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14节

“你们越是骂我是小人,我段颎就越是要站在宦官这边!”

“我要向天下人证明,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段颎说罢,便直接一剑捅死一个骂得最凶的儒生。

“呃啊——”

那名儒生当场死去,在场之人纷纷瞠目结舌,他们本以为被逮捕入狱就是最严酷的惩罚,没想到段颎敢在太学杀高贵的士人。

“原来出身名门的士人,流出来的血也是跟我们这些关西武人一样的红色,我还以为你们这些高高在上之人流出来的血是金色的呢?呵呵!哈哈哈哈哈!”段颎丝毫不在意溅射在自己脸上的血液,满满的都是嘲讽。

“疯了!这是个疯子!”

“这个卑鄙小人!”

“屠夫!段颎,你就是个屠夫!”

士人们继续破口大骂。

噗嗤!

“呃啊——”

士人们骂的越凶,段颎杀得越起劲。

“继续!继续骂!好舒服啊!哈哈哈!”

段颎又杀了三个儒生,浑身都是鲜红,但他却越来越兴奋,多年来压制在内心的仇恨彻底爆发。

“我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建功立业,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奋斗获得财富与权力,我只是想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第二个王优安,我也想报效疆场,我也想名垂青史,可为什么,你们这些自以为高贵者,总是要阻拦我,总是要打压我,为什么?!为什么?!就因为我段颎是关西武人吗?!”

“啊啊啊啊!!!!都给我死吧!”

“没有谁可以审判我,老天也不行,我段颎要胜天半子!”

连续斩杀二十多个太学儒生后,段颎才逐渐冷静,他的胸口在起伏,过了许久才长呼一口气,对那些瞪大眼睛的士兵命令道:“愣着干嘛?把这些妖言惑众、诽谤朝廷的儒生全部带走!”

剩下的一千多个太学儒生被段颎这冲天的杀气给吓到了,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幽灵,一个梁冀的幽灵。

梁冀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着。

……

几天后

王府

“德耀先生,那个段颎实在是太可恨,他居然跑到太学抓人,简直岂有此理!”

“太学啊,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天下士人读书交流的圣地,可这样的圣地,居然被一个关西武夫给玷污了!”

“这大汉,我看啊,是药丸呐!”

“完了最好!哼!”

“我早就说了关西人都是卑鄙低贱的,不能信任关西人,尤其是不能信任关西的武人,他们身体里流着胡羌的血脉,已经是蛮夷了,不属于我泱泱华夏了!”

“如果不打压关西人,迟早会有关西的恶魔把我们彻底吞噬!”

士人们聚集在王光的府邸,他们议论纷纷,对朝廷不满,对关西不满,对武人不满,对宦官不满。

我们这些高贵的文明人,居然被一个粗鄙的关西武夫蹂躏,这简直天理难容!

王光看着眼前这些叽叽喳喳的士人,心里只有一个词:乌合之众。

虽然打心底里瞧不起自己的这些同行,觉得他们不过是先祖王枔嘲讽的乌合之众,但毕竟身为士族的一份子,王光还是对众人安慰道:“诸君,还请忍耐,现在是昏君当道,无可奈何呀。”

第289章 出中原记(一)

第288章出中原记(一)

三个月后

钜鹿

一个残破村庄

“鸿雁天道,济世救民!”

“天帝降生,盛世重现!”

一个穿着道袍的老道士正在向一众面黄肌瘦的农民传播信仰。

早在光武帝时期,他们就已经在造反了,带领着赤眉军攻城略地,现在都刘宏时期了,他们还在坚持不懈继续造反。

造反从大汉建国到灭国,持之以恒,奋斗不休。

一百多年来,他们主要活跃在青、徐、扬、荆四个州,领导了一次又一次起义,比如横跨四十九个县、六个郡的章河起义。

虽然章河起义最终被王云镇压,但他们绝不气馁!

