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12节

然而,在途经濮阳时,却撞见了正在兖州攻城略地的石勒。

“先生要离开大汉?”石勒很是不解,如今的大汉可谓是蒸蒸日上,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去?

“中原找不到我想要寻找的东西,也只能回到家乡安享晚年。”王妙回道。

“先生,恕我直言,天底下不可能有您要寻找的那件东西,哪怕再过一万年,也不会出现。”石勒跟王妙接触这么久,自然是知道王妙要寻找的东西是什么。

石勒非常现实,他并不认为理想国可以存在于现实,任何美好的地上天国,一旦遇到柴米油盐这种现实问题,都会被瞬间击垮。

“谁知道呢……”王妙也不知道以后的世界会如何,他想象不出来,大概就是人人都可以读圣贤书,每个人都没有贪欲,每个人都是道德君子,每个人都可以衣食无忧,这个时期的人们,所能幻想出来的理想国,无非就是如此。

正当他感慨之时,看见了石勒身边的一位长相凶残的少年。

“这是我侄子,他从小死了爹娘,我给他取名石虎,今年十七岁了,对军事战争很有天赋,是个带兵打仗的好苗子。”石勒连忙在王妙面前夸耀自己前不久刚刚找回来的侄子。

“石虎见过先生,我要先生为我效忠,成为我的谋士,否则,我就杀了先生!”少年石虎语不惊人死不休,小小年纪敢如此口出狂言,而且言语间暴露自己的残忍本性。

啪!

石勒大怒,一巴掌扇在石虎脸上,然后对王妙道歉道:“小儿辈无礼,还望先生宽恕。”

王妙笑了笑,没有在意这种礼节上的小事,在临走前又提醒石勒:“有朝一日,将军若是飞龙在天,还望将军善待自己治下的百姓。”

“石勒铭记。”石勒对王妙恭敬道。

胡人石勒军队的军纪其实也不高,每次攻下城池也会抢劫,不过相比其他动不动就屠城的军阀,这已经算得上是仁义之师了。

毕竟,哪怕是完美皇帝刘秀,在起义早期,也抢劫过几座县城,他的云台二十八将里,还有几个喜欢屠城。

完美皇帝刘秀尚且如此,普通的君主那就更加不堪了,不屠城只抢劫对于他们来说都属于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仁政。

好与坏都是对比出来的,辽东王氏剥削百姓几百年,看起来好像是坏透顶了。

但那不过是视角没有放在中原而已,如果把视角放在中原,就会发现,辽东王氏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仁政爱民。

王家早期实行过农奴制这种制度,然而,这种制度在中原的士族庄园里随处可见,没什么稀罕的。

王家早期强占民女,把少女们作为物品分配给有功的将士,然而,这种行为已经是中原历代王朝们持续了几千年的传统。

王家并没有格格不入,反而是非常好地融入了中原,做着跟中原统治者们同样在做的事,并且在做起来时,还比中原统治者们底线高了一点。

在中原转了一圈后,王妙悲哀地发现,自己的祖国燕国,居然是所有政权里,对待底层百姓相对比较好的一个政权了。

把自己的老百姓当成奴隶随便买卖,强迫百姓去海外开荒,这样的燕国居然也能算的是所有政权里对待百姓很好的了。

由此可见,并不是王家有多好,而是其他政权已经烂透了,烂到王家都这么剥削百姓了,居然还能是相对最仁政爱民的一个政权。

当初王妙觉得自己的故乡燕国太黑暗了,想要去中原寻找理想国,这几十年转悠了一圈后,才终于发现,故乡燕国,才是仁政所在。

第424章 逐鹿中原(二)

又一年后

燕侯一百零三年秋(313年)

平阳

盛大的酒宴正在举行,大汉皇帝刘聪正在庆祝自己的孩子满月,就连被俘虏的大晋皇帝司马炽也被邀请参加酒宴。

“会稽公,颇思晋否?”酒宴上,刘聪对司马炽微笑道。

几十年前,晋王司马昭也对蜀汉国主刘禅问过同样的问题。

“此间乐,不思晋也。”司马炽满脸讨好笑容,生怕刘聪将他斩杀。

“呵呵呵。”刘聪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又特意安排了许多洛阳的舞女在酒宴上跳舞。

看到故乡的舞蹈,司马炽面带喜色,仿佛很是享受,而那些同样被俘虏而来的晋朝大臣们,却纷纷流泪啼哭。

眼见这些晋朝大臣居然还在怀念故国,刘聪有些不满,于是故意刁难司马炽,对司马炽吩咐道:“会稽公,不如由你来给我们跳个舞,怎样?”

“好的。”司马炽不敢有迟疑,刘聪让他干嘛,他就干嘛,为了活命,他早就彻底放弃了自己大晋天子的风骨。

“呜呜呜——”

“泱泱华夏,沦落至此!”

