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04节

因此,在正式场合,王霜都是称呼称呼自己为燕霜,亦或是燕侯霜。

燕霜并没有急着去燕北草原攻打鲜卑人,而是在等待,等待燕北的鲜卑人被宗主国大晋的军队打败以后,她再带着三千轻骑去燕北草原劫掠牲畜和奴隶。

牲畜可以使用,奴隶可以迁徙到海外开垦种植园。

随着燕国放开了海外开荒的限制,允许私人船队前往海外开垦种植园,奴隶的需求量也不断高涨。

以前王家担心私人开垦的种植园难以控制,所以是不允许私人开垦的,最多就是承包给私人代理开垦,开垦结束后,种植园还是王家的。

现在,燕国官府已经没办法控制那些城主,那些城主们,他们自己想要联合各个行会去南海诸岛开垦私人种植园,燕侯也没办法拦住了,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起码他们自己开垦的种植园还是愿意缴纳赋税的。

“报!燕北鲜卑大败,仓皇向北逃窜!”

这时,哨骑前来禀报最新的情报。

“草原的财富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勇士们,随我杀!”

燕霜大喜,带领三千轻骑杀向毫无防备的燕北草原,一定要抢在大晋天兵之前去抢劫鲜卑人,去晚了,牲畜和奴隶就被大晋朝廷抢光了。

三千燕国骑兵顺着西辽河往上游而去,这条路,他们祖祖辈辈已经走过几百年,每一次犁庭扫穴都要走这条路。

燕北草原的游牧部落,仿佛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源源不断地给燕国提供牲畜和奴隶。

不过,偶尔遇见燕国内乱时。燕北草原的游牧也能趁机反杀,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时候,燕北草原都属于被吸血的一方。

四百多年时间里,王家对燕北草原一共进行了八次犁庭扫穴,平均六十年一次。

被犁庭扫穴的燕北游牧,他们往往要在童年时期经历一次恐怖,然后在老年时期,再经历一次恐怖。

一天一夜过后

三千燕骑终于抵达离得最近的宇文鲜卑,正好看见宇文鲜卑的老弱妇孺们牵着牛马羊群准备向着北方迁徙,去北方暂避锋芒。

不过,现在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一年比一年冷,他们就算去了北方,用不了多久也会再次回到南方。

对于这些手无寸铁的鲜卑老弱妇孺,燕霜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只要是没有跪在地上乞降的,全部杀,不留活口!”

轰隆隆!

三千燕骑没有对弱者的怜悯之心,以锋矢阵冲杀进了人群之中,对着慌乱的鲜卑人一顿乱砍,像是切割豆腐一样,将他们切割成两块。

这一刻,燕北的游牧们,终于回想起被辽东王家支配的恐惧。

第411章 血色衣冠(三)

七年后

燕侯七十九年冬(289年

中原的百姓很久没有享受过如此长的太平岁月,虽然算不上什么盛世,毕竟世家的盘剥越来越严重。

但是呢,被世家盘剥,也比在汉末乱世里给军阀当粮食吃肉肉更好,难道不是吗?

在汉末乱世里,被当成粮食吃肉肉的百姓何其多也,如今,百姓不用被吃肉肉了,终于有资格当牛做马了,终于有资格成为奴隶了,从尸体变成奴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太平之治。

好与坏都是对比出来的,皇帝司马炎算不上什么明君,但在他的统治下,中原并没有出现类似曹操之类的大规模屠戮,也没有出现黄巾军之类的大量流民打砸抢烧,各国发行的专门用来收刮民间财富的货币也被取消,相对良心的五铢钱重新成为了官方货币。

之前,袁赵、孙吴、蜀汉,都发行过劣等货币,类似王莽的货币改革,专门收刮民间财富,尤其是蜀汉的直百币,一直用到了亡国。

由于货币体系混乱,而且官府发行的货币特别坑,所以在汉末和袁赵时期,整个社会都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文明阶段,边疆的老百姓宁愿逃荒去草原当蛮夷,也不肯留在中原被剥削。

天下的一统、五铢钱的恢复,让中原的城市经济重新发展,洛阳、邺城、蓼城、建业、襄阳、许昌、下邳、寿春、成都,这九个城池,成为了大晋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大量手工业者聚集在城市内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对于生活在商业繁荣的后世之人而言,是无法理解,在一个小农经济占据主导的社会里,出现城市经济是多么的一枝独秀。

简简单单做个买卖,弄个交易市场,有手工业者不种田,反而出卖自己的劳动技能来赚钱,这种后世非常平常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经济社会是非常少见的。

其中,青州乐安国蓼城县,原本只是黄河入海口一个普通的县城,却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燕国与中原贸易的主要区域,因此兴起了城市经济,这里的许多人不再从事耕田,而是做起了倒买倒卖的小生意,亦或是成为了一个码头搬运工,赚些五铢钱,然后用五铢钱找燕国在蓼城的商铺购买商品。

