,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只要燕国还愿意继续当臣属,还愿意继续奉他为华夏正统就行,等灭了晋国以后,再收拾燕国也不迟。

长安

长乐宫

“陛下,何事不乐?”

清河公主为苻坚宽衣解带,她是慕容燕国的清河公主,慕容燕国上一代皇帝慕容儁的女儿,今年才二十岁,十四岁的时候被苻坚收入后宫,同样被收入后宫的,还有他的弟弟慕容冲,慕容冲被收入后宫时,还是一个只有十一岁的小正太。

去年,苻坚消灭了代国,随后便在今年开春称帝,明面上与南方的晋国彻底决裂。

“当今天下,只有漠北的敕勒,西域的诸多佛国,辽东的燕国,以及南方的晋国尚未被朕消灭。”

“只要消灭这些势力,朕便是千古一帝!”

苻坚消灭代国后,便在漠南建立了统治,但时常要遭受漠北敕勒人(丁零人)的侵扰,西域诸国则是华夏故土,辽东就更不必多说,晋国则是跟苻坚争夺正统的竞争对手,所以以上这些势力,通通需要被彻底消灭,然后用郡县制统治。

这样,他才是千古一帝!

苻坚已经制定了开疆扩土的计划,那就是先收复西域,将西域的高僧们请到中原来,用佛教来维护统治,用宗教思想来融合各个族群,然后灭亡晋国,夺取华夏正统,再然后北伐草原,效仿王珏,建立漠北都护府,最后消灭辽东燕国,让王长治王珏的家族成为大秦的恭顺臣民。

东南西北,四面出击!

“朕想要攻打晋国,但群臣都不愿意,说什么王猛丞相临终遗言不能打晋国。”

“朕为天下主,乃华夏正统,晋国偏安一隅,蕞尔小国,有何惧之?”

苻坚听到大臣们的劝谏就很烦,说什么时机未到,要休养生息不能急着南征。

这话他以前攻打慕容燕国时,也听到过,但慕容燕国不还是被他打下来了吗?

至于有些大臣用大晋才是正统这个说法劝说苻坚不能南征就更加搞笑了。

“武王伐纣时,殷商才是正统,但为什么周人却是胜利者?这说明正统是可以转移的,谁打赢了,谁就是正统,而不是谁是正统,谁才能打赢!”苻坚是这样反驳那些晋朝正统论的大臣。

总之,苻坚已经铁了心要当千古一帝,谁也拦不住他。

清河公主对苻坚讨好道:“陛下神文圣武,何必跟一群只会空谈的士人浪费口舌,以陛下之兵强马壮,消灭区区晋国,不过是弹指一挥罢了。”

一旁的弟弟慕容冲也是恭维道:“昔日晋国坐拥天下,有百万之众,却被羯人石勒带着几千人打得仓皇南逃,美其名曰衣冠南渡,如今晋国只有江南一隅之地,兵不过十万,如何是我泱泱大秦的对手?”

当年拥有天下十三州的晋国,被石勒区区几千人打崩,吓得衣冠南渡,是晋国的皇族和世家大族们最屈辱的时刻。

晋国被石勒打崩,所以晋国<羯赵。

羯赵被冉闵打崩,所以羯赵<冉闵。

冉闵被慕容鲜卑打崩,所以冉闵<慕容鲜卑。

慕容鲜卑被苻坚的秦国打崩,所以慕容鲜卑<秦国。

最后,苻坚得出结论:晋国<羯赵<冉魏<慕容燕国<秦国。

所以,秦国可以吊打晋国,根本不可能失败。

“还是你们慕容家族更懂朕。”苻坚高兴地笑着,然后将姐弟俩抱上了高脚床,前面搂着清河公主爱抚,后面还让慕容冲服侍,男女通吃,美不胜收。

一边玩乐,苻坚、清河公主、慕容冲,他们三人还喝下【(新)琼浆酒】。

这是燕国新版的琼浆酒,里面的五石散浓度更高,上瘾性更强,就是成本也大幅度增加,所以利润不如以前旧版的琼浆酒,如果不是为了腐蚀秦国,燕国是不会推陈出新这种高浓度的新版琼浆酒的。

至于高脚床,则是中原最近开始流行的东西。

以前,中原人都是睡矮脚床榻,后来,在与燕北草原做贸易时,辽东燕国的高脚床逐渐被燕北草原的鲜卑人学习。

之后,慕容鲜卑入主中原,就把高脚床也带入中原,并且逐渐流行。

至于南方的大晋,则依旧是矮脚床榻为主流,但也有一些喜欢新鲜事物的权贵,在自己家中置办了高脚床,并且蔑称为“胡床”。

跟“胡床”一起在这几十年传入中原并慢慢推广的,还有辽东燕国的“胡椅”“胡凳”“胡桌”等等。

这些东西在辽东王家已经使用了三百多年,但中原人却是第一次见。

——

文明呈现地理上的扩散趋势,日不落帝国的文化在东晋中晚期开始传入中原,以前都是中原文化影响日不落帝国,比如日不落帝国的先祖曾经效仿学习中原的庄园制度,后来是日不落帝国的文化反过来影响中原,比如现在我们大宋各种雨后春笋的行会。——《世界通史·宋·秦桧》

第447章 逐鹿中原(二十)

首节 上一节 326/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