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247节

陕西行都司,驻地甘州,管理着甘肃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以及河湟地区。同其他地区的都司、行都司一样,陕西行都司的前身也是都卫——仅仅存在了十四个月的西安行都卫。

陕西行都司作为大明朝重中之重的军事重镇,而在东北全面收复以后,大明朝的军事重心也从辽东迁徙至陕西行都司。

如果说汉王就藩陕西行都司,那等于是直接成为了大明朝的兵马大元帅,剑指所向兵马云集,然而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朱高燨脑袋烧了愿意这么干,老爷子也不可能答应。

事实上,越往北走汉王越觉得不对劲,这他妈的都到嘉峪关了啊!

再往北走就是关外了,那都不属于大明的疆域,老子的封地到底在哪儿?!

老四这个畜生总不可能把我的封地定在鞑靼人的地盘吧,那鞑靼人也不可能答应啊!

事实证明汉王还是低估了朱高燨的腹黑,这畜生居然真的把他的封地定在了关外。

嘉峪关以北的亦不刺山,这里就是汉王的封地。

汉王没有封地,他的封地得亲自去打下来,打下来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封地,从这片戈壁开始征程,可以说他是大明朝建国以来,最为扯淡的一位藩王了。

他忽然想起来,自己离开北京的时候,朱高燨这个王八蛋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二哥!我相信你,开启你的征程吧,你将成为大明朝最荣耀的一位藩王,在历史上留下独属于你的篇章!”

当时的汉王还有些小激动与开心,现在想想自己是被人当成猴子耍了。

关内关外是两个概念,嘉峪关以南的几十万明军,就在汉王的背后盯着他,防着他,只要他胆敢退步想要返回大明,那几十万明军就会毫不犹豫的出兵让他灰飞烟灭。

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向北而去,去和鞑靼人抢地盘。

汉王泪目了:“朱高燨这个畜生啊!不当人子,就逮住我一个人坑是不?”

他长吐了一口气,最后向身后看了一眼。

是上万雄兵,是雄伟壮丽的嘉峪关。

“我会回来的,你等着。”

“我将携千军万马归来!”

汉王仍未死心,他仍觉得自己还有一线天机,去触摸那梦寐以求的星辰瀚海。

……

江西,赣王府。

一袭白袍的杨溥踏进了王府,蹲了三年昭狱,与解学士同为狱友的他,终于刑满释放,得以重新回到主公朱高炽的身边。

他曾是内阁“三杨”之一,与杨荣、杨士奇齐名,三人本来同为朱高炽麾下得力干将,明里暗里都是“原太子党”的人。

只不过后来杨荣率先反水,投入了祁王党,后来祁王朱高燨一飞冲天成了皇太子,杨荣这个左膀右臂自然也是如步青云,现在已无内阁三杨可言,只有内阁的杨阁老一人坚挺。

而杨士奇也因为参与了皇太孙朱瞻基意图作乱一事,仕途一蹶不振,后来虽然投入朱高燨麾下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勉强过得下去罢了。

毕竟,他投的太晚了,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虽说才能不亚于杨荣,然时也命也运也,一旦错过了机会,就再也无法回头。

不过杨士奇混的再差,好歹也是正七品的都察院经历司都事,要说三杨当中谁混的最惨,那就是出狱之后直接成了白身的杨溥了。

杨溥蹲了三年大牢,他等来的不是出狱后的飞黄腾达,没人关心他这个替原太子党蹲了三年大牢的功臣,因为原太子党已经在朱高炽被削为赣王的时候全军覆没了。

他赌上了自己的仕途,等来的是前途一片黑暗。

不过杨溥并未放弃,他对于朱高炽充满了信心,即使朱高炽被削为赣王,他也觉得自家老板只是等待时机养精蓄锐,故而在出狱之后,杨溥马不停蹄的便奔赴了赣州,来求助自家老板。

虽然他现在是白身,但好歹也曾辅佐朱高炽十余年,故而在赣王府也很受尊敬,表明身份以后不受阻拦的便进入了王府,顺理成章的见到了如今的赣王朱高炽。

只见赣王府的院子里,摆着一张石桌,桌前有两位老人慢悠悠下棋,在温馨的阳光照耀下,两位老人的满头银灰色的发丝格外显眼。

杨溥本想上前向这二位不知身份的老人询问太子……嗯,询问赣王爷在哪儿呢,结果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二位有些眼熟。

他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以后,整个人都傻了。

这二位下棋的老人,正是赣王朱高炽与赣王世子朱瞻基!