即便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从未放弃,他们坚信,只要一直尝试,总有成功的一天。

老道士有个弟子,名叫张角,是他所有弟子里最聪慧的一个,常常能举一反三,并且传播信仰的效率也比其他鸿雁道信徒更高。

今日做完祈祷,众农民各回各家,而老道士也带着十几个弟子准备前往下一个村落进行传道。

夜里

他们还没能到达下一个村落,因此直接在附近的一个破败神庙里歇息。

这座神庙供奉着女娲,神庙里长满了蜘蛛网,角落里还有几具乞丐的尸体,一些老鼠正“吱吱吱”地啃食尸体的腐肉。

“师傅,我们鸿雁道名声太差了,除了那些没文化的老农民不了解我们,那些有文化的士人权贵们都知道我们鸿雁道一直以来都有造反的传统,导致我们的信仰只能在底层人里面进行传播,而无法扩散到上层。”

“如果我们能把信仰扩散到上层,那么,我们就可以腐蚀、控制帝国的上层,从而兵不血刃地掌控天下,起码也能降低造反的难度。”

落脚歇息后,弟子张角对老道士这般说道。

“孩子,我们都是天帝在人间的使者,如果把自己信仰的名义都改了,我们对得起天帝吗?对得起历代先知吗?”老道士是个传统的鸿雁道信徒,在他看来,改名字这种事实在是太过离经叛道,因此他对张角继续批评道:“几百年前,鸿雁先知【俊】降生在人间,他在落月原饱受折磨,然而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炼狱般的痛苦中领悟世间真理,得到了鸿雁天帝的启迪。”

“师傅,第一代先知【俊】的全名是什么呀?”另一位青涩青年问道,他叫张宝。

“我也不知,已经相隔几百年,无人知晓,只知道他叫俊,又是天帝的第一代使徒,所以我们都尊称他为【帝俊】。”老道士满脸虔诚地回答道。

“师傅,落月原是哪里呀?”一旁的一个少年不解问道,他的名义叫张梁。

“我也不知道,这是一代代鸿雁道信徒口口相传的地方,但已经没有人知道具体在哪里了,只知道那里是人间炼狱,有着世间最恐怖的存在。”老道士缓缓说道。

“弟子还是觉得要改名才有前途。”张角在一旁继续说道,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本《太平清领经》,也称《太平经》,这是鸿雁道众多经书之一,其余经书还有《赤眉经》《黑帝经》《白帝经》《蜉蝣经》《落月经》《章经》等等。

“好了,改名的事不要再说了。”老道士阻止了张角,然后跟往常一样,带着一众弟子开始温习经书:“现在我们开始温习《落月经》。”

“冥冥而生,闻,万物烬,烬有甲。”

“悦悦而伴,享,众生哀,哀有丙。”

“……”

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老道士温习完经书,又开始给弟子们讲授历代先知的伟大故事。

“第一代先知在炼狱中受到天帝启迪,创建了鸿雁道。”

“第四代先知在武帝残暴期间,曾经统率起义军纵横天下。”

“第九代先知辅佐申屠圣,建立鸿雁天国,差一点就推翻汉庭,建立一个属于天帝的国度。”

“第十二代先知,曾经统领赤眉军,打得新莽大军节节败退。”

“第十三代先知,不幸中了光武帝刘秀的阴谋诡计,被汉庭残害。”

“第十四代先知向刘秀乞求投降,想要朝廷诏安,却在被诏安后惨遭汉庭屠戮。”

“第十五代先知,曾趁着刘秀与豪强士族内斗之际起义,却在汉庭与豪强士族的内斗结束后,被士族们联合朝廷军队镇压。”

“之后的几代先知,只能东躲西藏、隐姓埋名,直到安帝时期。外戚把持朝政,羌人叛乱,第二十代先知才有机会起义,但不幸又被朝廷镇压。”

“顺帝时期,第二十二代先知,曾经辅佐扬州闯王章河发动起义,但是却被一个叫王云的士人镇压。”

“桓帝时期,我们的第二十五代先知在青州徐州发动起义,但不幸被一个叫皇甫规的人镇压。”

“现在,我作为鸿雁道第二十七代先知,有责任,也有义务,拯救这个天下,拯救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百姓。”

“我死后,你们当中有人将成为第二十八代先知,希望你们将鸿雁道的道统发扬光大,一定要推翻苍天,建立一个属于鸿雁道的天!”

老道士说了很长的话,说的时间很久,说着说着,他的弟子们都睡着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喃喃自语。

第二天

踏踏踏!

“军爷,就是这里,那些鸿雁道反贼都在这里。”

一个乡民带着朝廷的官兵来到神庙。

“不好,朝廷的人来了!”张角大惊,连忙叫醒其余师兄弟。

“你们快走,我来拖住他们!”老道士坚定说道。

“师傅!”其余弟子不舍道。

“我是先知,为了天帝牺牲自己,这是我的归宿,孩子们,快走吧!”老道士毅然决然,他没有任何恐惧。

说罢,老道士提起长剑,独自一人来到神庙之外。

“就是他,在我们村传播鸿雁道信仰!”那个乡民指着老道士大喊。

首节 上一节 214/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