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42节

自认为处理好西凉兵问题后,王允又开始处理剩下的一些“董贼余党”,比如蔡邕。

蔡邕此人跟董卓私人交情不错,在这个人人都骂董卓的大潮流下,蔡邕居然敢夸董卓几句话,简直逆天!

“大汉之所以会有董卓这样的人祸害天下,根本原因在于皇帝和士族只知道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疯狂敲骨吸髓捞钱,只要这个根本原因不得到改变,就算杀了一个董卓,以后也还会出现第二个甚至第三个董卓。”在昨晚批判董卓的朝会上,蔡邕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认为把天下糜烂的罪过都推到董卓一个人身上是不合适的,董卓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蔡中郎(蔡邕)是要给国贼董卓翻案吗?”昨夜,王允对蔡邕怒斥。

他是诛杀董卓的带头人,如果董卓被翻案,那么他诛杀董卓的正义性还在吗?

诛杀坏人董卓才算正义,诛杀无辜人董卓,那我王允的正义性岂不是被抹去了?

你怎么可以给被我诛杀的董卓说好话呢?

第327章 诸侯讨董(终)

两个月后

渭水河畔

“预备!——放!”

弩兵校尉徐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咻咻咻!

“啊!”

又是数百名西凉乱兵倒下。

“辽东王家居然私藏了这么多强弩,他们这种行为跟谋反有什么区别?”李傕双眼发红,很是无奈。

一个月前,他们听信了贾诩的谣言,选择造反攻打长安。

之所以会这么容易相信贾诩的谣言,并不是贾诩有多么花言巧语,而是凉州人被朝廷坑习惯了,所以哪怕随便换个人去传播谣言说朝廷要把他们杀光,他们照样会信。

毕竟朝廷已经坑了他们一百多年了,所以按照大汉特色,大概率肯定还会继续坑他们。

一个计谋、谣言能成功,往往说明当时的社会经常真实地发生谣言里描述的内容,所以导致当时的人习惯性地相信了谣言。

打个比喻,如果贾诩去青州说,朝廷要杀光青州人,那么青州人肯定会把贾诩当傻子,因为青州属于关东地区,没有像凉州那样被朝廷坑了一百多年。

不过贾诩不是傻子,所以他不会跑去青州散布这种谣言,真要让他去青州,肯定换另一种谣言散布。

青州适合散布反贼海盗又要造反的谣言,因为青州真的经常有反贼海盗造反,所以这种谣言很容易有人信。

对凉州人则适合散布朝廷要杀光凉州人这种谣言,因为朝廷真的已经坑了凉州人一百多年,害死了几十万凉州人,所以这种谣言对凉州人来说真实性很高。

李傕郭汜二人带着两千多西凉兵进兵长安。

王允命令李肃、胡轸、吕布三人带着两万大军去抵挡李郭二人的两千大军。

但很快,两万大军里有很多都是投降的西凉兵,他们根本不想为朝廷而战,不值得。

他们虽然没有真心效忠董卓,但更加不可能真心效忠朝廷。

刚接战,大量西凉士兵就向李郭二人投降,反过来帮李郭二人攻打吕布等人。

吕布寡不敌众,于是战败,赶紧带着亲兵们又跑路了。

胡轸果断又投降,做了一个标准的墙头草。

李肃同样战败逃跑,但在逃跑路上,因为私人恩怨被吕布斩杀。

“两万打两千,居然被反杀,吕布李肃胡轸,你们到底会不会打仗!”

消息传回长安,王允又惊又怒。

没有办法,王允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和藏书阁书籍跑路,想要跑到中原先投靠某个诸侯保证人身安全,然后找机会回辽东。

可是他太倒霉了,刚出城就被西凉乱兵逮住,几天后被处死。

等到家主王允都死了一个月了,王家那边的船队才顺着河水来到关中接应。

并且在渡船地点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军事堡垒,用来接应王允的儿子王定,顺带接应关中的人才。

大量关中的医者、工匠、读书人躲避在这座军事堡垒里面,等待着王家船队将他们接走。

堡垒空间有限,普通百姓是被禁止进入军事堡垒占位置的。

况且王家现在要低质量人口意义不大了,毕竟开荒不是把人往海外一扔就行了。

不是简单地把人运过去就行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才是主要难度。

开荒需要长时间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光投入人力只是给土地增加用来施肥的尸体而已。