蓼城县的甲下邑,原本只是个小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港口坊市。

乐安国(郡)的许多富商们纷纷搬家到甲下港,使得甲下港的地价日益高涨,原本不值钱的荒地,现在比其它地方的良田还贵。

大量来自燕国的货物被卸载到甲下港,然后被中原的商贾们用船只,通过黄河河道运送到沿岸各地。

同样的,来自中原的各种原材料,诸如硝石、硫磺、青蒿、麻黄被运往甲下港,然后被燕国商船运走。

总体而言,燕国从中原购买的多为原材料,偶尔也买人口和牲畜,中原从燕国购买的多为手工业产品,尤其是一些奢侈品。

其中,产自巴东地区(重庆)的青蒿最受燕国欢迎,几乎很难有存货,一经出现就会被燕国订购。

已经病逝的张仲景,在几十年前发现青蒿能够有效地防治瘴气,是海外开荒的必备药材。

不过燕国的地理环境不太适合青蒿种植,虽然在甘蔗岛种植了一些,但生长慢、周期长、产量少、质量低,所以主要还是得依赖益州巴东地区的供应。

巴东的青蒿会通过长江运往江陵,然后通过汉水运往襄阳,再通过陆地转运到洛阳,然后从洛阳的黄河河道一路向东运往甲下港。

一斤青蒿药材,在巴东的收购价为一千钱,等运到甲下港时,燕国的收购价为一万钱。

整整十倍的利润,即便抛去运费和人工等成本,利润也是高达三倍,试问谁能不心动?

在中原、草原、燕国的三边贸易中,三方的产出与需求如下:

【中原

产出:人口、工匠、医者、美女、粮食、盐、纸张、丝绸、布帛、陶瓷、铁器、药材、书籍、具装铠甲

需求:琼浆酒、燕璃、玉石、宝石、人口、粮食、具装铠甲、美女、水果、皮毛、羊毛布、药材】

【草原

产出:牲畜、人口、铁矿石

需求:琼浆酒、盐、铁器、陶瓷、具装铠甲、皮毛、羊毛布】

【燕国

产出:琼浆酒、羊毛布、铁矿石、甘蔗红糖、燕璃、粮食、水果、盐、铁器、工匠、医者、玉石、宝石、具装铠甲、陶瓷、皮毛、药材

需求:医者、工匠、牲畜、粮食、人口、铁矿石、药材、书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燕国和中原都有大量药材的需求,但燕国主要是需要抵御瘴气的药材,顺带需要一些延年益寿的药材,中原主要是需要那些延年益寿的药材,顺带还需要很多壮阳的药材。

草原是主要的人口流失地,大量草原人口要么进入中原成为士族们的农奴,要么进入燕国,成为海外种植园的奴隶。

中原是奢侈品的最主要消费者,来自燕国的各种奢侈品,九层都被中原的世家大族们消耗,剩下的一层里,有一大半是被草原消耗了,作为奢侈品的产出地,燕国自己使用的奢侈品反而非常稀少。

此刻的大晋王朝,表面上是如此的繁华、宁静。

看着各地郡县上计吏上报的最新人口调查,发现大晋的统计人口已经从最初的九百万增加到两千三百万时,皇帝司马炎露出喜悦的笑容,认为天下能有如此多的人口,主要还是他这个明君的功劳。

中原的人口,巅峰还是前汉的武帝时期,一度达到了六千五百万,如果是真实人口,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七千万。

相比汉武帝的六千五百万人口,大晋朝廷有两千三百万人口就非常满足了。

他不禁对一旁的杨骏问道:“我可比之古代哪位君王?”

杨骏是司马炎的老丈人,他的嫡女杨芷还是司马炎的皇后,作为老国丈,他露出谄媚的笑容,拍马屁道:“陛下修养德行,赡养百姓,可比之尧舜禹。”

“哈哈哈!”司马炎哈哈大笑:“太傅说笑了,朕虽然是一代明君,但也有自知之明,昔日刘仲雄说吾不如汉之桓灵二帝,吾亦不以为然,太傅大可直言不讳。”

司马炎虽然好色不知节度,能力也只能算中上,还总是喜欢做老好人,无论谁犯错都不想惩罚,以至于纵容了世家的嚣张,但不瞎折腾百姓,让百姓能够安心种田,因此也算不得昏君。

对于有人当面说他的坏话,指出他的错误,司马炎也能够淡然一笑,不以为意,不过笑完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认错不改错,虚心接纳别人的批评,但绝不改正,这就是司马炎。

第412章 血色衣冠(四)

燕侯八十年春

清明

洛阳

皇宫

湫湫!

春雨连绵,窗外玉珠落下的声音洗涤着王娥内心的烦躁。

“陛下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消息了。”王娥淡淡地说着,这种情况,燕国也发生过,就在九年前。

“杨太傅毕竟是国丈,应该不会……”王妙不是很确定,毕竟王雪跟着王霸还是堂兄妹。

而与此同时

皇帝的寝宫内

“快开门啊,开门啊!”司马炎绝望地捶打着被锁死的木门,整个人衣衫不整。

自从他生病后,太傅杨骏便配合皇后杨芷将他软禁,独自掌控了整个朝堂。

又几天后

司马炎在绝望中死去等到尸体的腐臭味传出后,杨芷才打开殿门,并召来御医,经过御医的仔细观察,鉴定皇帝司马炎乃是病逝驾崩。

匆匆忙忙地将皇帝司马炎下葬后,皇太子司马衷即位,皇太后杨芷临朝称制,太傅杨骏主管朝政。

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大晋朝廷将重复大汉的故事,经典的太后搭配权臣,妥妥的外戚政治,然后等将来某一天,小皇帝长大后,联合宦官诛杀外戚。

一开始,事情也的确正在向着后汉的方向发展,杨骏把持朝政后,打击政敌,扶持自己的党羽,并且册封刘渊为匈奴单于,给燕世子王妙册封濮阳县侯,册封诸多鲜卑大人为关内侯,人手一个侯爵,还册封许多世家子弟为伯爵,想要以此拉拢其余世家大族。

首节 上一节 304/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