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22节

三年后

燕侯一百五十年春(360年

燕都

砰!

砰!

砰!

燕国建国一百五十周年庆典,同时也是燕侯雪一百二十岁寿辰,整个燕都喜庆洋洋。

如果仔细去听,就会发现,爆竹声比几十年前的那一次更加清脆响亮,这说明燕国对火药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燕侯雪头上是稀疏的白发,脸上满是皱纹,走路还需要宫娥的搀扶。

已经一百二十岁的她,看起来却像是个六十岁的老太婆,不得不说保养得很好。

燕国能够安稳发展这么多年,离不开燕侯雪的超长寿命。

燕侯雪对燕国最大的功劳就是不瞎折腾,老老实实发展经济,不随便扩张,不消耗国力。

很多君主到了晚年就喜欢折腾,但是燕侯雪到了晚年,却依旧日复一日地带领贵族们处理日常事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她的牙齿已经掉光,平日里只能靠着喝煮沸的牛奶以及热粥来维持身体机能。

参加燕都国庆的不仅有土生土长的燕国人,也包括那些从中原移民到燕国的权贵们,比如冉闵的儿子冉智。

“治大国如烹小鲜,燕侯治国,有黄老之学的影子啊!”冉智在了解燕侯雪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后,将其与古代那些长寿的圣王相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周文王亦不如也。

燕国看似没有明君,其实几乎代代都是明君,只有偶尔几个君主比较离谱,其他的都在为燕国的发展而努力。

这就是上善若水,平时你感觉不到他的厉害,等你感觉到时,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战胜了你。

单看某一个君主某一个时间段,感觉不出来是什么明君,可站在后世之人的角度,以几百年上千年作为跨度来看,才会发现这才是当之无愧的明君。

比如眼前的燕侯雪,单看她某一个时间段的统治,根本看不出来什么,每天都是日复一日地发展经济,不怎么进行扩张,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可放到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就会发现,这是一位重要的君主,带领燕国稳步向前,使得燕国的城市经济蓬勃发展,更多发明创造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

为了王家增加农奴人口,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去中原劫掠的二代家主。

为了王家转危为安,为了王家的稳定发展,把自己活活累死的三代家主。

为了王家的名声而征战沙场的四代家主。

为了王家增加田亩,不惜冒着被朝廷砍头的风险,也要强占民田的五代家主。

为了王家有钱发展,不惜冒着千夫所指的风险也要贪污腐败的六代家主。

等等等等。

这些人单独去看,好像都不怎么样,算什么明君,但是跨越历史长河,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个去看,才能发现是真正的明君。

就算老秦人的奋六世之余烈,也不过如此。

王家奋二十四世之余烈,方有今日之成就。

已经六十岁的苏峻早已习惯了燕都的生活,对中原已经没有怀念了。

此间乐,不思晋!

燕侯雪的孙子太史琥同样已经六十岁,但他依旧生龙活虎,是燕侯雪的指定继承人。

庆典上,太史琥正吃肉喝酒,便有宫娥递来【燕报】。

这是燕国的官方报纸,不过由于手写成本高,所以暂时只有贵族富商们可以看得起。

【燕报】上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国内】和【国际】。

【国内】板块主要就是讲燕国最近的发展,哪里哪里又发现了金矿银矿,哪个行会赚了大钱,哪个行会亏得血本无归,哪个贵族发表了什么观点,哪个贵族干了什么影响国家大计的事。

比如:

“兰芳城南三十里处发现露天金矿一座,燕国官府正在紧急保护金矿。”

“近日,在香料海域,又有一艘中型香料商船被星繁海盗组织劫掠,据可靠消息,这艘商船的香料已经走私到了晋国的交州南海郡地区。该商船隶属于太阴城主,并且由桃园行会代理经营,太阴城主要求桃园行会赔偿商船损失。”

“头号通缉要犯-星繁海盗组织的头目凤天尊(代号)的赏金已经涨到五千金,桃园行会会长承诺:只要逮捕凤天尊,愿意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

“武次城一个刁民勾结凤天尊,公然在市政大厅外面赞美凤天尊劫富济贫,现在已经被逮捕入狱。”

“著名探险家卢羽声称,向东航行可以抵达罗马,经过医者鉴定,探险家卢羽患有精神疾病。”

【国际】板块就没有那么详细了,只是简单地交代一下中原以及临近燕国的那些蛮夷政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比如:

“高句丽与扶余交战,战况未知。”

“契丹与奚发生军事摩擦,双方剑拔弩张。”

“秦国发生政变,暴君符生被杀,新君符坚上位,并且自愿去除帝号,向晋国称臣。”

“秦国一个叫王猛的寒门得到符坚重用,他提出秦国改革的三个意见。”

“晋国政局不稳,桓温与世家进行舌战。”

“慕容燕国皇帝慕容儁下令:征兵一百五十万,准备一统天下。”

“慕容燕国皇帝慕容儁下令:清查关东田亩人口。”

“负责清查关东田亩人口的慕容燕国官吏,现在已经被一伙神秘游侠灭了满门。”

“晋国重量级大臣桓温说: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晋国。”

“凉国与秦国交战数个月,双方高层决定商谈停战。”

看着这些消息,太史琥略微皱眉。

征兵一百五十万?慕容燕国疯了吗?穷兵黩武到这种地步?

