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06节
“校尉,这有块石头!”一个军官对王鸿年说道。
“一块石头你大惊小怪什么?”王鸿年有些不满。
“不是的,这块石头上面铭刻着汉字。”那个军官解释道。
“嗯?”王鸿年有些惊讶,然后走到军官身边的那块石头旁,只见上面确实铭刻着许多汉字。
“骁骑校尉王长羽到此一游?”
王鸿年念着石头上的文字,不由得嘴角抽搐一下,
原来这块石头正是当年漠北大战时,他的族叔王长羽在狼居胥山铭刻的。
这事他听很多人说过,但第一次亲眼所见。
既然这里有族叔王长羽的刻字,那就说明这里是狼居胥山,同时也说明这附近应该还有块石头铭刻着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功绩。
果然,又有一个军官在这块石头附近又找到一个铭刻着汉字的石头。
而那块石头上,贵燃铭刻着霍去病的丰功伟绩。
“也不知道族叔怎么样了?”王鸿年心中暗道。
当初族叔王长羽带着一伙囚犯去攻打西南夷,然后听说在打完滇国后,滇国发生地震,之后便与中原彻底断绝了消息,也不知道现在是死了还是跑哪去了?
王鸿年觉得不能白来一趟,于是也学着霍去病和王长羽,找到一块石头,将自己的丰功伟绩铭刻在石头上。
随后,王鸿年一路向北又找到北海(瀚海),并在一棵古树上发现一张挂着的白布,白布上写着一些汉字。
但由于时间过去太久,白布上的汉字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霍去病的霍字,以及王长羽的王字。
……
几个月后
王鸿年带着数不尽的战利品回到中原。
此战,王鸿年深入漠北,杀到狼居胥山,斩获匈奴人一万四千余,俘获牛羊五十余万头。
皇帝刘病已很是欣喜,霍光同样兴奋。
王鸿年被加官为后将军,进爵关内侯。
由于他本来就是中常侍,现在又是后将军,因此他现在是后将军兼领中常侍。
第143章 昭宣盛世(八)
两年后
皇帝刘病已想要给刘彻上庙号,稳固自己的正统性,于是下诏书,让天下士人以及官吏们直言上书,发表自己的建议。
在几个月时间里,刘病已收到大量上书,可大部分都是敷衍了事,建议了跟没建议一样。
但有一封上书却引人注目,那便是长信少府夏侯胜。
在一年前,夏侯胜将家族祖传的书籍《尚书》上交给太皇太后,因此被朝廷加官为长信少府,主持太皇太后宫内诸事。
现在这个时代,有些书,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因为很多书都是家传的,这些家传书籍的家族,往往都是周朝时期的贵族,但现在落魄了,可谓是老正镐京人了。
这些家传书籍的家族,大部分都因为家族没钱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把祖传的书上交给朝廷,然后被朝廷加官进爵和赏赐黄金。
再然后,朝廷再安排人大规模抄录这些上交上来的家传书籍,并且通过售卖抄录的副本来充实国库,而书籍的原本是不可能出售的。
最后,有钱的豪强们再从朝廷手里高价购买那些抄录出来的复制书籍,并且自己也抄录副本。
再最后,豪强家的家族子弟靠着专研这些书籍,从而步入仕途,一步步转变为士族。
王家学府里,有些书就是这么来的。
但大部分还是从中原士族那里抢来的。
比如王泰然时期,把贺家庄园灭了后,抢来了二十多本不同类型的书。
这些书之后都被王家抄录在絮纸和竹简上。
贺家虽然实力很弱,佃农也少,但作为一个传承久远的书香门第,书还是挺多的。
朝廷卖的书籍副本很贵,一本书就要一百金,这还只是副本而已,一个自耕农得不吃不喝三百年才买得起一本书,基本就是为了捞那些想要学习文化的、有理想的、想要转变为士族的豪强们的钱。
豪强们也不傻,同一本书,只买一本进行抄录就行,带回家族后,自己也安排人抄录更多出来。
这些年,时不时就有一些古老家族因为破产,不得不把祖传的书籍上交给朝廷,然后王家都会花费重金从朝廷那里购买副本并抄录。
但这些副本书籍也有些问题,那就是常常有错别字之类的。
哪怕朝廷自己抄录的副本,也经常出现错别字,从而导致一些段落的意思被改变。
在与张李两个辽东老牌家族联姻后,王家又得以从这两个家族获得了几十本书的副本,王家也把自己收藏的几十本书的副本赠送给两大家族作为回报。
大家互相分享,互相抄录,书籍总类也就多起来了。
在得知朝廷已经收录《尚书》的第一时间,等到朝廷抄录出副本后,王家便迫不及待从自己贪污的赃款里挤出一百金,购买了一本《尚书》的副本,并安排家族子弟日夜不停地抄录几十本出来。
如此,王家学府里便又多收藏了一本不同的书。
夏侯胜依靠进献《尚书》得以成为长信少府,如今却又大胆地抨击武帝,认为武帝“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所以不配上庙号。
刘病已有些生气,虽然夏侯胜说的是事实,但武帝毕竟是自己的曾祖父,怎么能抨击得这么过分呢?