大晋朝廷的大臣们,虽然没有能力抵御外敌,但是哭哭啼啼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大声。

司马炽不仅自己跳,还让自己的皇后和公主也跟着一起跳,大晋天子皇后公主,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给蛮夷之主当舞女。

不仅如此,就连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羊献容,也成了刘曜的小妾,司马皇族许多公主嫔妃也被赏赐给了匈奴汉国的有功将士。

酒宴结束后,刘聪便让人把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司马炽给杀了。

随后,当他准备关中的战事时,却收到了这样的一个消息:幽州刺史王浚,领兵十万,正准备南下与石勒决战。

王浚的实力比之匈奴汉国还要强一些,而且还有燕国这样强大的盟友,危险系数比大晋朝廷高多了。

……

又半年后

建康(建业)

俘虏皇帝司马炽被杀的消息传遍天下后,逃难到长安的皇太子司马邺继承皇位。

由于业通邺,为了避讳,将建业改成了建康。

不过邺城并没有避讳改名,因为邺城已经被军阀王浚打下来了,王浚自然没兴趣也没必要去避讳司马家族的皇帝名字。

大晋朝廷自己还能掌控的地盘才要避讳,已经被割据势力占据的地盘,自然是没必要避讳了。

当皇帝司马邺正忙着加强关中的防备,准备与咄咄逼人的匈奴汉国进行决战时,另一位皇族成员,琅琊王司马睿,已经来到了建康城。

不过琅琊王司马睿的这次旅途并不轻松,他刚来到建康,建康就爆发了流民起义,他本人差点被流民起义军打死。

后来还是靠着琅琊王氏的王敦王导两兄弟招募的乡勇镇压了流民起义军,他司马睿才能安稳地坐镇建康城。

立足江东后,司马睿便给予了琅琊王氏大量特权,以此获得琅琊王氏的支持,让琅琊王氏帮助他镇压江东刁民。

琅琊王氏想要特权,司马睿想要安全,双方各取所需。

在稳定江东后,司马睿又继续向荆州扩张。

荆州的流民政权接受了司马睿的诏安,但仅仅两个月后,这些荆州流民武装便再次反叛,与司马睿的将领陶侃进行决战。

这些荆州流民武装,其实并不是荆州人,他们本来是蜀地人。

几十年前,凉州发生羌乱,凉州的百姓成为流民,涌入关中劫掠。

关中的百姓没有办法,只好也成为流民,涌入汉中劫掠。

汉中的百姓没有办法,只好也成为流民,涌入蜀地劫掠。

蜀地的百姓没有办法,只好也成为流民,涌入荆州劫掠,甚至建立了政权。

荆州的百姓没有办法,只好也成为流民,涌入江东劫掠,然后就被南渡而来的琅琊王氏给镇压了。

流民大军一路从帝国的西北杀到了帝国的东南,把整个大晋朝廷给杀穿了。

“石勒主力北上与王浚决战,这正是我们发动北伐,收复豫州兖州的大好时机!”

建康会议上,主战派将领祖逖大声嚷嚷,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北伐了。

石勒这几年发展迅速,凭借一己之力攻下了整个豫州和兖州,现在又要北上去夺取王浚的冀州。

祖逖认为这是个好机会,趁着石勒与王浚决战之时,收复被石勒占据的豫州兖州。

然而,会议上的重量级大佬们一言不发,他们对北伐没有太大的兴致。

在他们看来,北方已经没救了,就算现在收复了,过不了几年也还是会被流民起义军或者胡人政权再次占据,收复了也是白收复,还得自己掏钱招兵买马,那还不如不要收复。

祖逖感到心寒,他一心报效国家,可是国家的统治者们却并不在乎国家的存亡。

琅琊王氏一门心思巩固自己在南方的权势,司马睿一门心思想要集权,防止自己成为世家的傀儡,其余士族只想每天醉生梦死、左拥右抱、搂着美人、喝着琼浆酒、探讨一下玄学,根本不愿意面对北方的残酷局面。

眼见琅琊王氏和司马睿都不愿意支持他北伐,祖逖决定散尽家财,用自己家的钱招募乡勇,带着自己训练的乡勇北伐。

……

长安

长安守军已经击退了好几次匈奴汉国的进攻,但是真正的危机却在于朝堂上的党争,以及整个关中都缺粮。

哪怕敌人都打到城墙脚下了,长安朝廷的君臣们还是要党争内斗。

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

襄国(石勒新的大本营)

石勒在不久前从中原吸纳了一个名叫张宾的寒门士人给自己当谋士,甚至还建立了“君子营”,专门招募那些有才能的寒门子弟。

这个“君子营”,说实话,其实跟曹操的“铜雀台”没什么区别,都是专门用来招募寒门子弟中有才能者。

石勒自认为自己在效仿刘秀,可他的所作所为在旁人眼里,其实是在效仿曹操。

在中原,像张宾这样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反而还要被世家大族打压的天才实在太多了。

因此,当流民起义军和各种胡人政权割据一方时,这些在中原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子弟,纷纷投靠自己看中的君王,为之效忠,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在围棋中,有这么一种说法:金角银边草肚皮。”

“兖州豫州就是草肚皮,时刻要面临来自各方势力的侵扰,想要守住难如登天。”

首节 上一节 312/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