如果慕容儁真的要征兵一百五十万,中原大地一定会再度混乱不堪,遍地都是流民,那个时候,辽东燕国就能趁机获得更多人口了。

然而,正当辽东燕国这边还沉浸在庆典喜悦中时。

邺城

慕容儁突然病逝,其子慕容暐即位,生前还给慕容暐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可能是四个辅政大臣比较有稳定性吧,不然为什么一代代君主临终托孤都是留下四个辅政大臣。

第439章 官制(一)

五年后

燕侯一百五十五年春(365年

中原的战事连绵不休,燕国慕容恪攻占洛阳、豫州、兖州以及淮北和南阳,秦国王猛领兵攻占上庸、魏兴。

桓温收复的区域,不过几年时间便全部吐了出来。

秦国燕国都在忙着消化新占领的地盘,而晋国还是那个晋国,权臣桓温与世家大族的争斗越来越激烈。

而辽东燕国,则在今年有了一点点不一样的变化,那就是官吏的录取。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本质上都属于【推荐官吏制】,只是察举制更看重无法测量的德行,九品中正制更看重现实的家世,能不能当官,得有一位老前辈推荐,虽然也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官职岗位会进行考试,但考试的比重不是很高,关键还得是有个老前辈推荐。

不过,燕都最新颁布的【燕国官吏改制】中,增加了许多官吏岗位的考试内容,并且允许某些岗位可以不需要有议会贵族的举荐,也不需要获得品级。

原本,燕国也跟中原一样实行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并行。

(虽然晋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但也没有完全废除察举制,而且还掺杂了一点点考试内容,所以实际上的晋朝官吏录取制度是“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以察举制为辅,掺杂一点点考试内容。”

想要当官,要么得到议会贵族的推荐,这就是察举制。

要么在参加品级评选时,被燕国中正官评选为“有品”,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除了九个品级,还有不入品的。

你以为自己是最低级的九品,那真是大错特错,其实你连品都没有,根本不入品。

能入品的,哪怕是第九品,那也是百里挑一。

不过,这个由燕侯雪提议,御史台审核,燕国九卿同意,尚书台执行的“燕国官职改制”,却是为那些无法得到议会贵族推荐,也无法进入品级的寒门读书人打开了仕途。

在【开荒部】【礼仪部】【律法部】【道路部】等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尚书部门,燕国官府允许所有燕国的读书人来到燕都参加考试,考试通过者,只要再经过对应尚书的面试,最后经过尚书令的确认,就可以上任做官。

当然,对寒门读书人开放的官职,暂时仅有这些相对不怎么重要的部门,诸如调动兵力和收取赋税的岗位,燕国是不愿意让外人插手的,能够插手兵权这么重要的部门的,那都是燕国宗室子弟,亦或是燕国旁支子弟。

之所以会开放,主要是随着燕国的体量增加,仅仅依靠自己的宗室子弟那点人才已经远远管理不过来,除非想要像晋国一样让世家子弟们占着茅坑不拉屎,否则想要国家正常运转的话,就只能开放其中一部分岗位给寒门子弟,让寒门子弟帮助自己一起管理这个体量庞大的国家。

燕国并不觉得自己这次官制改革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感觉自己缺少管理人才了,所以放开了一下上升渠道,从底层获取一些人才来当自己的助手,帮助自己管理国家而已,就是这么简单,真没想那么多,真没想过什么斗世家贵族啥的,真的就只是单纯地缺少人才了,所以稍微放开一下上升渠道,这样可以获取更多人才。

而读书人也没感觉这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觉得是燕侯最近缺少助手了,所以放开一些不重要的岗位给他们当官去管理而已。

许许多多不想继续当一个教书先生的读书人来到了燕都,他们有些人以前也参加过大晋的考试,但那都是应付用的,晋国的考试也只是把世家子弟里智力有缺陷的人筛选出去而已,防止有精神疾病的世家子弟祸害朝堂,所以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晋国世家子弟,都可以通过评级后的考试。

不过像燕都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考试,他们还真是第一次。

比如报名【开荒部】的读书人,他需要回答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繁杂了,比如:耕牛的生老病死、男人女人小孩的开荒效率、开荒死亡率、遇到土著人袭击如何应对、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气候对开荒工作的影响,等等等等。

除了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自己写一篇“开荒策论”,需要在开头评价一番燕国现在的开荒政策得失,对于燕国现在的开荒政策,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

当看到这些题目时,参加【开荒部】考试的寒门读书人非常惊讶,没想到燕国对于人命这么不重视,却又广开言论,居然允许士人们评价燕国朝廷施政的得失。

首节 上一节 322/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