户口减半并不是整个天下死了一半的人。
而是武帝后期穷兵黩武又修仙,赋税和徭役太重,导致许多自耕农破产后沦为流民,这些流民,只有一小部分被朝廷或豪强们剿灭,大部分都被豪强们吸收进了自己的庄园里,成为佃农,而且还是隐户。
也就是说,这些佃农,朝廷已经不知道他们具体跑到哪个豪强庄园里去了,追查起来也很麻烦,或者说有些根本就追查不到。
甚至有的流民,账面上说已经被剿灭了,在数据上死亡了,可事实却是成了豪强们的奴隶和佃农,比如辽东投降的那三万流民。
这也使得,朝廷在账面上的户口减少了一半,少了整整一半可以交税的自耕农。
刘病已觉得夏侯胜这样的抨击还是过分了,毕竟武帝抗击匈奴的功绩是不容抹杀的,怎么能把武帝抨击得一无是处。
因此,皇帝刘病已以“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为由,将夏侯胜入狱。
处理完夏侯胜抨击武帝之事,刘病已又处理起颍川之事。
霍光虽然把持朝政,却又允许他这个皇帝处理一些小事,比如把夏侯胜这样一个没背景的关进监狱。
但遇到一些大事,他依旧要征询霍光的同意。
比如颍川郡换太守,这种就属于大事。
此前,颍川郡太守是赵广汉。
赵广汉上任颍川太守后,严刑峻法,鼓励豪强们互相举报,举报成功有大量奖励。
颍川郡这些豪强都是武帝末期新起的豪强,因此不像之前的颍川豪强们那般团结,也还没来得及互相联姻结成同盟。
在太守赵广汉鼓励举报的政策下,这些豪强都疯狂地互相举报其他豪强,连老百姓也开始举报本地的豪强。
不过几年时间,颍川郡这些新兴的豪强们便被太守赵广汉全部诛灭,家产都充入国库,良田都分给了无地流民耕种。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颍川郡社会风气的恶化。
颍川百姓们在举报中尝到了甜头,于是举报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甚至连中产富农都被频频举报。
中产富农们为了自保,也开始反过来举报其他中产富农以及普通百姓。
整个颍川郡,互相举报居然成了一种时尚,大家都在说:武帝时期的告緍令又回来了。
儒生士人们非常反感举报这种事,因此他们纷纷上书抨击颍川太守赵广汉。
看到士人们的抨击,刘病已决定把赵广汉调回长安,然后让素有名望的名士韩延寿前往颍川就任太守,改善颍川郡互相举报的不良风气。
皇帝刘病已并非不认可赵广汉,只是他的行政风格是这样的,霸王道杂之,霸道的酷吏赵广汉他可以用,王道的德教韩延寿他也可以用。
不管霸道王道,好用才是真理。
在决定撤除赵广汉的颍川太守职位,并让韩延寿就任太守后,刘病已吩咐身边的宦官将这件事告知大将军霍光,由霍光最后裁决。
作为皇帝,哪怕傀儡皇帝,自然是可以在权臣没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更换官员的,毕竟大义名分还在。
但刘病已小心谨慎,在没有绝对把握扳倒霍家以前,他绝不做这种事,免得激怒霍家,到时候霍家要是狗急跳墙,强行废立新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刘贺就是因为一次性更换的官员太多,才被废黜皇帝位。
有刘贺这个蠢货先例在先,刘病已自然是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第144章 昭宣盛世(九)
“晚辈前来拜谒大将军。”
朱赏在大将军府外面等候。
他是掖庭户卫,一个两百石的小官,而且做了很多年的掖庭户卫,一直没有升官。
如今也快老了,想着再不升官就来不及了,于是厚着脸皮前来拜谒当今最有权势的大将军霍光,想要抱霍光的大腿。
但霍光又怎么可能见他一个两百石的小官,因此大将军府的一个小吏直接拦住他,对他说道:“大将军不在,你请回吧。”
“额……”朱赏有些无奈,他是亲眼看见大将军回府的,所以才在这个时候来拜谒,小吏的这个回答,分明是大将军没兴趣搭理他。
回到家中,却见妻子淳于衍正在收集药材,于是朱赏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