以甘蔗城(现在基隆附近)为例,王家前前后后往甘蔗城运输了二十万人口。

但现在城内总人口只剩六千。

大部分都死在了瘴气、疟疾、土著袭击、饥荒、疾病、毒蛇猛兽、食物过期中毒等等因素。

缺的是实际统治人口,而不是人口本身。

同样以甘蔗城为例,二十万人就是人口本身,六千人才是实际统治人口。

对于大汉朝廷而言,给朝廷交税自耕农才是实际统治人口,整个大汉的人口加上附庸国/部落的人口则是人口本身。

人口本身意义不大,越多反而会增加统治成本和压力。

实际统治人口才有用,可以带来收益。

实际统治人口跟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具体施政有关。

所以开荒主要难度是长时间地投入物力,然后是财力,最后才是人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单纯地把人不停地往海外运,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海外的土地增加大量尸体用来施肥。

运多少人取决于开荒建设的速度,运得太多反而不好,会给新建的城镇增加人口压力,从而使得城镇功能瘫痪。

此刻,战斗进入相持阶段。

“先撤,晚上再偷袭试试。”一旁的郭汜咬牙切齿道。

王家建造的这个军事城堡虽然不算很坚硬,毕竟只是临时搭建的,但王家的强弩实在太多了。

“所有人,排好队,一个个上船,插队者死!”船长公孙度对着一众上船的高质量关中难民呐喊。

为了这次的接应行动,王家出动了两百艘船,一千弩兵,三十个王家亲兵。

还提前联络好了河水两岸的袁绍和曹操,让他们看在辽东王家是世家的面子上,让王家船队在河水上通行。

袁绍忙着对付公孙瓒,曹操忙着对付入境兖州的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双方都有自己的强大敌人要应对,因此也不敢再多招惹一个敌人出来给自己增加难度。

“王家,不愧是天下三大世家之一,居然顷刻间便能拿出一千张强弩,还有两百艘船。”

“而且那三十个包裹全身的甲士,一看就不好惹,连脸上和手指头都有甲片防护,哪怕大汉最精锐的部队,也做不到这般程度的全身披甲。”

蔡邕带着女儿蔡琰来到船上,不禁感叹于王家隐藏的实力。

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虽然名望比辽东王氏高得多,但他们两个家族都是经学世家外加大地主,虽然有些私人武装,但也只是乡勇级别而已,哪能有王家这般恐怖,动不动就几百艘船,几千张弩。

黄巾之乱时,威震天下的陈王刘宠也才三千张强弩而已。

他本来是要被王允处死的,但王允的儿子王定是个坚定的儒学士人,对于大儒蔡邕很尊重,所以特地给蔡邕求情,这才让蔡邕得以活了下来。

之后王允被西凉乱兵杀死,他也就带着女儿,跟随王定逃到了这个王家临时建造的军事城堡里,准备去辽东王家的老巢辽东躲避战乱。

第328章 曹秦(一)

初平四年夏

下邳

“万岁!万岁!万岁!”

上万的百姓向台上的一个中年男人高呼万岁。

这个男人叫阙宣,是当地的一只农民起义军首领,攻下了下邳国,手里有七千士兵。

在攻下下邳国治所后,他就忍不住称帝了,国号“徐”,自称大徐天子!

(事实上,袁术并不是第一个称帝的,甚至早在几十年前的汉顺帝时期就有人称帝了,比如起义军首领章河,又比如汉顺帝时期的黑帝白帝。)

面对自己名义上的统治区内有人称帝,“忠君爱国”的徐州牧陶谦立刻……跟对方结盟。

军阀陶谦显然没把大汉朝廷放在眼里,第一个表示认可阙宣的这个“大徐天子”,并与阙宣结盟,跟阙宣一同进攻曹操的兖州地区。

在攻下几座县城后,老阴比陶谦立马卸磨杀驴,趁着阙宣刚刚攻完城、精疲力竭的时候偷袭,把自己的盟友给灭了。

堂堂大徐天子,称帝不到三个月就国破家亡。

用别人的兵,给自己攻城,陶谦经典空手套白狼。

(后世站在马后炮的角度指责袁绍为什么不迎接天子,但如果不站在后人角度,只是站在当时角度,你会发现,确实没必要迎接天子,诸如陶谦这种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军阀比比皆是,你迎接个天子除了给自己增加麻烦,似乎谁也号令不了。)

(是因为曹操打赢了周边的诸侯,所以他手里的天子才有权威,因为手里的天子有了权威,才能用天子号令诸侯)

(否则,天子就只能单纯地加一加名望而已。)

(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或许也可以说是天子挟曹操以令天下,没有曹操把其他诸侯打服,谁又会真的在乎天子的号令呢?)

然而曹操又岂能是良善之辈,从讨董失败开始,他那颗心里大汉征西将军的梦想就已经破灭了,以前他或许还想拯救大汉,现在他只想为自己的争霸事业而努力。

你们这些世家大族天天谋取私利,却让我们这些出身相对较低的人去忠君爱国。

首节 上一节 242/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