朱高炽倒是变化不算太大,也就是白了头而已,他的身体情况本就极为恶劣,到了这个年纪以后又被一场劫难伤了元气,恐怕折了不少的寿,不过样貌无甚太大的出入。

而朱瞻基,让杨溥险些没认出来。

他上次见到朱瞻基,还是永乐十二年自己没入狱的时候。

那时的朱瞻基,还是意气风发的皇太孙殿下,正是朝气蓬勃的少年,举手抬足间无不散发着年轻人的生机勃勃,何等的傲气张狂。

然而短短三年的时间,却仿佛历经千万重劫难,岁月的刻刀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本来乌黑的长发已经被渲染成了充满暮气的银白色,两眼无神,再难看到年轻人的朝气,往哪儿一坐看着比他爹还老。

“呦,杨先生什么时候出狱的?”

注意到身边有人,正在和父亲博弈的朱瞻基瞥了一眼,敷衍的说道,“早知道杨先生来了,我理应出门迎接才是,不过近些日子我总是犯困,每日只有二三时辰清醒,犯了迷糊把此事忘了,实在是不应该,还望杨先生见谅。”

说话间,他似乎走错了一步棋,不动声色的悔了一棋。

对面的朱高炽面对对手悔棋的举动,仅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些什么。

杨溥见状,声音哆嗦的说道:“太孙,短短三年,何至于此啊?”

他实在难以置信,三年的时间,竟能让人变化如此之大,大到让他有种自己仿佛不是蹲了三年昭狱,而是蹲了三十年昭狱,出来以后整个世界都陌生了的感觉。

朱瞻基摆了摆手,道:“我现在哪儿还是什么太孙啊,我是赣王府的世子,杨先生还是注意措辞较好。”

杨溥这次是彻底沉默了,他久久无言,抬头望天,心中是何其的忧愁。

我就在昭狱里蹲了三年而已,怎么跟大明朝亡国了似的。

第292章 于谦:我为何要跪?

杨溥看到二人旧主这颓废的姿态,不由苦笑一声,道:“太……赣王爷,世子,我杨溥这人没什么大本事,只会读书念书背书,承蒙王爷抬举,做的一官半职,辅佐王爷您十余年,又在昭狱里蹲了三年,至今仍活的浑浑噩噩。”

朱高炽感叹道:“杨先生谦虚了,你是建文二年进士,才学兼备,又有相度,倘若不是跟着我走了歪路,仕途只会是一帆风顺,倒是我拖累你了。”

杨溥摇了摇头,道:“我为您效力了十二年,又蹲了三年的昭狱,这份知遇之恩,杨某就当是已经偿还了,不图所报,见王爷与世子安好,臣便放心了。”

朱高炽听出了弦外之音:“杨先生这是要走?”

杨溥点了点头:“现在的赣王府不是我所期待的赣王府,我本以为我这一生都只会效忠一人,现在看来,这里并不适合我。”

朱高炽并未挽留,问道:“杨先生打算去哪儿?”

杨溥感慨道:“天下之大,何止是五湖四海,风吹到哪儿便是哪儿,总有安身立命之地。”

朱高炽思忖片刻,说道:“我可向江西布政使写一封推荐信,他与我有些许渊源,我任储君时曾对他提携一二,可在承宣布政使司为杨先生某得一份差事,品衔不会太高,但总是能吃上朝廷俸禄的。”

杨溥轻笑道:“臣谢过赣王爷抬举,但此事还是免了,杨某人受了您太多恩惠,如今好不容易还清了债,若是再拖您谋职,岂不是又欠了一份天大的人情?”

说罢,他躬身作揖,便转身离去,不再回头,背影萧条,令人悲叹。

他在牢狱里等了三年,等来了雄主衰败,天下变节。

杨溥期待的是一位纵然困于逆境也有腾空九天之志的朱高炽,而非是像现在这般,甘于沉寂泥塘的赣王。

人各有志,他自打永乐元年任太子洗马,入东宫做事,十二年兢兢业业的为朱高炽效力,后来受了风波被卷入其中,在昭狱里饱受三年荼毒,欠朱高炽的提携之恩早已还清。

有悔乎?

无悔矣。

朱高炽起身欲相送,奈何腿脚不便,需旁人搀扶才行,可坐于对面的朱瞻基并没有丝毫的动作,只是双眼无神的盯着棋盘。

最终,这位昔日的太子爷,如今的赣王爷,还是没能去送老友最后一程。

待人走后,朱高炽长叹了一声。

朱瞻基方才缓缓抬起来头,双瞳黑白分明锋芒毕露,哪里还有刚才的迟钝:“何不将杨溥留下,他是大才,我们王府缺的正是这样一位能臣。”

朱高炽叹道:“我不想再将杨溥牵扯进来了,他好不容易才洗净身上污浊,我又如何忍心让他再走一趟生死关?”

朱瞻基眸子闪烁:“未尝不是没有一线天机……”

“你想的太多了,咳咳。”

朱高炽抬手捂口,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放下手时,只见掌心一片鲜红。

朱瞻基有所动容:“爹……”

“你不必再说。”

朱高炽抬手打断了儿子的话语,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没几年可活了,我死以后,你一人独木难撑。看在我的面子上,只要你能踏踏实实的当这个赣王,老四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你的。”

闻言,朱瞻基的眸子又黯然了下来:“爹,你知道,我志不在此。”

“志不在此?”

朱高炽觉得胸腔沉闷,“也罢,人死一捧黄土,我这把病入膏肓的老骨头也拦不住你,但我告诉你,只要我一日还残存着口气,你就一日给安分着。”

朱瞻基默然不语。

……

浙江,杭州府。

钱塘县的太平里,也称清望街,南宋时称南新街,街道有一户门前悬挂“于宅”牌匾,一门三进好生气派。

这于家是山西考城人,其曾祖于九思曾在元仁宗时任杭州路总管,故而于家也举家迁至钱塘。祖上虽说显赫,然近些年来,于家却愈发颓废不振,上一代的于文明好歹也是洪武年间的工部主事,到这一代的于彦昭干脆不仕了。

不过于家并未就此落寞,太平里都知道,于彦昭有一个天生聪慧的儿子,好学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六岁时在清明节与父亲一道去上祖坟,路过凤凰台时,其叔父随口说道:“今日同上凤凰台。”

而这六岁小儿朗声应答:“他年独占麒麟阁。”

在场众人无不震惊,对此小儿甚是钦佩,都觉此子日后定成大器。

果不其然,永乐十年时,这于家小儿便通过了岁考,被录取为钱塘县儒学生员,成为了十五岁的秀才,这于家小儿,名为于谦。

秀才作为士大夫阶级的底层,跟达官贵人比自然是比不了,可相较于平民百姓,秀才无疑是羡煞旁人的存在。享有见官不跪的特权,也不用受徭役这种苦罪,如果是廪生,还能享有朝廷的津贴。

在乡下时倘若有一桌子人在吃饭,席间谈话谈得很开心,但当一位秀才突然走了进来,众人马上闭嘴不语,放下筷子,对他恭恭敬敬,等便到秀才起筷,他们才重新拿起筷子。这期间没人敢高谈阔论,纵然有些耐性不好的憋不住,也只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但也不敢说太多。

首节 上一节 247/3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